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
劉璋現在已經有點坐立不安的意思了。
陸川稱帝的消息已經傳到了益州,這讓身為漢室宗親的劉璋進退兩難。
劉協已經將皇位禪讓給了陸川,那么大漢的國祚就此斷絕了,但是劉璋作為漢室宗親,心裡還是有那么一些想法想要在益州延續漢室國祚的。
畢竟當初他爹之所以要來益州,就是因為有人說益州有天子氣,劉焉生出了不臣之心,進入益州也做了很多逾矩的事情。
劉焉雖然早就死了,但劉焉的所作所為還是對劉璋以及益州士族豪強產生了一些影響,所以當他們知道天子禪讓之後,第一個想法就是擁立劉璋登基,延續大漢國祚,只要他們能擋住陸川的進攻,那他們都是從龍之功!
可是想到陸川的實力,想到陸川在漢中安排的五萬精兵,劉璋還有益州這些士族豪強就開始頭疼了。
當然,也有人主張要趁著陸川忙著登基的機會出兵把漢中打回來,以漢中為門戶抵擋陸川的進攻,然後他們在益州擁立劉璋,但還是被保守派給拒絕了。
保守派不是不想讓劉璋稱帝,而是打算觀察一下,看看他們能不能擋住陸川的進攻。
如果能擋住,那么一切都好說,擁立劉璋就完了;
如果擋不住,那什么都不用說了,直接投降吧。
所以陸川剛剛登基,就得到消息,說劉璋不老實,已經派出士兵北上,有意進攻漢中。
但劉璋終歸是個沒本事、沒決斷的人,面對陸川帶來的壓力,他遲遲不能做出決斷,所以益州的士兵僅僅只是北上,卻一直沒有攻打漢中。
如今陸川都要出兵了,劉璋還在糾結,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房間裡轉來轉去,始終下不了決心。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法正來了。
法正也是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在劉備入蜀之後,和諸葛亮同為肱股之臣,從這就能看出來法正確實是有大本事的。
“孝直你來得正好,你快來給我出個主意,我到底該怎么辦?好多人都勸我儘快把漢中奪回來,可我又擔心陸川太過厲害,我們不是對手。”
法正說道:“主公勿憂,我正是為了這件事而來。”
“是嗎?那你快說說。”
“主公,我以為陸川勢大,大漢一十三州,其中一十二州都已經落到他手裡了,而且還得到了天子禪讓,建立了大陸王朝,屯兵百萬,兵強馬壯,謀士如雲、猛將如雨,而主公只有益州一州之地,麾下謀士將領比之陸川也遠遠不如,若是主公和陸川為敵,只怕堅持不了多久啊。”
“你也是這么想的?”
劉璋連連點頭,“我也是這樣的想法,那陸川太厲害了,就連曹操、劉備還有呂布都不是他的對手,如今他還從天子那裡接過了皇位,而我……唉!”
“那主公還猶豫什么?趁著陸川還沒有發兵,早早做出決斷。我聽說孫策戰死之後,孫權主動投降,如今已經獲封吳侯;
馬騰在馬超戰死之後,主動投降,如今已經是涼州政部部長,雖然不及州牧那般厲害,但也是地方要員,甚至還能把女兒嫁給陸川。
從這就能看出來陸川對待主動投降之人還是很優待的,主公若是及時歸順,以陸川的脾氣,定然會給主公足夠的封賞,但若是等陸川打過來,破開成都大門之後再投降,恐怕就來不及了。”
“是嗎?那你是支持我儘快投降了?”
“主公,屬下只是給主公提意見,具體要怎么決斷,還要看主公的想法。”
“我能有什么想法呢?我是很想投降的,但是……但是張任他們不太願意,我也不好做決定。”
“此事簡單,誰不願意投降,主公就讓他們領兵去攻打漢中,等他們在陸川那裡吃了敗仗,主公再投降也不遲。”
“可是,張任他們要是跟陸川打起來,陸川一生氣,不接受我的投降怎么辦?”
“主公可以先給陸川寫一封信,表達立場和態度,這樣就算陸川和張任他們打起來,主公也可以提前表明立場,不至於引起誤會。”
劉璋眼睛一亮,“對啊,我怎么就沒想到呢?那我現在就給陸川寫信!”
劉璋是真的不想打,因為他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陸川的對手,強行跟陸川對線就是死路一條。
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決定認慫。
連天子都禪讓了,他不過就是一個漢室宗親,還有什么好掙扎的?
早早投降,讓陸川也封他一個爵位,然後好好地享受生活不好嗎?
劉璋有了決定,法正也就放心了。
法正是聰明人,能夠看清楚形勢,更想在陸川那邊謀一個職位,那么對於他來說,還有什么比勸劉璋主動投降更大的功勞嗎?
只要劉璋順利投降,他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大陸王朝的臣子,然後以他的能力,很快就能在大陸王朝嶄露頭角,獲得陸川的重視。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劉璋不僅僅能力差,沒有決斷,甚至對益州士族豪強的控制都差了很多,這就導致法正前腳從劉璋這裡出去,張任等人後腳就知道劉璋要投降的消息,然後派人將劉璋的信使攔了下來。
張任也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而有本事的人往往很倔,有一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意思。
所以他認為現在的形勢雖然嚴峻,但並不是沒有希望,只要給他足夠的錢糧兵馬,靠著益州的地利,未嘗不能擋住陸川的進攻。
只要能擋住陸川的進攻,他們就有了擁立劉璋的資本,然後大家一起延續大漢國祚,成為新的開國功臣。
這難道不比直接投降陸川要好嗎?
所以張任命人將劉璋的信截下來之後就暗中和激進派的人會面,一起商量對策,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既然劉璋想要玩兩面三刀,那大家就裝作不知道,明天一起去見劉璋,要求劉璋出錢出糧出兵馬,讓他們去抵擋陸川。
想來劉璋一定會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