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情報,華沙的守衛力量足有三個師,全部都是步兵師,裝甲部隊很少。
另外從波茲南方向和羅茲方向的波蘭部隊,正在陸續向著華沙增援,預估他們將在三天後抵達。
同時E集團軍已經取得突破,他們剛剛攻佔了吉日茨科,向著皮薩河推進,如果突破了那裡,就將穿越北部山脈,進入平原。
距離華沙,也就不足一百五十公里了。”
高斯在做著分析,李輝則是眉頭緊縮,現在他們已經來到距離華沙二十餘公里的姆什喬努夫,佔領了這裡的工業區和發電廠,切斷了華沙的電力供應。
然而形勢並不好,華沙駐紮了三個師的波軍,再加上一些亂七八糟的警備部隊,總兵力接近八萬人。
對於88坦克團來說,這個守衛力量過於強大了,宛如是個龐然大物擺在那裡,想要打進市區,難度不小。
最關鍵的,他們必須在波蘭的援軍到達前,就採取行動,所以擺在李輝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即刻發動進攻,趁著波蘭援軍沒有到達,攻破華沙外圍防線,打進市區。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速戰速決,在戰場態勢改變以前,就完成戰略目的。
但壞處也不小,那就是他們需要面對比自己多十餘倍兵力的守軍,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包圍,導致全軍覆沒。
第二條路,就是等待援軍,C集團軍的跟進大部隊距離他們只有一百公里,只要他們趕到,那么兵力上的劣勢就沒有了,完全可以隨意的發動進攻。
但壞處就是耽誤時間,而且有極高的概率,他們的援軍會和波蘭的增援部隊一起抵達華沙,這會導致他們的兵力依然處於劣勢。
且失去了先機。
李輝不斷揉搓著下巴,包括高斯在內,所有的營級指揮官都看著他,眼神中充滿期待。
88坦克團經過長途奔襲,已經很疲憊了,但是他們卻保持著高昂的士氣。
一連串的勝利,讓官兵們已經產生驕傲情緒,這在平時,李輝或許會採取一些手段進行打壓,不過現在,他反而覺得這樣很好。
“打,我們必須儘快攻破華沙的防線,至少摧毀他們的外圍工事,給他們製造足夠多的壓力。”
李輝狠狠一拳捶在地圖上,他決定進攻華沙,率先打響進攻波蘭首都的第一槍。
“可是我們的兵力不夠。”
高斯非常為難的說著,對方兵力很多,是己方的十幾倍,並且在城市外圍佈置了堅固的防線。
“不,我們沒必要採取包圍或突入城市的作戰,只需要打碎他們的防禦信心就夠了。”
李輝深深吸了一口氣,他指著華沙東面的維斯瓦河,然後畫了一個半弧形的圈。
“進攻華沙南面的機場,然後繞過防禦最為嚴密的西面和南面,沿著維斯瓦河進攻,摧毀那裡的橋樑。
創造孤城效應,並儘可能製造人員殺傷,破壞一切能夠破壞的基礎設施,給波蘭人施加心理壓力。
然後把部隊調往機場和臨近工業區駐紮,並在繞城公路上佈置防線,在掩護自身的同時,也可以保持隨時進攻市區的能力。”
李輝說完話,眾人便理解了這位指揮官的作戰意圖,不做纏鬥,以壓迫為主。
兵者,攻心為上。
或許這些西方佬不懂,但作為東方人,李輝非常清楚心理戰的重要性。
他不準備依靠這點兒兵力就拿下華沙,但波蘭人卻可以,只要給予的壓力足夠,他們自己就會主動把城市獻出來。
於是按照李輝的部署,88坦克團開始調動,依舊延續之前的風格,由第一坦克營開路,後續部隊跟上,以閃電般的速度,發動突襲。
華沙機場外圍,波蘭人已經建立了防禦陣地,並且部署了反坦克炮。
然而戰鬥剛剛打響,他們就意識到自己過於天真了,這支薩克森部隊沒有傻傻的正面衝鋒,而是在打開一個小缺口後,就開始迂迴穿插。
反坦克炮陣地的視角狹小,他們僅僅打了幾輪,薩克森坦克的蹤影就從視線裡消失。
但是不等他們確認那些坦克的位置,一發發迫擊炮彈就落了下來,反坦克陣地瞬間被摧毀,機場外圍的防禦火力降低了整整一個級別。
“撞破大門,給步兵佔領航站樓創造機會。”
霍斯曼拿著手臺大喊著,他的部隊如同一群公牛般橫衝直撞,波蘭軍隊在他們面前如同羔羊般毫無抵抗之力,只有被屠戮的份兒。
隨著坦克衝入飛機跑道,波蘭守軍的士氣降到冰點,他們紛紛舉手投降,不想再做無畏的掙扎。
“報告,霍特少校傳來消息,說西面有一支波蘭裝甲部隊正在接近,規模大概有兩個連。”
艾琳達收到電報,趕忙對著李輝報告,而那位指揮官甚至都沒抬頭,而是一邊盯著地圖,一邊告訴她,讓弗裡茨的部隊前去迎擊。
於是整場戰爭中,最大規模的坦克交鋒開始了,負責支援的波蘭坦克營,與霍斯率領的薩克森坦克營,在機場東面的工業區展開交火。
因為這裡工廠密集,道路複雜,雙方都受到嚴重干擾,所以沒有衝擊,全靠火炮對轟。
然而波蘭裝備的輕型坦克,在火力和裝甲上,根本與三型坦克無法對抗,他們的炮彈打中薩克森坦克,要么被彈開,要么留下一個小彈坑,而他們自己捱上一炮,那就是車毀人亡的下場。
隨著一輛又一輛的坦克被摧毀,波蘭的裝甲部隊不得不選擇後退。
霍斯果斷命令追擊,手下人就像打兔子一樣,追著波蘭的坦克亂轟,這根本不像戰鬥,完全就是消遣。
隨著這支增援的裝甲部隊被消滅,李輝完成了對機場的控制,隨後他迅速收攏兵力,命令坦克部隊向東挺進,沿著繞城公路,清除一切障礙。
波蘭軍隊試圖阻擋,但是這裡已經處於前沿陣地的後方,他們在強大的坦克面前毫無還手之力,無數重要設施或被佔領或被摧毀,傷亡也是節節攀高,以至於打到後面,僅是遠遠看到薩克森的坦克,那些波蘭士兵就扔下陣地,倉皇逃命了。
戰鬥很順利,他們突進到維斯瓦河邊,工兵炸燬了兩座重要橋樑,這進一步給波蘭守軍增添了壓力。
但是戰鬥也就到此為止,李輝命令部隊收縮,他們以機場和臨近的工業區為據點,在華沙南部,給予波蘭人巨大的心理壓力。
他們隨時可以攻入市區,波軍的外線防禦,已經宣告崩潰。
屋漏偏逢連夜雨,對於波蘭人而言,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
先是在晚間,波茲南宣告失守,薩克森的重兵集群正在向著波蘭腹地殺來。
然後在凌晨,北面的皮薩河又傳來消息,薩克森部隊已經攻陷了那裡,即將進入廣闊的平原。
但是最讓他們絕望的,是沙俄在第二天中午,正式宣佈對波蘭宣戰,前鋒部隊隨後越過邊境,佔領了波蘭境內的多個村莊。
面對這樣的局勢,波蘭高層緊急召開會議,最後在一片愁雲慘霧中,他們做出最終決定——投降。
再打下去已經沒有意義,波蘭腹背受敵,就連首都都岌岌可危。
於是他們在公開喊話的同時,一個由波蘭國防部高級將領為核心的代表團,舉著白旗來到華沙機場。
李輝在候機大廳裡接受了他們的投降,隨後命令88坦克團進入華沙市區,佔領包括議會大廈,總理府,國防部大樓等重要設施。
消息傳回參謀總部,參謀們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就連勞斯奈特都高舉雙臂,慶祝這場偉大的勝利。
但施利芬參謀總長卻依然盯著地圖,嘴裡叼著雪茄,臉上沒有任何波瀾。
因為他知道,戰爭還沒有結束,即便是波蘭政府投降,他們在那裡面臨的麻煩依然不小。
“勞斯奈特,過來,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
施利芬參謀總長擺擺手,還在與同僚擁抱的勞斯奈特趕忙走過去,神色嚴肅地站在一邊。
“只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把部隊調往西線。
沙俄不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對象,去通知外交部門,讓他們儘快確定和沙俄人的勢力劃分範圍,必要情況下,我們可以做出適當讓步,但不包括華沙。
另外讓C集團軍和E集團軍儘快在華沙會師,我需要他們掉頭向西,去清掃掉那些殘存的波蘭軍隊。
告訴他們,低級的士兵直接釋放就可以,擁有高學歷,高技術的軍官則留下,另外可以挑選一些對薩克森友好的軍官,由他們帶頭組成一支波蘭軍團,派到西線去。”
施利芬參謀總長已經在考慮後續問題了,他需要一個安穩的東線,然後把主力,全部投入到西線上去。
戰爭還在繼續,歡呼並不合時宜,因為他非常清楚,真正的敵人是不列顛和加洛林。
至於波蘭?
只能算個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