《九龙夺嫡:请诸位皇兄赴死》 舞青云

李長天沒有回答林君的話,只是將兩根銀針射入他的經脈中,先控制住再說。

以前,他把西涼之事想得太簡單了!

所有人,都把入主西涼想得太簡單了!

西涼這潭水很深!

現在,要重新謀劃。

將來,林君和柳大刀這兩個老傢伙,對他未來入主西涼城,有大用!

更何況,這兩個老傢伙都是有理想,有才能的人。

李長天,最愛人才!

這時,山腹中的戰鬥已經結束。

嗖嗖!

秦半青手裡拎著一個俏麗的道姑,不良人手裡拎著一個道士,飛躍而至。

“王爺,這兩個道家學派的人在外面偷窺!”

李長天眼睛一亮。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道家的人,終於來了!

這是,那個道姑見到李長天,俏臉一紅:“師兄,想不到西涼王長得這么俊!”

道士臉色難看地道:“師妹,我們是來找他論道的。”

“不是讓你來欣賞西涼王美色的!”

“你快問!”

“哦!”

俏麗道姑不過十八九歲,長得乖乖巧巧,聲音清脆:“西涼王,師父讓我來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能生什么?”

李長天一挑眉:“你師父是誰?”

其實,李長天心中已有答案。

“李辰!”

俏麗道姑答完,脆生生行了一禮:“藍蘭見過西涼王殿下,請恕我和師兄剛剛的失禮。”

她補充道:“我師父李辰,就是現任道家學派的道子。”

道家學派的道子,就是道家的掌門人。

在華夏,道家學派,學派用道來探究自然、社會、人生之間的關係。

主要代表人物是伏羲、黃帝、老子、莊子、列子、鬼谷子、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

道家是道教形成的基礎,道教是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而在這個世界。

道家學派對於天地的探索才剛剛起步。

道家的哲學思想,才剛剛萌芽。

李長天坦然受了這一禮:“本王在皇宮時,在每年的祭天大典上,見過你師父,李辰的風采照人,道家道子的風範令人欽佩。”

這話說完,那個道人才拱手行禮道:“道家學派藍陽拜見西涼王殿下!”

李長天眼睛一亮:“你叫藍陽,她叫藍蘭……你們是兄妹?”

藍蘭甜甜一笑:“是的呢!”

“我們自小父母雙亡,是阿哥把我拉扯大,他像父又像兄。”

“我們在家是親兄妹!”

“在道家學派中,我們就是師兄妹!”

“這一次,因為是代師父過來問道,是以師兄妹相稱!”

“原來如此!”

李長天點了點頭。

難怪剛剛藍蘭痴迷於自己的男色,會讓藍陽的臉色那么難看!

感情,是他那如父如兄的玻璃心碎了啊!

李長天見藍蘭天真爛漫,心中頗有好感:“藍蘭,你認為道家學說裡的三,能生出什么來?”

藍蘭的月牙眼眨了幾下:“生出四來!”

“哦?”

李長天理直氣壯地道:“一二三四,整整齊齊!”

“道生了一,一生了二,二生了三,那么三不就應該生出四來嗎?”

“西涼王殿下,你說藍蘭說得對嗎?”

一時間,李長天竟然無言以對!

“哈哈哈!”

李長天忍俊不禁,大笑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出四……哈哈哈!藍蘭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藍蘭月牙眼中滿是不服之色:“西涼王殿下,你雖然身份尊貴,但,若是藍蘭沒有弄錯,你今年才年滿十八歲,比藍蘭還小呢!”

“你怎么能誇我是小機靈鬼呢?”

藍蘭嬌俏可愛,性格自然不做作,讓李長天對她的好感又深了幾分,難得發出一聲調侃:“那本王應該誇你什么?”

藍蘭腳尖輕點,在原地轉了一圈,道袍飛揚,嬌俏可愛地道:“你應該誇我是大機靈鬼!”

“哈哈哈!”

與藍蘭交流,人會不自覺地放鬆。

藍蘭的親和力,在李長天所見的人中,當排第一。

此時,秦半青和不良人也被藍蘭的可愛逗笑。

古樹林中,落雨和醫家聖女也不禁莞爾。

這時,藍陽行禮道:“請西涼王殿下見諒,妹妹自小被我寵壞了!”

“入道家學派後,又深得師父和諸位師叔、師祖的喜歡。”

“所以,才會言行沒有尊卑,對王爺無禮了!”

藍蘭美目中滿是疑惑:“阿哥,我沒有對西涼王殿下無禮啊!”

“我感覺西涼王殿下心胸寬廣,平易近人,不是那些在乎虛禮之人。”

“他的靈魂也好有趣呢!”

“阿蘭覺得和西涼王殿下談得來!”

“閉嘴!”

藍陽忍不住小聲呵斥:“你面前的是王爺,不是山中那些同門!”

藍蘭不服地嘟起小嘴:“我感覺王爺比山中那些同門更好!”

“若是師父允許,我一直想跟在王爺身邊。”

忽然,李長天腦海中靈光一閃,眼中精光大盛:“藍蘭姑娘,你是道家的聖女嗎?”

藍蘭點頭,傲然一笑,顯得更加可愛:“哎呀!”

“王爺不愧是聖人,竟然一眼就看穿了阿蘭的身份!”

“沒錯,阿蘭就是這一代道家學派的聖女。”

李長天果然沒有猜錯。

道家有云,道法自然。

藍蘭天性淳樸,心無塵垢,靈性驚人,實乃不可多得的道家傳人。

也許,這樣返璞歸真的藍蘭,才有一朝悟道的可能!

李長天,很喜歡這樣的性子!

“阿蘭,你會煉丹嗎?”

藍蘭美目一亮:“王爺,你怎知阿蘭是道家學派中煉丹術最好的人?”

李長天嘴角勾起一絲笑意。

阿蘭,就是他需要的人!

李長天認真地道:“藍蘭姑娘,我現在回答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的不是四!”

“而是,萬物!”

頓時,整個鎮龍山頂安靜了!

傳說中。

當年在稷下學宮,第一代道子被怪人敲打了三次頭後,發憤圖強,回到房間秉燭夜思,終於悟出了大道。

大道有天,天有大道。

大道有地,地有大道。

天地有人,人有人道。

於是,道子寫下了《道經》的開頭:大道無限,內含有三,天、地、人。

天道有法。

地道有物。

人道有靈。

大道生一,天也。

大道生二,地也。

大道生三,人也。

然後呢?

三能生出什么?

道子沒有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