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話說真要重賞曹操,該賞曹操甚麼呢?

總不能又賞一、兩袋米糧罷?

這賞賜可太沒排面了。

手托下巴,劉辯認真地思考——

事實上,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東光縣目前……貌似沒有縣令?

不如任命曹操為東光縣的縣令,如何?

心有所動地,劉辯隨即又想到:渤海郡有八縣,惜嘆八縣都沒吏員了,都跑空了……現今好不容易穩定了兩縣,還有六縣需要自己治理——待到整頓好八縣時,少不得還得任命八個縣令呢?

那麼,問題來了:任命誰當縣令好呢?——陌生而普通的士族文人就免了,他劉辯太缺忠心而優秀的下屬了……可不能太隨便給啊!

“——殿下!”這時,何先開口了,一臉遲疑,“有一句話,我不知該說不該說。”

你都提了,難道還不說嗎?——他擺了擺手,說道:“——講!”

何先便講了,講道:“殿下,曹主簿……有一副圍棋。”

“嗯?”他愣了一愣,“圍棋?”

是他想的那種圍棋嗎?——圍棋,棋類遊戲?

“是的。”何先筆劃說,“曹主簿雖將東光縣的大部分物資全都上繳到南皮城,可卻單獨留下那一副圍棋!殿下,你看……?”

劉辯:“……”

講真的,一副圍棋罷了,他除了驚奇曹操居然愛下圍棋,就……就沒別的想法了。

畢竟他也不算一名圍棋高手,而且他對圍棋……不甚了解?

曹操要拿,便拿去唄?應該……應該沒關係罷?

卻見何先皺眉道:“殿下,曹主簿辦事雖有功績,但觀曹主簿私自地收藏圍棋……”

何先戛然而止。

何先適時地透出幾分忿忿不平。

此時,何先一副打小報告的模樣,活像小人嘴臉。

劉辯愣了一愣,卻懂了。

何先的意思是:書信一封,斥責曹操昧下圍棋嗎?

由此,曹操剷平東光縣的世家和豪強們這一份業績就……就抵消了?

何先啊何先,你可真是大聰明——你咋不建議我,讓我轍了曹操的主簿功曹一職,再安撫曹操,恢復主簿功曹,順便再任曹操為縣令呢?

若不是顧及場合,劉辯真想翻個白眼。

搖了搖頭,他說:“無妨,無妨,不過是一副圍棋而已。”

何先卻道:“殿下,此事雖小,卻需警惕!萬一今後有人效仿曹主簿呢?……殿下顧及曹主簿的功勞,默認曹主簿藏下那副圍棋,此舉雖在情理之中,但被世人得知,隨意拿走一、兩件貴重物品無所謂,又該怎麼處理呢?”

“何先,你說得在理。”他滿頭黑線,“那本王該怎麼做呢?——書信一封,斥責曹主簿嗎?……”

這可太嚇人了。

斥責的目標是曹操呀?

曹操的名聲喲~會不會涼了?

何先卻慎重道:“是的!”

劉辯心累,但又想出其中關鍵之處,便道:“好,本王這就寫——”

於是乎,劉辯寫了一封書信,內容是訓斥曹操豈可隨意地貪圖那副圍棋。

虎臉地,他將書信遞給何先,都不敢想像之後的面畫。

爾後,何先親自再往東光縣跑一趟,替劉辯傳話……

待到何先再次地歸來時,劉辯居然收到曹操的檢討信了!

這可太神奇了。

劉辯瀏覽曹操的檢討信,驚艷曹操的字跡帥氣瀟洒之餘,還發現曹操的文筆極有水平:花式駢文說自個兒愧疚極了,決定將圍棋交還給劉辯——

“這……是圍棋?”眼皮跳了一跳,劉辯看完信後,瞅着何先手捧着的那副圍棋。

棋盤、棋奩、棋子黑、白色兒……一個都不少!真真齊全了。

可惜劉辯對圍棋真不感興趣,遂道:“本王再寫一封信,就說念在曹主簿及時自省的份上,就破例將圍棋賞給對方罷?……再者,曹主簿雖然犯了錯,好在不算嚴重,可不能被抹去本人在東光縣的貢獻——”

劉辯思量再三,寫了兩封信:一封是將圍棋投其所好,送給曹操;另一封則是任命曹操為東光縣的縣令。

劉辯將這兩封信件連同圍棋,一併交給何先。

何先領命,又辛苦地跑到東光縣,將信與圍棋通通地交給曹操——

期間,這事並未刻意地隱瞞。

是以,當曹操收到劉辯的通知後,領了東光縣令之職,人生真可謂經歷了大起大落,整個人都風中凌亂了。

激動的。

曹操也寫回信,告訴劉辯:再過兩天,東光縣的兩座窯場就建成了。

到時,曹操便會返回南皮縣,拜謝劉辯。

接下來,曹操還未回來,南皮縣和東光縣的人們就極其驚詫:沒想到……沒想到曹主簿擅自收圍棋一事有點瑕疵,渤海太守卻相當豁達,念在曹主簿往日功勞的份上,竟然只將曹主簿訓斥一番——

這可太便宜曹主簿了!

也許是這段時日過得太安逸,也許是眾人忘記了昔日吏員們是多不靠譜……總之,曹操收圍棋這一小事,經過一天半的發酵,居然釀成了可怕的翻車!

流言四起,皆道渤海郡的曹主簿好生不要臉皮,渤海太守那般重用曹主簿,曹主簿卻別有居心,背叛了渤海太守,令渤海太守失望至極……

吧啦吧啦地,流言愈演愈烈:不知情的,還真以為曹主簿是大凶大惡之徒,而渤海太守就是被蒙蔽的、可憐的好吏員,若不能及時地將曹主簿革職查辦,只怕整個渤海郡都要完了!!

這情況都驚動了袁紹、袁術、劉備、石越等人。

傍晚彙報工作進度的時候,袁紹還主動地詢問:“殿下,這兩天究竟發生了何事?為甚麼人人都在說曹主簿?難不成曹主簿真要起兵,攻佔渤海郡?”

嗯?

此話何來呀?

他張大嘴巴,一時接不上話來。

卻見袁術眉頭一皺,奇道:“曹操那廝,要兵沒兵,要糧沒糧,如何攻佔?”

劉辯:“……”

這!這……袁術你這話更離譜罷?

劉備目不斜視,也發表感慨,感慨道:“殿下,我倒聽說曹主簿意圖不軌,想要霸佔東光縣美人,實在不成體統!”

劉辯:“……”

劉辯的表情切換成沉深。

劉辯與眾人大眼瞪小眼。

接着,石越、關羽和張飛亦發表所見所聞。

通過這番交流,眾人都沉默了,不得不總結出:

究竟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把曹操描繪得十惡不赦了都。

若有所思地,劉辯聽完眾人的工作進度後,一面下令眾人繼續維持整個南皮縣的運作,一面再派何先去打聽曹操的動靜——

劉辯滿頭黑線地得知:曹操壓根不予理會!

就彷彿沒聽到似的。

可是,劉辯敢發誓,曹操一定聽見了!因為……

因為,曹操後來說了!

兩天後,當曹操如同商販,領着隊伍,帶着大量青磚,回到渤海王府邸,並與眾人重逢聚在書房時,曹操稟告劉辯,稟道:

“主公,我不負使命,已經調查到流言出處。”

劉辯便問:“是誰傳的?”

“主公,是孟家和馬家!”曹操飛快地回答。

“孟家?馬家?”他一頭霧水,想了半天,才想起這兩家皆是東光縣的世家豪強嘛?心下一緊,他問,“怎麼說?”

“說來也怪我。”曹操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