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注視曹操、袁紹和袁術又鬧又叫,他清了清喉嚨,淡定地總結道:“——如此說來,原來天下很亂么?”

曹操:“……”

袁紹:“……”

袁術:“……”

突然,周圍就……就寂靜了下來。

曹操、袁紹和袁術不鬧了,也不叫了,皆抹了一抹臉上不存在的淚水,一副想看劉辯,卻又不敢看劉辯的樣子,看得劉辯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忍不住地莞爾一笑。

曹操、袁紹和袁術的反應……劉辯他也能理解:畢竟他是史侯,是漢室皇長子,當今漢帝的孩子——身為皇室一員,正常情況下,他理當習慣地聆聽到屬下們的奉承,諸如天下太平、壓根沒有甚麼叛亂、陛下功績千秋、殿下不愧為未來的儲君,將來定能成為明君之類。

而不是聽到批評。

尤其是:抨擊朝堂有多麼糟糕,陛下品行有多麼荒唐,殿下年幼,根本不懂甚麼局勢——以致平民百姓們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而上位者們視而不見,依舊我行我素,親小人,遠賢臣,沉湎享樂,是謂昏君,就該人人痛罵!

只是,罵得輕些也就罷了,怕就怕罵重了,會被抓起來,關進大牢!

並且,曹操、袁紹和袁術也算朝廷吏員,哪有吏員肆意地斥責陛下、殿下乃至整個朝廷的?——不想當官了?嫌命活得太長了?!

意識到自個兒犯了錯誤,曹操、袁紹和袁術又趕忙地朝他拱手認錯,慚愧地道:

“殿下!我等……我等喝多了,一時犯了糊塗,還請殿下恕罪!”

劉辯溫聲地安撫道:“諸位不必驚慌!你們說得很有道理,我也是這樣想的。”

咦?!

曹操、袁紹和袁術吃了一驚,狐疑地打量劉辯,不由地陷入思考,卻怎麼也拿捏不準這位少年渤海王到底想謀劃甚麼。

正常情況下,難道殿下不該生氣嗎?

然而……

然而,劉辯還道:

“諸位請放心,今夜論天下大勢,大家盡可隨意暢言!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你們三人知,我知,再也沒有第五人知曉……爾等安全得很,也不必把我當成渤海王看待,我是真心敬仰你們的才華和見識,絕對不會因你們一、兩句話而生氣!”

“殿下英明,多謝殿下!”曹操、袁紹和袁術再朝他行了行禮,做足了姿態——

惜嘆劉辯告訴曹操、袁紹和袁術,不用對他拘束,不必把他當成渤海王,可是曹操、袁紹和袁術卻不敢真把劉辯的安撫當真,更沒肆無忌憚地開起劉辯的玩笑……是以,曹操、袁紹和袁術仍對劉辯恭恭敬敬的,生怕再犯錯誤,被人抓住把柄。

接下來,當劉辯他再次地詢問三人,為甚麼漢室會亂起的原因時,三人的態度猶如河蚌的嘴巴——緊緊閉着,怎麼也撬不開!

更無語的是:三人開始左顧而言他,誇起當今漢帝,誇起何皇后、何進大將軍,甚至還面不改色地誇起他劉辯來,直把劉辯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直令劉辯耳根子都紅了。

惱羞地,劉辯道:“夠了!夠了!爾等睜眼說瞎的本事,本王算是理解夠了!再敢胡言亂語,天花亂墜,當心本王治你們的罪去!”

一通警告,終才打斷了曹操、袁紹和袁術的“誇誇團”。

嘆了嘆氣,他決定再向曹操、袁紹和袁術敬酒。

這次曹操、袁紹和袁術長了心眼兒,再也不敢痛快地喝酒了。

他眼尖地瞥見曹操、袁紹和袁術只飲了一小口兒。

沉下臉來,他不高興地環視曹操、袁紹和袁術這三人,冷不丁地開口道:“我雖未及冠,但請你們不要把我當成小孩子,我分得清你們說得是對,或是錯!不要再敷衍我了!我是認真的!我知大漢四百餘年,已經不可避免地出現危險的缺口,再不及時地修補,只怕整個漢室危矣。”

他這一席剖白,成功地觸動了曹操、袁紹和袁術。

就見曹操、袁紹和袁術面面相覷,久久不語。

良久,曹操率先地回過神來,驟然放聲大笑,笑道:“殿下既有心志,操也不便再推辭殿下了……殿下您想做甚麼,儘管說罷!”

“痛快!”他撫了撫掌,開門見山說,“辯問諸位,是想默默無聞,苟且於亂世,還是歸依我的麾下,替我、替所有平民們,着手處理即將到來的危機?”

“甚麼危機?何謂危機?!”曹操、袁紹和袁術若有所悟,異口同聲地發問。

朗聲地,他說:“如今漢室繁榮,暫時看不到多少亂世的影子,但觀黃巾反賊猖獗,宦官奸臣當道,父皇言行荒唐,夷族時不時地入侵我大漢邊境,且不提近年以來的各種天災,最讓人沒法容忍的是“刺史委任”……以上種種,無一不是漢室衰微的徵兆!若不及時改正,只怕天下大亂!”

不給曹操、袁紹和袁術插話的機會,劉辯快言快語道:“我意先在渤海郡實行我的理念,我希望見到盛世的曙光!我要治理一座沒有苛捐雜稅的郡縣,讓百姓們遠離苦不堪言……我想名垂青史,成為你們心目中最好的主公、明公!”

“主……主公?!”曹操、袁紹和袁術瞠目結舌。

不不不!

比起“主公”一事,曹操、袁紹和袁術更為在意的乃是……

“殿下,可否說一下“刺史委任”為何沒法容忍?”曹操虛心地請教,“這是否和“大漢的罪人”有關?”

只這一句,劉辯百分之百地肯定:白天他對何進說過的話,曹操聽到了六、七成。

看來袁紹和袁術也有所耳聞?

環顧在場三人,他也不矯情,耐心地解釋道:“你們應該明白,咱們大漢繼承了秦國的制度,也實行“郡縣制”——即:朝堂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吏員由皇帝直接任免,有任期,並使地方處在朝堂的管轄之下,這有利於集中,加強國家的統一!

後來,十三個郡縣各設刺史一名,下管幾個政事!刺吏為朝廷委任,權利越來越大,最終掌握了軍權……

接着,半年前,父皇接受皇室宗親的提議,又將刺史改為州牧,以重其職,州牧便握有一州軍政之權,職位甚重,這會造成甚麼?”

曹操張了張嘴,又閉上了嘴,啞然道:“會造成甚麼?”

“會造成“漢室衰微,而州牧勢大”——長此下去,會演化成春秋戰國,上演諸侯逐鹿,相互討伐的局面……到時,國家亂了,百姓還會有好日子過嗎?!”

曹操、袁紹和袁術神情一震,皆都陷入沉默。

定定地注視曹操、袁紹和袁術,劉辯嚴肅道:“敢問三位豪傑,可否助我一臂之力?——總有一天,我必要返回洛陽!如若不能,我只能靠着自己的雙手,重造漢室!……但是,重造漢室,光憑我一個人的力量,我是遠遠辦不了!因此,我需要你們,你們是否願意幫我呢?!”

“願意!”曹操眸光閃動,脫口而出,“曹某……拜見主公!!”

想也不想地,曹操倒身下拜,拜向劉辯。

劉辯大喜,扶起曹操,許諾道:“有曹……孟德扶持,我必不讓你失望!”

曹操亦道:“得遇明主,亦是曹某之幸事!曹某願為主公掃清前方之障礙!”

“你……你們……”

袁紹和袁術兩眼發直,愣愣地瞪向曹操,活像在看甚麼珍稀猛獸。

袁紹和袁術完全接不上曹操的腦迴路。

也對,袁紹和袁術皆是袁氏世家的子弟,而袁氏家族又勢傾天下,遠不是曹操這一宦官之後,所能攀比的……故此,哪怕袁紹和袁術不效力帝王家,亦能過得風生水起,舒舒服服,自由自在。

安靜地,他將視線挪向袁紹和袁術。

袁紹和袁術還未答話,就聽門外忽然響起一片喊打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