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火余烬》 煮熟了的螃蟹

客輪上,伊諾蒂站在船舷,他望向遠處的直布羅陀海峽,一時間百感交集。

作為意大利首相,他失敗了,敗給了那個狂人墨索里尼,當黑衫軍再一次出現在羅馬,下野已經成了唯一的結局。

他並不貪戀權利,但是他不想把權利交給一個狂熱的瘋子。

為了避免遭到迫害,他在向國王埃馬努埃萊三世遞交辭呈並解散內閣後,選擇離開意大利,前往美國,繼續宣揚自己的自由貿易理論。

不過這都是託詞,他嘗試過最後的抗爭,然而國防部的回答很冰冷,他們不想意大利爆發內戰。

“進去吧,直布羅陀的海風很大。”

就在伊諾蒂惆悵的時候,老議長,也是他最親密的朋友,加爾蘭奇走了過來。

“是啊,直布羅陀的風很大。”

伊諾蒂笑了笑,這是一句意大利的諺語,是調侃意大利海軍的,諷刺他們只敢在地中海逞威風,根本不敢前往大洋,因為直布羅陀的海風太大,會把他們的軍艦吹翻。

兩個人回到船艙,他們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探討現在的局勢。

意大利已經完全落入墨索里尼手中,他的那些狂熱追隨者衝擊了羅馬多數政府機構,甚至攻佔了議會,至今沒有撤離。

老議長加爾蘭奇在求助王宮和國防部無果後,憤而離職,選擇和自己的老朋友,一起遠赴美國,去看看從來沒瞧見過的風景。

不過和伊諾蒂不同,加爾蘭奇是真的放下了,他已經垂垂老矣,沒必要再去折騰,他為這個國家已經做得夠多了,他覺得,應該找個安靜的地方享受生命最後的時光。

所以他是拖家帶口登上這艘客輪的,他不準備再回到意大利,因為根本沒有必要。

“那個國王簡直就是傻子,我從來沒想過,他竟然會自大到這種程度。”

或許是卸掉了身上的重任,加爾蘭奇說話不再小心翼翼,他認為埃馬努埃萊三世應該為當前的事態負責,這位國王竟然天真地以為,能夠控制住那位狂人。

墨索里尼提出解散議會,由他出任總理,統管意大利的一切,並組建包括軍方在內的聯合政府,重塑意大利的秩序。

結果那位國王竟然答應了,這是導致加爾蘭奇再也不想回來的主要原因,他認為自己大半生為國家所做的貢獻,全部被那個傻叉國王給抹去了。

“墨索里尼會成為新的皇帝,國王已經逐漸被架空了,但他並沒有這個自覺。

很明顯,意大利已經落入那個狂人的口袋裡,說實話,這是我們的責任,當初我們應該採取強硬手段的,但是我們卻沒有。”

提到現在意大利的局勢,伊諾蒂感到一絲後悔,當初國防軍對黑衫軍出手的時候,他就應該一鼓作氣,將墨索里尼剷除,哪怕爆發動盪和內亂,也比現在的局面強。

但他心軟了,為了所謂的“安定”,任由墨索里尼跑去利比亞,之後又藉著索馬里事件,重塑形象,忽悠更多人加入他的麾下。

現在的意大利已經成了墨索里尼的玩具,在聲望達到頂峰的時候,這個狂人利用鐵血手腕,清除一切對他的威脅。

黑衫軍再一次被編入國防軍,而且還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這讓國防軍的成分不再純粹,意大利已經沒有再能制衡他的力量了。

現在的他,就是意大利的皇帝,說一不二。

“聽說西班牙的事情,那個狂人也參與了。

弗朗哥的軍隊已經抵達安達盧西亞,正在向馬拉加進軍。

那個狂人似乎有調兵介入的想法,畢竟意大利已經很久沒有將領踏上伊比利亞半島了,他想要再刷一波個人威望。”

加爾蘭奇話鋒一轉,提到了最近整個歐羅巴的新熱點,西班牙內戰。

這是一場讓人感到意外的戰爭,新崛起的西班牙勢力,希望推翻國王,建立民主共和國。

本來這也算是大勢所趨,但是傳統勢力怎麼可能答應,雙方最開始在馬德里爆發了衝突,隨後愈演愈烈,全國主要城市都被捲了進來。

本來這也沒啥,衝突而已,屬於歐羅巴的常態,大家最多用棒子互相捶打,死不了幾個人。

但是隨著摩洛哥總督弗朗哥的介入,這場衝突開始變了味兒。

這位強人看準了機會,打著幫助國王平息叛亂的旗號,帶領摩洛哥殖民軍返回了西班牙。

這種情況和墨索里尼的黑衫軍很像,不過相比黑衫軍,摩洛哥殖民軍的裝備更好,紀律性也更強。

在西班牙國防軍幾乎解體的情況下,他們分兵兩路,一路穿過直布羅陀海峽,佔領南方地區,一路則是直達北部,封鎖了與加洛林王國的邊境。

形成南北夾擊的態勢。

不過事態發展並沒有如這位摩洛哥總督所想,反對派迅速組建城市護衛隊,武裝工人和支持改革的軍人聯合起來,他們依託城市的堅固工事,阻擋著弗朗哥的軍隊。

所以弗朗哥在尋求外部支持,特別是墨索里尼,這位已經成功奪權的“偶像”。

兩個人可謂一拍即合,墨索里尼已經答應對弗朗哥提供援助,甚至會直接派遣意大利軍隊參戰。

“他在把這個國家捲入戰爭,我真是搞不懂,為什麼國防部不阻止他,卡爾多納到底是幹什麼吃的,他難道不清楚,意大利將要面臨什麼嗎?”

提到墨索里尼介入西班牙內戰,伊諾蒂就露出憤怒之色,他認為現在的意大利需要休養生息,入侵索馬里已經很勉強了,現在又要去西班牙打仗。

除了勞民傷財和滿足那個自大狂的野心外,毫無意義。

“卡爾多納已經自顧不暇了,他已經失去對國防部的掌控。

要知道國防軍裡也有很多墨索里尼的支持者,甚至包括一些元老,他的部長權利被大幅削弱了。”

對於國防部的情況,加爾蘭奇知道得更多,他與卡爾多納打過很多交道,知道這位元帥大人,已經被架空。

“意大利已經沒救了。”

伊諾蒂閉上眼睛,其實他也明白,當黑衫軍在羅馬瞎鬧騰時,他與卡爾多納舉行過會面,當時他就有過這種感覺,這位國防部長,已經力不從心了。

不是卡爾多納不願意平息這場鬧劇,而是他根本做不到,國防部裡有很多墨索里尼的支持者,國防軍的部隊裡其實更多,如果他強行命令驅逐黑衫軍,那麼極有可能爆發兵變。

現在還是軟對抗,如果發展到兵變的程度,那就是子彈亂飛的硬對抗。

所以他只能選擇靜默地看著,這是避免事態升級的唯一辦法。

“是啊,意大利已經沒救了。”

伊諾蒂還在憂國憂民,加爾蘭奇卻已經完全“躺平”了。

他已經不再抱有幻想,現在只想著該如何在美國安享晚年。

畢竟那裡有許多意大利裔,其中不乏他的老朋友,而且這些年擔任議長,雖然不曾貪汙,但也攢下一點兒身家。

已經是當爺爺的人了,他沒有年輕人的雄心壯志,只想著安安靜靜度過晚年,當一位普通的老人。

就在兩人各懷心思時,突然光線為之一暗。

他們轉過頭,發現是一艘更大的船,從他們旁邊駛過。

“是西班牙的運輸船。”

伊諾蒂看到船上懸掛的西班牙國旗,眼睛不由得微微眯起。

“看來是弗朗哥的軍隊,哦,我竟然看到裝甲車了。”

加爾蘭奇雖然上了年紀,但視力還行,只見半開放式的貨倉裡,整齊停放著一排排的裝甲車。

“我聽說,西班牙國防軍的裝甲部隊數量不多,但是摩洛哥的殖民軍卻裝備了不少。”

伊諾蒂神色嚴肅的說著,他對西班牙也有一點兒瞭解,畢竟就戰鬥力而言,西班牙國防軍和意大利國防軍,算是半斤八兩。

“是的,因為北非地區多是沙漠,用兩條腿走的肯定不行。

所以殖民軍裝備了大量汽車,裝甲車自然也少不了。”

加爾蘭奇點點頭,雖然是意大利的議長,但他見多識廣,知道在北非地區各國的殖民軍,都是什麼樣子。

就機械化程度而言,北非殖民軍都要優於本土國防軍,包括不列顛和加洛林這樣的傳統豪強,也是一樣。

“看來西班牙的那些革命派,要有大麻煩了。”

對於裝甲力量,伊諾蒂算是深有體會,畢竟他就是被一支薩克森裝甲部隊解救出來的,而且還跟著一路從北打到南,輾轉數百公里。

老實說,對於那支薩克森裝甲部隊,他是記憶深刻的,意大利沒有能夠與之抗衡的同等級別裝甲部隊,作為一名愛國者,伊諾蒂時刻都夢想著,意大利也能擁有這樣一支精悍的部隊。

但是現在看來,那也只能是夢想了。

隨著那艘運輸船漸漸遠離,船艙內再度明亮起來,但是伊諾蒂心頭的陰雲卻依然籠罩,他對意大利的未來,對歐羅巴的未來,充滿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