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火余烬》 煮熟了的螃蟹

“我相信你們對參謀總部的忠誠,也相信你們的辦事能力。

但是我必須提醒你們,如果做出這麼大規模的特殊招募,必須先打申請,然後經過討論後,由參謀總部做出最終決定。

請注意你們的身份和職責,你們越權了,而且還冒用參謀總部的名義,做出了獨斷的安排。”

柏林,參謀總部內。

施利芬參謀總長正坐在椅子上,看著面前的兩名上校,用嚴厲的口氣訓斥著。

他對李輝和勞斯奈特在斯圖加特的招募行動感到不滿,因為這是一個未經請示,由他們兩人獨立採取的行動。

還是打著參謀總部的旗號,自作主張。

兩個人沒有做申辯,事實上他們也知道這事兒辦得過火了,好在施利芬只是發脾氣,並沒有要追究他們責任的想法。

這讓兩個冒失鬼鬆了一口氣。

“現在說說眼前要辦的事情,該簽署的東西都簽署了,意大利使團準備在後天回國。

勞斯奈特,接下來的安排已經制定好了,你負責執行,這個我就不多說了。”

施利芬說到這裡,突然把視線移向李輝,上下打量一番,然後淡淡地開口道:

“我記得你是慕尼黑人?”

突然的詢問,讓李輝感到錯愕,他遲疑了一下,然後糾正道:

“不,要更往南一點兒,靠近與瑞士的邊境,叫做倫格里斯的小村莊。”

李輝不明白,為什麼施利芬要提這個事情。

“哦,那正好,這裡有一個調動命令,正好是把88坦克團調動到慕尼黑以南,接替第五裝甲師的防務。”

施利芬說完話,就把一份文件推到李輝面前,李輝疑惑地拿起來,發現是一份調動命令。

他的部隊將在下個月趕到慕尼黑以南的霍亨布倫裝甲兵基地,作為帝國最南端的防衛力量,守護慕尼黑的安全。

那裡距離自己的老家很近,回家探望,倒是方便許多。

“目前局勢並不太好,與意大利加強合作後,不列顛人又再搞小動作了。

我們收到消息,他們與比利時最近的往來多了起來,包括軍事交流,不排除他們派兵進駐比利時的可能性。

所以都把精神打起來,隨時做好開戰的準備。”

施利芬說完話,便讓他們回去了,他依然延續自己的風格,只把握方向,不參與具體實施。

李輝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這個調動透露出來的信號很明顯,那裡原來駐紮的是第五裝甲師,規模比他的88坦克團要大得多,是薩克森中央軍的核心部隊之一。

把他們調走,說明帝國要有大動作了,不是西線就是東線,戰爭可能隨時爆發。

拿著調動命令,李輝得到了返回部隊的許可,他登上火車,但心緒難以平靜。

戰爭要開始了,自己和自己的部隊,做好準備了麼?

返回科特布斯的時候,天已經黑了,艾琳達在車站迎接自己,同時告訴他,那些招募來的後勤維修師,已經陸續抵達部隊。

這是一個好消息,但也是一個壞消息,這些人需要接受新兵訓練才能投入部隊,可現在他已經無暇去搞這些了。

帶著沉重的心情,李輝回到部隊的駐地,他來不及休息,就召集所有連級以上軍官,傳達了調動命令。

“我們必須做好準備,雖然慕尼黑不屬於可能的戰區,但奧地利的搖擺態度,讓很多事情變得不確定起來。”

雖然都是未經證實的猜測,但李輝強調部隊要保持警惕,他們必須做好隨時投入戰爭的準備,這是作為快速機動部隊的宿命。

所有指揮官都明白自己的責任,他們會加快整頓部隊,在完成調動的同時,保持隨時參與大規模軍事行動的能力。

“幸好,中高級指揮官,大部分還是原來的人。”

李輝不由得感慨,參謀總部搞的那次大換血,讓88坦克團也是傷筋動骨,不過幸好核心的指揮系統沒有變化,這些人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隨著從斯圖加特挖來的後勤保障人員陸續到位,李輝開始了88坦克團的整備。

他一邊幫助洛克爾,讓這些人迅速進入自己的角色,一邊協調調度,完成整個團的轉移。

作為一支裝甲部隊,88坦克團搬離基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僅他們的裝備,就足足安排了十六班火車,整個過程將持續十一天之久。

甚至比同樣被調動的第五裝甲師還要花時間。

同時李輝還調整了部隊建制,所有四型坦克都被調給了第一坦克營,組成一個加強連隊。

這個坦克連將是整個團的核心,一切戰術佈置,都以這個連為中心佈置。

車組人員更是精銳中的精銳,李輝把全團最優秀的車組都調了過去,在他們熟悉坦克以後,可以迅速發揮戰鬥力。

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88坦克團有條不紊地嚮慕尼黑轉移,然而意想不到的問題卻出現了。

霍亨布倫裝甲兵基地並不完善,雖然作為第五裝甲師的駐地,這裡擁有一定的基礎設施,但是並不能滿足88坦克團的需要。

至少倉庫不行,佈局非常不合理。

原本的第五裝甲師並沒有太多的彈藥儲備,他們是常備部隊,一直保持著最低彈藥量。

但李輝一直是按照隨時參戰的標準去做基礎儲備,所以彈藥量是第五裝甲師的三倍還要多。

“我們需要土木建設,而且彈藥庫不能堆放在一起,至少要分成四個倉庫。”

李輝對營地的設計很不滿意,他召集後勤部隊負責人,開始研究基地的改建。

土建並不在後勤部門的工作範圍內,但只是倉庫而已,結構簡單,施工也不復雜。

於是後勤部門開始分工,預計在兩週內,就按照李輝的要求把倉庫建好。

“順便讓那些新人,也熟悉一下坦克的維護保養,我們時間很緊張,沒工夫做專門的培訓,只能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學習。”

李輝還特意叫住洛克爾,開口囑咐著。

“時間緊張?

好吧,我知道保密條例,應該會有什麼行動吧,我會安排的。”

洛克爾對李輝如此緊張感到驚訝,不過他已經學習了部隊的規章制度,何況參與過二型坦克的研發設計,他知道軍事單位的規定。

不該問的東西,就不要問。

就在李輝加緊對88坦克團進行安置的時候,奧地利方面傳來一個震驚的消息。

他們在倫敦簽署了協議,加入了反普魯士同盟,從而站到了薩克森帝國的對立面。

這引起了極大的爭議,要知道奧地利生活著大量的普魯士人,他們走上街頭,打著標語,高喊口號,要求現任奧地利的總理辭職,並退出整個同盟。

但奧地利官方的態度非常強硬,他們表示加入這個同盟,符合奧地利的利益。

“如果你們不支持奧地利,那就滾回你們的薩克森去。”

這是奧地利總理的原話,而且出現在奧地利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以至於社會動盪加劇,一些普魯士人焚燒了地方政府和議會的大樓,宣洩著他們的憤怒。

對抗的加劇,讓奧地利當局下了狠心,他們出動部隊,鎮壓那些敢於對抗當局的普魯士人。

薩克森外交部門立刻表達了抗議,但是奧地利當局置若罔聞。

隨後波蘭,捷克等國相繼發生反普魯士運動,事態已經向著失控的方向發展。

參謀總部召開緊急會議,由施利芬參謀總長親自主持,他臉色嚴肅,剛剛參加完宮廷會議的他,似乎承受著巨大壓力。

“先生們,奧地利的情況不能再坐視不理,皇帝陛下已經命令我們,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計劃書來,針對奧地利和捷克,發動一場快速有效的戰爭。”

施利芬的話,讓所有參謀都感到震驚,他們知道帝國將會採取行動,但是沒想到,會如此激烈。

用戰爭的方式去保護同胞,這幾乎是最後的手段了。

“參謀總長閣下,您的意思是說,我們要對捷克和奧地利宣戰?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等於對那個同盟的所有國家宣戰,戰爭將不止侷限於奧地利和捷克,包括波蘭,比利時和加洛林,所有邊境地區,都可能陷入戰火。”

勞斯奈特推了推眼鏡,用嚴肅的語氣說道,他必須把最壞的結果提出來,這樣才能讓所有人平靜下來,從全方位去考慮問題。

“是的,這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在皇宮裡表達了反對,但是皇帝陛下和首相卻堅持要開戰。

我們必須服從。

所以先生們,做好準備了麼,我們要開戰了,而且必須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消耗,來結束這場戰爭。”

施利芬說完話,用視線掃過所有人,會場的氣氛瞬間變得沉重起來。

戰爭不是兒戲,沒有重來的機會,他們必須保證計劃萬無一失,且一擊必中,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敵人不是捷克和奧地利,而是更加強大的歐羅巴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