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烟火色》 将也

袁校寧突然雙手挽住艾姜的胳膊,頭靠在她肩膀上撒嬌。

“不行,我憋不住,我就想跟你說說。”

“姐,我最近除了實習,還在複習,我準備考公。”

袁艾姜歪頭看了她一眼,抓起幾顆巴達木一邊剝殼,一邊問她:“考公是好事,為什麼要瞞著小嬸?”

“因為……”袁校寧頓了一瞬,“我想考這邊的公務員,繼續留在這裡工作。”

聞言艾姜手中的動作一下就停住,肩膀拱了下讓袁校寧從她的肩膀上直起身,然後直直地看著她,足有一分鐘。

“你瘋了?”艾姜有些不可置信,“你真這麼幹的話,小嬸一定殺過來把你綁回去的!”

袁校寧笑容狡黠,“那就老規矩,不告訴她,先斬後奏,等一切塵埃落定再通知她。”

艾姜聽了用手指戳她額頭:“你這樣做了,小嬸事後知道了該有多傷心,你忘了你高考那年改志願的事,她後來哭了多久,有多久沒理你了?”

袁校寧扁著嘴嘟囔著:“那我還能怎麼辦……”

“你就不能聽話點,家裡工作都給你找好了,你要是不喜歡也可以選擇在老家考公,為什麼一定要留在這兒呢?當初你非要這麼遠跑來新疆上大學,我就不能理解,現在你又要留在這兒工作,別說小嬸,我也堅決不同意,這件事情上,我站小嬸這邊。”

袁校寧頭耷拉下去,有些洩氣地輕聲說:“姐,你說咱倆是不是投錯胎了,你才應該是我爸媽的女兒才對啊!而我,更像是大伯的閨女。”

突然聽袁校寧提到那個人,艾姜的心臟都跟著猛跳了兩下。

她頓了下,低下頭去剝手上還未剝完的巴達木,沉默著不出聲。

關於那個人的話題,她不想繼續。

袁校寧看得出她迴避這個話題的意圖明顯,便也跟著沉默下來。

屋內空氣霎時安靜,似乎連呼吸都有了聲音。

就這樣又過了好一會兒,袁校寧終於是忍不住了,再不說話她就要憋死了。

“姐,我知道我提大伯,你不高興。但你不高興,我也得為大伯說幾句公道話。”

小丫頭突然說起話來,像是機關槍似的。

“姐,過去的事,你不能都怪在大伯身上,他也不想的。那是天災,是意外,誰都沒辦法避免的。”

“不,可以的。”艾姜聽到這裡的時候,突然聲音激動地抬起頭,看著袁校寧,緊緊咬著唇。

半晌,她又別過頭,無力的喃喃:“你不懂,你不會懂的。寧寧,我和他之間的事,你不要參合。”

“姐!其實大伯一直都很關心你的,你來喀什的事,也是他告訴我的。”

聽聞這個,艾姜不可思議地睜大了眼睛。

怪不得袁校寧這丫頭這麼就找過來了,她剛剛還有點納悶呢,只是話題拐到了工作上,她也就忘了問了。

可來喀什的事,明明是她和那伊兩天前才定下來的,除了公司裡,沒有任何人知道,她甚至連小叔小嬸都還沒來得及告訴。

那個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甚至連她住哪都一清二楚……

是公司裡有和他認識的人?

艾姜皺著眉思索了好半天,也理不出任何頭緒。

見這會兒艾姜真就半天不說話了,袁校寧一下又有些慌了。

她一下撲在了艾姜身上,緊緊抱住她就開始撒嬌:“好了好了,我不說了,姐你別生氣了,走,我帶你去夜逛古城,吃好吃的!”

說著不由分說地將艾姜拉起來,穿上鞋就朝門外走。

“哎,你這丫頭怎麼一陣風一陣雨的,出去也要準備一下吧?”艾姜被她拉著什麼都顧不上想了,只跟在後面嘀咕。

“嗨,準備什麼?姐你這人就是瞻前顧後想的太多,做人嘛,總要隨性一點,想做什麼立馬就去做,別猶豫!不然你猶豫猶豫著,就什麼都沒做成。”

艾姜扭頭看著袁校寧,發現這丫頭是真的長大了,都開始對她進行說教了。

她彎唇無聲笑了笑。

兩個人手挽著手,穿過吾斯塘博依千年古街,過了一條地下通道,徑直來到古城東區入口。

站在路邊,艾姜盯著燈光環繞著的“汗巴扎”三個字輕輕念出聲。

“姐,你讀錯了。”

袁校寧一邊拉著艾姜到入口處安檢,一邊給她解釋:“汗字,在這裡要讀二聲調,不能讀四聲。”

艾姜跟著她配合著工作人員過了安檢,才低低重複了一遍,“汗,巴扎。”

“汗”字明明是個多音字,兩個讀音讀起來,她也沒發現有什麼太大差別。

她狐疑著問袁校寧:“為什麼一定要讀二聲?”

袁校寧從傳送帶上拿過自己的揹包,掛在肩頭,看著她狡黠一笑:“這個嘛,說來就有來歷了。”

小丫頭挽著她的胳膊開始滔滔不絕地給她講起來。

汗巴扎裡的汗,讀二聲調,指可汗,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對其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而巴扎呢,是維吾爾語,是集市、農貿市場的意思。

三個字合在一起,顧名思義就是國王的集市。

“這裡曾經是喀喇汗王朝的宮廷所在,所以汗巴扎也就是‘皇宮門’的意思。”

“喀喇汗王朝?”

艾姜第一次聽說這個,她一臉迷茫,“我只知道汗巴扎是個熱鬧的集市。”

看她的樣子就沒聽過,袁校寧就好心情地順便給她講了講。

“喀喇意為黑色,喀喇汗王朝也叫黑汗王朝,是古代西北地區回鶻人和中亞地區的葛邏祿人等族群在現在新疆、中亞建立的封建政權,轄地就包括南疆,都城是喀什噶爾,也就是現在的喀什。”

“關於這個王朝的歷史非常瑣碎,只有少部分文獻裡提到過,但都帶著些明顯的傳說色彩,姐你喜歡聽的話,改天有空我再給你仔細講講。”

艾姜聽完,訕訕地說:“這原來還富含歷史文化底蘊的,我都不知道。”

儘管小時候在這裡生活過,可她真的對這裡瞭解的太少,都還不如在這裡讀了三年書的袁校寧。

不知為什麼心裡竟然會生出一點點羞愧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