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 多喝热水啊

軍部、政部、經濟部、科研部和***的部長和副部長都安排好了,部門內部其他官員的任命就不需要細說了,接下來單獨說一下政部。

按照常理來說,軍部和政部並行,其他的經濟、科研和文化等等部門,都可以設為政部的子部門,但陸川為了彰顯他對經濟、科研和文化的重視,所以才特意把這三個部門單獨拎出來,而其他部門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依舊是政部的子部門,就比如農業部、建設部、外交部等等。

這些部門官員的任命陸川就不會花費太多的心思了,交給郭嘉他們去商量,然後給出一份名單交給陸川審核就行了。

同時為了推動經濟、科研和文化的發展,陸川要求每個郡內都要設立分部,協助經濟部、科研部和***的工作。

同樣的,這些地方分部的官員任命,也是下面的人進行選拔,然後把名單交給陸川來做最後的決定。

陸川所設定的官制大概就是這樣,曹操、劉備和呂布等人弄明白之後內心很是不滿,因為他們原本都是封疆大吏,手握軍政大權,地方上的事情都是他們一人說了算,可如今官制改革之後,他們就只能管理一部分軍隊,就連調動千人以上的兵馬都需要陸川的審批,否則就是謀逆,這就等於在他們身上添加了一條沉重的枷鎖,徹底鎖死了他們的發揮空間。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陸川對於調動千人以上軍隊才需要審批這個限制依舊不滿,因為他很清楚千人規模的軍隊已經能夠做很多事情了,只不過考慮到他們從封疆大吏突然變成處處受制的軍部官員,內心落差太大,所以才設定了一千人的限制。

過上一段時間,陸川就要逐步加大限制,最終限定在百人規模。

也就是說,等到最後,不管曹操、劉備還有呂布是什么身份,想要調動百人以上規模的軍隊都需要進行審批,否則他們就沒有權力調動兵馬。

又考慮到在這個年代交通和通訊都不方便,如果真的遇到緊急情況,等這上報軍部,軍部再上報給陸川進行審批,很可能就來不及了,所以陸川特意規定了一些特殊情況可以先斬後奏,就比如地方動亂、外族入侵、遭遇天災等等。

只要能夠確定軍部官員調動兵馬的初衷是為了保護百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那陸川不僅不會追究,反而還會給他們足夠的嘉獎;

但如果某些人想要利用這些機會調動軍隊謀取私利,那陸川絕地不會放過對方。

國家軍隊是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誰敢公器私用,誰就是觸碰了陸川的逆鱗,必須要付出代價!

也正是因為陸川的態度非常鮮明,曹操、劉備和呂布等人雖然心裡不滿,但卻不敢表現出來。

今天是陸川登基的大好日子,誰敢在這個時候給陸川找不痛快,誰的好日子就算是到頭了。

在陸川跟眾人解釋官制的時候,他對麾下有功之臣的封賞也就差不多了,像曹操、呂布還有劉備等人,基本都是一州軍部的部長,徐庶、荀攸、程昱等人則是一州政部的部長。

這裡面還有兩個特殊情況,劉琮和馬騰。

劉琮和馬騰分別擔任荊州和涼州州牧,這是陸川之前答應他們的,但是現在陸川建立了大陸王朝,官制要進行改革,以後都不存在州牧這樣的封疆大吏了,劉琮和馬騰自然也不能例外,只不過陸川考慮到兩人的處境,所以讓他們擔任了荊州和涼州政部的部長,算是一個過渡,讓他們的心理落差不要太大。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劉琮和馬騰不可能一直在政部部長的位置上坐下去,因為陸川遲早要換上更有能力,更得他信任的人上去。

接下來就看劉琮和馬騰能不能儘快擺正心態了。

官制的事情講完,後面還有一個重頭戲,那就是學校、教育和科舉。

陸川之前也和郭嘉等人說過這件事,所以這次陸川就不親自解釋了,而是讓蔡邕來說。

蔡邕原本就是陸縣學校的校長,如今又成為了***部長,身份地位和之前大不一樣,讓他來宣佈這件事就很合理。

曹操等人一開始聽說陸川要在全國各地建立大量的學校,讓適齡孩童免費進入學校讀書接受教育,他們還不覺得有什么,因為陸川很早之前就有了打破士族對教育壟斷的意思,如今只不過是把事情完全攤開了而已。

至於陸川要讓適齡孩童免費入學接受教育這件事,他們也不覺得有問題,反正陸川有錢,他愛做什么就做什么。

反倒是蔡邕提出要讓女孩享有和男孩一樣接受教育的權力時,曹操等人都皺起了眉頭,想要反對,但是看到陸川表情的時候,還是很明智地選擇了閉嘴。

既然陸川讓蔡邕在這個時候公佈這些,就說明這是陸川早就做好的決定,他們反對也沒用,反而會讓陸川不高興。

再然後蔡邕就說到了重頭戲,科舉。

等蔡邕詳細說完科舉制度之後,曹操等人又一次被驚訝到了,他們沒想到陸川竟然要從根本上廢掉士族對官員的壟斷。

之前陸川也對士族豪強動手,幾乎逼得士族豪強放棄了所有的權力,只求能夠生存下去。

可就算如此,士族豪強的地位依舊勝過尋常百姓,大部分官員依舊依靠士族豪強之間的相互舉薦,這就相當於陸川給了士族豪強一刀,傷勢很重,但還不足以致命,讓士族豪強可以苟延殘喘,等待機會。

可學校的建立,科舉制度的出現,就等於徹底斷了士族豪強對教育和官員壟斷的希望。

所以曹操等人已經想象到了科舉制度一旦推行出去,會造成多么大的動靜,會引起多少人的不滿。

而陸川對此也早有預料,在蔡邕詳細說完科舉制度之後,不給曹操等人思考的時間,直接開始下達命令。

“子龍、奉孝、子仲,科舉制度是我們大陸王朝的基本國策,絕對不允許動搖,所以你們必須要全力以赴,配合蔡大人將科舉制度推行起來。

還有孟德、玄德、奉先,你們也要全力配合蔡大人的工作,如果地方上有人敢反對科舉制度,你們不需要留情,直接動手將對方抓起來。

在這件事上,朕就是要獨斷專行,任何反對科舉制度的,都是朕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