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中軍校尉袁紹,拜見陛下!”

“典軍校尉曹操,拜見陛下!”

“前虎賁中郎將袁術,拜見陛下!”

少時,在宦官張讓的一句“陛下傳詔!宣中軍校尉袁紹、典軍校尉曹操、袁術覲見”的喊聲下,兩名武將打扮和一名文士打扮的三位年青男子們相繼地踏入皇帝的書房,並朝漢帝齊齊地行了行禮。

此三人不是別人,正是袁紹、曹操和袁術。

眸光微閃,劉辯暗地打量袁紹、曹操和袁術這三人,但見袁紹身長貌偉,行步有威,頗有豪傑蓋世的氣質,而袁術作為袁紹同父異母的弟弟,其長相也不逞多讓,雖無豪俠的氣派,卻穿着華貴,處處流露一絲世家子弟的貴氣和優雅。

反觀曹操,則其貌不揚: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膚色略微黝黑,與袁紹和袁術的身高……形成鮮明的對比,頗為格格不入。

漢帝注視眼前的三位年青男子們,扭頭便問劉辯:

“辯兒,可是他們三人?”

劉辯拱手道:“是的,父皇。”

漢帝便朝張讓招了招手,示意張讓過來宣旨。

於是乎,張讓手捧詔書,宣道:“皇長子辯,聖德偉懋,規矩肅然,休身美譽,天下所聞……”

吧啦吧啦地,詔書的前半部分內容雖是睜眼說瞎話地誇讚劉辯,好在後半部分內容正如他所願,乃是封他劉辯為渤海王兼渤海太守,即刻起遷往渤海郡。至於袁紹、曹操和袁術這三人,也被調往渤海郡,歸附渤海王調遣行事——

語畢,張讓又將三份任命文書和相關印章交到袁詔等人手中,面帶笑容,暗示道:“還請三位將軍也不要耽擱,即刻跟隨渤海王赴任罷!”

袁紹:“……”

袁術:“……”

曹操:“……”

劉辯側臉地瞟向袁紹、曹操和袁術三人,不出意外地瞟見三人的表情一言難盡。

這也難怪。

就在不久之前,這三人還住在大漢最繁華的帝都,享受着天子腳下的盛世,怎知轉眼功夫,三人就被發配……哦~不是,是升遷渤海郡,當一方吏員,可謂是變相地明升暗降,如何不令袁紹、曹操和袁術三人措手不及呢?

“陛下,這?!”袁紹瞠目。

袁術結舌道:“即刻赴任?這也太突然了!這會子術甚麼都沒準備呀?敢問能否寬限一、兩天……?”

曹操則默不作聲,幽幽地瞅着他。

三人之中,似乎是曹操最先地察覺到甚麼。

劉辯心道:還寬限一、兩天?——等着出宮被攔么?

這可不行。

要出宮,就得趁早!

目不斜視地,他微笑中帶有不容質疑的口吻,直白道:“時不我待。三位將軍,你們且隨辯抵達渤海郡後,再書信通知家人也不遲——出發罷?!”

袁紹、曹操和袁術驚呆了。

他卻面不改色,亦從張讓的手裡接過有關的重要證件包袱,並向漢帝鞠躬道:“孩兒這便離宮了……父皇,保重!”

漢帝適時地流露一絲傷感,卻一點也不挽留道:“辯兒,你是朕的長子,無論如何,朕一定會召你回來的!……在外注意安全,不要虧待自己!”

“謝謝父皇關心!孩兒記着了,孩兒去了。”

他又感動又感激,卻是毫不留戀地轉身離去。

還不忘記提醒袁紹、曹操和袁術,說道:“——走罷?”

就這樣,袁紹、曹操和袁術跟着他……哧吭哧吭地走了。

就、就像做夢一樣!

撲通,撲通——

他領着袁紹、曹操和袁術這三人走出皇帝的書房後,仍覺不可思議,心跳加速。

不過,他再如何激動,也記得要加快腳步,免得夜長夢多!

然而,就算他們一行人再是如何收好貴重物品,低調地趕路,關於“皇長子辯帶着袁紹、曹操和袁術赴往渤海郡”一事,仍像長了翅膀似的,快速地傳遍了皇宮大大小小每一角落!

這不,他緊趕慢趕地,終究是慢了一步——

皇宮城門前,一群官宦們攔住他們一行人的去路!

為首之人,赫然是之前才見過面的張讓。

挑了挑眉,他停下腳步,問道:“張公公,你怎地在此?”

張讓苦着一張臉,輕微地抱怨道:“殿下,別打趣老夫了。之前娘娘叮囑了您多少次,讓您務必想法子留在宮中,這會子您倒好,上趕地出宮了!娘娘已經聽說了此事,十分傷心,這才命老奴請您親自去面見娘娘,與娘娘說個清楚!”

搖了搖頭,他說:“請恕本王不能前去!父皇旨令已然下達,特命本王儘快地趕往勃海郡!本王若是停下腳步,豈不是違背聖令,辜負父皇的一片心意?”

張讓內心差點咆哮:去你的心意,陛下才不會上心!

但這段話,張讓自是不敢亂說。

皮笑肉不笑地,張讓道:“但是,娘娘已經來了。”

咦?

他眨了眨眼,就見張讓挪步,亮出後面的不遠處有一支儀仗。

一張熟悉的面孔映入他的眼帘,看得他好生嘆氣:

唉!何皇后啊何皇后!你果然趕來了……

哪怕他再不樂意,亦得覲見何皇后。

悄聲地叮囑袁紹、袁術和曹操原地待命,他獨自一人,在萬眾矚目的洗禮下,款款地走上前來,深深地朝一位宮裝婦人,鞠個躬兒,口稱道:

“孩兒辯見過母后。”

宮裝婦人正被數名宮女們環伺,極有排面。

宮裝婦人身高七尺一寸,頭戴鳳冠,穿金戴銀,一身綾羅綢緞,襯得肌膚如雪,亭亭玉立,美艷無比,一點也不顯老。

此宮裝婦人,正是劉辯的親生母親,一國皇后何氏。

“皇兒,快快起來!”與他料想的有所不同,何皇后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悲傷不已,哭得梨花帶雨,極富美感,一把摟住他,悲悲切切地哭訴,“我的皇兒,你真真苦命!母后剛剛得知,你不能留在宮中!為甚麼你不能留在宮中?你還這麼小!你讓母后今後該怎麼辦呢?……”

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何皇后一臉痛徹心扉,痛不欲生,連帶他也受了影響。

假如他真是一名十二歲的小少年,或許他會被眼前的關愛和和渴望所誤導,信以為真何皇后是真心希望他能住在宮內。

很遺憾,他不是。

嚴格地評價劉辯一生,劉辯一生可謂憋屈:哪怕劉辯登基為帝了,也依舊作不得主兒,一切政事全由何皇后……哦~不對,是未來的何太后所決定。也許目前的何皇后是真心關愛劉辯,但很顯然,比起親情,後來的何太后更在意權勢!

睫毛顫了一顫,他一顆心終是冷靜下來,安撫道:“母后,不必難過!哪怕孩兒不在宮中,也會照顧好自己,還會思念母后,永遠不會忘記母后的撫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