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長,多謝您的好意了。”
“不過孩子還小,這鎮上離家也遠,我們當爹媽的,還是想把她放在身邊,看著踏實。”
“哎呀。”
李有才聞言,臉上露出明顯的惋惜之色。
“這可是個好機會啊!多好的苗子……”
他嘆了口氣,但也明白強求不得,只能搖搖頭。
“好吧,既然你這么決定了,我也不好再說什么。”
“萬一你以後要是改變主意了,隨時來找我!”
“嗯,感謝您的理解。”
李東生也跟著嘆了口氣,臉上卻帶著真誠的笑容。
“以後還是要多謝李校長您看得起我們家妙妙,以後要是有啥學習上的事,還得麻煩您多指點指點。”
“好說好說!只要是關於學習的事,隨時來找我!”
李有才拍了拍胸脯,又看向旁邊依舊興奮得小臉通紅的李妙妙。
“妙妙啊,以後在學習上遇到什么難題,也可以直接來鎮上找校長,校長給你開小灶!”
“謝謝校長!”
李妙妙脆生生地應道。
她拉著王翠翠的手,兩個小姑娘又湊到一起,嘰嘰喳喳地分享著剛剛比賽時的趣事和各自的解題思路。
看著女兒這副模樣,李東生更加確認自己的決定沒錯。
比起所謂的更好的教育資源,他更希望女兒能有一個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
學習固然重要,但成長環境同樣重要。
於大勇老師也是個不錯的老師,雖然學識比不上李有才,但是她肯為了這群孩子留在村子。
兩個老師各有優缺,索性李東生還是選擇於老師了。
又寒暄了幾句,李東生便向李有才告辭,準備帶著女兒回家。
於大勇也喜滋滋地跟在旁邊,手裡還小心翼翼地捧著那張鮮紅的獎狀。
回家的路上,李妙妙一路蹦蹦跳跳,手裡緊緊攥著那個裝著五十塊錢獎金的信封,小臉蛋上洋溢著難以抑制的興奮。
這可是五十塊錢啊!
她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錢,而且還是靠自己本事掙來的!
走著走著,李妙妙突然停下了腳步,她仰起小臉,看著身邊的於大勇校長。
“校長,這個給您!”
她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將那個厚實的信封塞到了於大勇手裡。
於大勇嚇了一跳,連忙擺手,像被燙到一樣把信封推回去。
“哎喲!妙妙,你這是幹什么?這是你憑本事得的獎金,校長怎么能要呢?”
“校長,您就收下吧!”
李妙妙卻異常堅持,小小的手固執地推著信封。
“要不是您給我找個機會,讓我知道有這個比賽,我肯定拿不到這個第一名的!這錢,本來就該有您的一份!”
小姑娘的話語真摯又堅定,讓於大勇心裡又暖又酸。
他看著眼前這個懂事的孩子,再看看旁邊一臉贊同的李東生,知道這恐怕不只是孩子一時的想法。
“東生老弟,你看這……”
於大勇有些為難地看向李東生。
李東生笑了笑,輕輕拍了拍女兒的腦袋。
“校長,你就收下吧。這是孩子的一片心意,也是我們家對您的一點感謝。”
“您為了學校,為了孩子們,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們都看在眼裡。”
“這錢不多,您拿著給學校添置點東西,也算是我們盡點力。”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於大勇再推辭就顯得矯情了。
他看著手裡的信封,眼眶微微有些發熱。
他重重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好!好!那……那我就替學校,替孩子們謝謝妙妙,謝謝東生老弟了!”
於是於大勇小心地將信封收好,心裡已經盤算開了。
這五十塊錢,可不能亂花。
現在的錢值錢,能做很多事情。
學校裡那幾張破桌子早就該換了,還有孩子們的粉筆、練習本,也得添置一批新的……
看著校長收下了錢,李妙妙這才開心地笑了起來。
回到家裡,金花早就翹首以盼了。
得知妙妙真的拿了全市第一,還得了五十塊錢獎金,激動得差點跳起來。
金花更是抱著女兒親了又親,眼淚都笑出來了。
當聽說妙妙把獎金給了校長時,金花愣了一下,但隨即就明白了女兒的心意,非但沒有責怪,反而誇女兒做得對。
這次競賽獲獎,給這個家又增添了不少喜氣。
接下來的日子,李東生手頭上的幾個項目也逐漸進入了收尾階段。
無論是林場,還是紅星工廠那邊都已經安排得差不多了,步入了正軌。
王大壯和李秋生他們現在也能獨當一面,不再需要他事事操心。
清閒下來的李東生,終於有時間去看看孫大夫那邊的進展了。
自從上次孫大夫利用硫磺和橡膠弄出了初代防水布,李東生便拜託她繼續研究,看看能不能讓這防水布的性能更上一層樓。
畢竟,孫大夫可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雖然學的是醫,但化學知識底子在那擺著呢,搞這些高分子材料,比他這個半吊子可強多了。
孫大夫也沒辜負他的期望,她本就對這些化學實驗很感興趣。
加上之前確實承了李東生不小的情分——不僅幫她解決了工作問題,還讓她在紅星廠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搞研究,她自然是盡心盡力。
這天,李東生剛走進孫大夫那間臨時改造成的“實驗室”,就聞到一股淡淡的桐油和硫磺混合的氣味。
孫大夫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和護目鏡,正小心翼翼地將一塊處理過的布料從一個盛滿深褐色粘稠液體的盆裡撈出來,掛在晾架上。
“孫大夫,有新成果了?”
李東生笑著問道。
孫大夫轉過頭,看到是李東生,眼睛亮了一下,她摘下口罩,露出一個略帶疲憊卻難掩興奮的笑容。
“東生哥,你來得正好!快看看這個!”
她指著晾架上那塊顏色更深、泛著油潤光澤的布料。
“我琢磨了很久,發現單純的硫磺橡膠膜雖然防水,但柔韌性還是差了點,而且時間長了或者氣溫低的時候容易發脆。”
“後來我查了不少資料,又做了很多次試驗,發現在塗上硫磺膠膜之後,再用煮過的桐油浸泡一遍,效果簡直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