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淡竹枝

“生產後是女子身體最虛弱的時候,這個時候第一要緊的事兒不是大補。”

身體虛,卻不是大補?

這是什么意思?

“是因為怕大補受不住嗎?”

陳小音知道有一種虛不耐補。

“這是其一,生產女子大多體氣血虧虛,應多食用溫補食物,以利於氣血恢復。在補之前,一定要先吃表寒的藥,否則補的食物不僅對產婦無益,還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問題,甚者更會讓產婦去世。”

趙明華聽得心裡久久不是滋味。

生孩子是危險的事兒結果吃個補湯補藥也會致死。

怎么這么多破事兒?

以後還是不讓暖暖再生了。

“身體虛弱,進食補品之後出現上火、腹脹、甚至腹痛、腹瀉的不適症狀。”

“師傅,怎么診斷產婦體虛?”

陳小音知道,虛是有幾種情況的。

“小音這個問題提得好,體虛有陰虛,有陽虛,有氣虛,有血虛……身子不同的虛症採用的補法也不同。

若不辨其證候偏陰偏陽,偏氣偏血,也不管補藥的性味歸經,一味濫用補藥,就會產生“虛不受補”的情況出現。”

春暖就各種體虛的症狀給她們說了。

陳小音耐心的做著筆記。

這一點,就體現出了從小讀書識字的重要性。

每當春暖說一些重要知識的時候,只有陳小音能跟得上她的節奏,不懂的就寫下來。

而梅兒她們卻很難當場記下筆記,因為她們識字有限,很多字都不會寫。

只有課後找陳小音要筆記看,或者詢問陳小音。

春暖覺得,假以時日,陳小音真的會有大的造詣。

“不同情況要用不同的補法,用藥也有涼補、溫補等不同。再者,補陰有陽中求陰之法,補陽有陰中求陽之法……”

春暖繼續說著,陳小音繼續記。

這可真是一個好學員。

春暖又說了不能洗澡洗頭的事兒。

“因為產婦身體虛弱,洗澡洗頭易受寒,一旦受寒就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輕者脫一層層,重者會要了一條命。

還有就是,生產後有惡露是正常的,但是也要注意,如果長時間還有,那就要看大夫。

“師傅,這事兒我知道。”

陳小音立即就有了案例。

“我聽我娘說過,我小舅母生產後就是惡露不斷,一直都沒好,也不好意思問大夫,最後惡露都發臭了,身體也越來越差,至死的時候停靈都沒人敢靠近。”

春暖幾人聽了都很難受。

“生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忌諱看大夫。”春暖感慨道。

“可是這世間對女子太不友好了,大夫又都是男的。女子病了不好意思請大夫看診不說,男人也不願意讓男大夫給自家女子看病,寧願她死也不願意她被人看了去。”

陳小音記得小舅母死得很慘,母親就感慨說小舅母是死心眼,看診了又怎么樣呢?

有命才有一切。

陳小音還知道,小舅母送上山的當天,她的孃家大嫂就來遊說小舅舅,說要將她孃家的妹妹說給小舅舅做續絃,還說親上加親,會對孩子更好。

而小舅舅也真的聽信了她的鬼話,在小舅母不滿一百天的某一個吉日就娶了新人。

新人進門,小舅母生下來的那個小嬰兒根本沒得到好的照料,不到一年就夭折了。

“小舅舅和那個女人成親三年了都沒有孩子。”陳小音覺得那是報應:“我母親說外婆去給小舅舅算了命,說現在的小舅母命中無子,這會兒她們又急了,想要休妻另離。”

“師傅,看過這么多事兒,我真的覺得女子嫁人好有風險,若是嫁得不好連命都要搭上。”

這也是陳小音在應該談婚論嫁的年紀不樂意聽家人安排的原因所在。

之前那個小舅母的事兒讓她心裡有了陰影,壓根兒不想嫁人。

能得了祖父的信任跟著師傅學醫,不僅讓她自己有了本事,更是變相的拖延了嫁人的時間,真的是太好不過了。

“師傅,您看今天您給我們說懷孕生子坐月子,無一不是危險的事兒。”陳小音臉都有點蒼白了:“師傅,您說,我們女子為什么非要嫁人生子呢?”

“這是自然規律,嫁人生子,繁衍後代,人類才能生生不息。”春暖也沒搞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不過是世人都是這樣過來的:“我們避免不了這些,那就努力強大自己,多學醫,多懂一點知識,保障自己保護女性。”

“這就是我為什么想要教導你們學醫,鑽研女子病的原因。”春暖道:“我希望你們好好學,也是想讓你們以後有機會再傳承下去,一代接一代的發揚光大,大家任重道遠啊。”

幾人紛紛點頭。

今日的講學講得很沉重,知識信息量都很足。

春暖也講累了,讓她們自己學習,不懂的回頭再問她。

“少奶奶,奴婢扶您回去歇歇。”丁香上前持著春暖回內院小聲稟告:“少爺一直在屏風後面聽您講學。”

“他今日怕是太閒了。”

所以在莊上也麻煩,趙明華有事兒都做不了,只能在這兒陪著她。

要依著春暖的意思,讓他忙去。

結果趙明華並沒有出門,說外面兵荒馬亂的,出去不安全。

一聽這話,春暖再不提讓他出門的事兒了,畢竟,什么都沒有安全重要。

事實上,趙明華是擔心春暖在莊上不安全,一步都不敢離開。

因為有人趁兵荒馬亂的機會,打著蜀王或三王爺兵馬的旗號專門去搶大戶。

那些大戶苦不堪言。

別的不說,據說肖氏大族前兩天都遇上了。

肖氏大族族長住的院子被翻了個底兒朝天,存糧被十二輛馬車運走了。

肖家碼頭肖老三帶人回來都沒能趕上,族長氣得病倒了。

請的還是陳大夫去看診。

要依著趙明華的意思都不讓陳大夫去。

但是父親不允許,他說人家來請大夫看病人,病人不管男女也不論親疏遠近,哪怕以前是仇人呢,只要來請,身為大夫都應該去。

陳大夫看診後回來說是急火攻心造成了中風,左邊偏癱了,語言和大小便失禁,肖氏大族的族長要換人了。

肖春暖坐下喝了鍾嬸子給燉的酸蘿蔔老鴨湯,整個人都覺得很舒服。

沒想到趙明華又給她說了肖氏大族的事兒。

“我可以大笑三聲嗎?”

真的,春暖覺得這就是報應。

“當初他們為了不讓我們好起來,安排人來搶我們,祖母就是這樣活活被他們氣死的,現在他們也被搶了,族長被氣成這樣,這就是報應。”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你是一點兒也不擔心肖氏大族的族長之位落在誰手上?”趙明華道:“族長的那幾個兒子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兒,特別是老大,老三和老六,都有拼一把的實力。估計著,他們要亂起來了。”

“那與我們又有什么關係?”肖春暖心想別怪我不厚道:“我現在盼望著他們越亂越好,最後能四分五裂更大快人心。”

“雖然同為肖氏,我們從蜀地回來的第一天就被除了族,現在,我們這一房人是另外的肖氏一族。現在在昌州算不上什么,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也是時機不到,時機到了,若不然春暖都想落井下石,趁機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肖府當年在京城沒少扶持,肖氏大族的祭田、山,還有修大院給的銀子,如果都能拿走,他們只有一個空殼子。

“確實是這樣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比如這次,你猜這次京城派來的平定叛亂的將軍是誰?”

“是誰?”

京城的武將大部分春暖也知道名字,但不認得人。

只不過,盼望著千萬不要和肖家有仇。

否則,完全有可能公報私仇踩上一腳。

現在的肖家剛喘過氣,正在苟且發展的時候,若是再被人弄一下,真怕再次跌落坑底。

“是夏廣成,夏將軍。”

什么?

居然是大姐夫?

嗯,沒錯,雖然素未謀面,但是從長姐的家書中知道夏家對她對盼盼都特別的好,夏廣成這個姑爺的身份自然被肖家人認可了。

“是的,聽說皇上欽點了樓將軍,結果樓將軍回府的路上驚了馬,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肋骨,最後是夏將軍主動請纓前來蜀地平亂的。”

“驚了嗎?”

春暖聽到這個理由都要笑暈了,一個武將驚了馬會從馬車上摔下來摔斷肋骨?

這是她聽過最好笑的笑話!

如果都像他這般的本事還能當上將軍,大夏的邊境都可以不用守了,敵人可以直接長驅直入!

“蜀地離京城路途遙遠,而且蜀地山多路險,路也不熟,最容易遭埋伏,所以,想要平定內亂談何容易。”

趙明華覺得夏廣成這次主動請纓有點魯莽了,他是不知道蜀地的路有多難走。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叛軍都是蜀地人,路熟行走起來如履平地,隨便哪一座山都可能會是一座埋伏。

夏廣成以前在邊境,不知道這其中的彎彎繞繞,跑到蜀地來平亂,真正是勇氣可嘉,其行卻不取。

春暖都能想到的問題,朝堂上那些老狐狸豈又不知道呢。

肖春玉聽說將軍將出徵蜀地,又是擔心又隱隱几分竊喜。

一邊給夏廣成收拾行李,一邊叮囑。

“放心,我肯定會平安歸來的。”

夏廣成是真捨不得離開嬌妻,可是又有什么辦法呢?

姓樓的那個老東西,居然用這招算計,為了不出徵蜀地,連肋骨都捨得丟一根。

他不站出來皇上也會欽點他了,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落個好名聲。

當然,他夏廣成也並非那貪生怕死之輩,一個小小的叛亂而已,未必他還拿不下來?

“將軍……”

肖春玉欲言又止。

“你放心,既然到了蜀地,我會去拜訪岳母的。”

“將軍……”

肖春玉聽得熱淚盈眶!

是的,她就是想讓夏廣成去看看母親她們。

雖然暖暖每一封家書都報喜,說家裡一切都好。

可是,報喜不報憂一概是她們的傳統。

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她太想有人去親眼看到家人,告訴她家人的一些真實情況。

“莫哭,哭會傷眼睛。”

夏廣成是真捨不得離開她:“我不在府中的日子,你們也要注意安全,盼盼出入我會派專人保護。你和母親還有兒子儘量減少出府的頻率……”

盼盼不定時的要被皇后或太子召進宮裡去,這是沒辦法的事兒。

當然,宮中也給了足夠的安全保護,夏廣成知道盼盼就是春玉的命,所以特意安排了暗衛跟隨。

而之所以讓母親和春玉她們減少出門,是因為如今時局動盪不安,人心叵測,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

只要是在府中,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將軍府的人都很乾淨,用起來也放心。

若是出府,誰也不知道會被什么人盯上,到時候他分身乏術沒辦法救人,造成什么不可估量的後果就追悔莫及了。

“你們都是我的軟肋。”

“嗯,我知道,母親也與我說過,待您出征後,我們將軍府就閉門謝客。”

誰都不去招惹,什么大小宴會都不會參加。

“那樣最好。”

夏廣成第二日寅時率了三萬大軍出征蜀地平定叛亂。

城門外送行的母親妻子淚水漣漣。

夏廣成回望一眼京城的方向,默默的發誓:他一定會盡快平定叛亂,早日回京。

“大軍已出發了?”

樓府,樓將軍躺在床上問。

“回父親,已出發。”

“呵呵,黃口小兒,當他有多大的平事,這一次去,定然是羊入虎口,以為這是立功呢?呵呵,老夫讓他去啃這塊硬骨頭。”

“還是父親英明。”

樓將軍的兒子對父親佩服得五體投地。

“小子,在朝堂上混,沒十個八個心眼子,會被人啃得骨頭渣子都不剩。”樓將軍道:“老夫也是拼了,這根肋骨……好疼。”

“父親,兒子去請太醫。”

“去請吧,哎,這些太醫都是飯桶,還是當年肖太醫才厲害,像這種傷,他一副藥就能好。”

“可惜,肖太醫死得太冤了。”

“誰讓他不聰明呢。”樓將軍道:“不聰明的人就活該。”

一邊懷念一邊詆譭,也是沒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