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之巫师永生》 知道者

第147章事業未成,怎可享樂

羅傑盯著赫敏的雙眸,神色認真。

“有沒有這么一種可能,我並不需要玩你所提到那種‘飢餓營銷’,握緊技術迭代的閥門的方法,只要我願意,我依舊可以做到調動整個世界的力量”

有關這個,羅傑認為不是因為赫敏的思路有問題。

只是單純的赫敏知道的東西太少了,情報上有缺失。

她不知道作為‘三維度法’與‘虛擬現實’的締造者,羅傑如果真的要玩髒的,能做到些什么!

攝取力量

萬分之一十分之一

羅傑如果是那種擁有‘無限大愛’的魔道巨擘,他甚至可以把三維度法玩兒成間接控制影響所有修行者,把別人煉成自己的化身,應身之類的‘惡法’!

只是那與羅傑的永生追求是相悖的,所以羅傑從來沒有這個打算罷了。

不知者不怪,當信息情報存在差異,一番邏輯推斷之後,自然會得到一些十分荒謬的答案。

“其中的原因,我不太方便說。”羅傑雖然坦誠,但也並非沒有秘密。

類似這種可能會引發災禍的信息,還是別隨意傳播的好。

這種話要是從自己嘴裡傳出來,不說可能會對三維度法普及造成的影響,要是有人真的想玩類似的東西,那可真就是罪過了。

“你把我不需要功成名就,不需要走上權勢巔峰,也可以做到在必要時調集全世界的力量為前提,重新思考一遍。”

“我還有必要那么做嗎”

魔法不是麻瓜科學,它不是那種邏輯極為嚴謹,一個數字的錯誤就能讓整個‘大廈’崩塌的學科。

相反,它很唯心,你可以在完全不懂一個技術的全部細節的情況下,將其掌握。

就像巫師們不是先完全理解了時間,才開發出的時間魔法的,而是在對時間的理解還較為模糊的時候就有了時間魔法。

後來又通過對時間魔法的研究,逆向破解時間規則。

一步一個腳印,先定一個較低的目標,實現之後,再定一個目標,一步步前進。

這在麻瓜科學研究的時候,是非常正確的事情。

可魔法不一樣。

魔法,你完全可以在原始人時代,就去研究星際時代的技術,並且它還真能成功……哪怕你可能對你所研究出的東西無法完全理解。

就如同巫師那橫跨全球的飛路網空間傳輸通道。

麻瓜們還在玩物理推進呢,巫師們都已經玩上時空跳躍了,可你要讓巫師說明其中的宇宙定理,將技術轉譯成麻瓜科技……

完全做不到!

羅傑在對魔法有了較深的理解之後,認為,直接定高目標,比循序漸進,進步速度會更快。

而且會快很多!

假如自己按照赫敏的思路來進行研究,那可能5年級的時候,都未必能將魔杖完成到無需再進行任何改進的‘究極版’!

浪費了那么多的時間,除了收穫外行人不明所以的驚歎與崇拜之外,收益低的可憐。

羅傑從前沒有選擇這條路,今後也不會選擇這條路。

永生的意義從來不是永生本身,而是永生者所能體會到的風景,羅傑是知道這一點的,他也是有七情六慾的。

但那些無比絢爛的風景,為什么非要在永生之前浪費時間體會先把正事幹完,永生之後慢慢享受不行嗎

事業未成,怎可沉溺於享樂羅傑眼中,對他永生路沒有助益的無用操作,一直是他極力避免的。

他不是不會累的精密機器,不是全知全能,永遠都在做正確的決定。

羅傑肯定也有浪費時間的時候,也有做錯事的時候。

但只要是羅傑意識到的錯路,他一定會不讓自己去走的。他曾經與哈利說過‘去做你認為正確的事情’,總不能一邊給予別人指導,一邊自己做著爛事吧

言傳身教,要是隻有言傳,那自己這個引導者可做的太失敗了!

“這……”

在羅傑的講述下,赫敏已經大致的理解了羅傑想法。

她無言以對。

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有兩重障礙。

一個是信息的獲取偏差,另一個是喜歡以己度人。

赫敏以她的角度來思考羅傑眼中的世界,自然會得到一個錯誤的結果。

“好了,別想那么多。”

“說起來,你的第二魔力的事情考慮的怎么樣了”羅傑並沒有興趣在言論上對一個12歲小女孩進行什么貶駁。

得是多無聊的人,才能做出那種事。

見赫敏已經明白了自己意思之後,羅傑就挑起了另一個話題。

之前羅傑建議赫敏不要將她所開發出的‘心聯萬象’錨定為她的第二魔力。

在羅傑看來,心聯萬象的本質,就是一種更可控,但依舊無法理解的魔力。

假設說魔力是一艘太空飛船,巫師是原始人,其他巫師是隻能拿飛船當山洞住。

而赫敏的路如果走到極致,她就可以完美的駕馭這艘太空飛船的所有功能。

艦炮,空間跳躍,飛行……

但她還是無法理解這艘飛船是怎么造出來的,它的運行原理是什么。

前期來看,赫敏的第二魔力或許能發揮出很強的力量。

但是它的對外界干涉,太依賴於魔力了,潛力到底是差了一些,沒辦法走的太高。

除非,赫敏完全脫離魔力,走另一條‘聯通萬物’的路。

但那又太難了,就像用加法,算全球一年能耕種產出多少粒米。

倒不如換個更加優異一點的第二魔力了。

“第二魔力的問題我已經想好了。”其實赫敏前幾天就已經有了答案,只是羅傑研究看起來很忙,所以赫敏就沒有說出來。

她本打算等到開學後,到學校時再說這件事。

但既然眼下羅傑問到這兒了,那她就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並不打算完全走你的路。”

“當然,我也知道,我自己現在的這條路是有問題的。”

“你想試試鄧布利多校長的精神力”羅傑反問道。

赫敏搖搖頭:“準確來說,我是想每種道路都試一下,直到找到自己最適合的路。”

經過與羅傑的交流,赫敏清楚的認知到了一件事。

與其挑選最強的,倒不如選最合適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