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剛過,按照往常,南嶺山脈的氣候還不至於到無法入山的地步,可這一夜卻令人異常寒冷。三人歷經曲折,終於到達古樓側邊的樓腳之處,面對眼前這座古老的建築物,從底層一眼往上,直至最高處的樓尖,給人一種望塵莫及之感,短短數十秒的臨摹,三人皆表現出驚歎不已來。
林東走到牆角處,打上燈,湊近臉去看,甚至用手去觸摸樓腳的牆壁。羅採兒想制止來著,卻發現林東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罷了,他見了這般建築,百年古物,心生愛念,卻也正常,還是不打攪他的好。
不過,羅採兒考慮了一下,還是說道:“林東,你小心腳下,這周邊泥坑很多,可別陷進去了。”
三人千辛萬苦之後,終於尋的湖邊塔樓,林東細看之後發現,古樓的一層全部都是石磚堆砌而成,每一塊石磚之間都是嚴絲合縫,規規整整,並沒有半點凸露的地方,這種技術在百年之前,可是極其罕見的。
三人率先到達的這一面牆角,其中間還有一扇高立的窗戶,令人失望的是,打燈往裡一看,燈光所能找到的地方,全是漆黑一片。根據羅採兒的猜想,這估計只是古樓其中一個房間,至於裡面有啥,估計得等天亮之後,方能進去查看。
蕭楚也不作多想,打著探照燈四下看了看,走出幾步,腳下土壤確實鬆軟無比,跌落了很多樹葉和枯樹枝,故而看不上泥土的顏色,而這一層的牆體全為一整塊巨大的石磚所建,其根本原因想必就是防潮防溼的作用,這樣高達幾十米的古樓要想在這長期湖水侵蝕的山腳邊屹立百年不倒,其地基一定得穩如泰山,且堅硬如鐵。
蕭楚略微懂一些建築方面的學識,百年前的建築技術和現在,是絕對不能堪比的,但這卻古樓硬生生的建在這裡,看來建樓之人,必是精通房梁構造的知識與技術的。
三人同時往牆體側方移動,林東這回走到了前面,開始細細揣摩牆體上的每一塊石磚,這些石磚表面被青褐色的青苔覆蓋住,走過數米之後,卻有不知名的藤蔓爬上牆體,不過只能到一層的磚體,再往上卻是怎麼也爬不上去了,看來就一層的高度而言,就得有五六米以上。小心前進的同時,他們發現,整座古樓應該呈一個菱角形,因為每走幾米,就有一個幅度不大的轉折點,也就是說從不同方位看過來,就是一個菱形,具體有幾邊,這會兒天黑地暗的,確實難以看出來。
沿著湖邊方向走,林東不停的讚歎此建築的雄偉壯觀,顯出一副巴不得要把整棟樓都搬回去研究的面色來。越往外走,湖水拍擊岸邊的聲音便越清晰,羅採兒忽然想到,在夢裡,她們便是從這個方向開船過來的,也就是古樓的正面,但是她是如何上岸,隨後到了樓裡,這一點卻是不知。
蕭楚走在後面說道:“我們走到湖邊,看有沒有能就地紮營的地方,這一夜實在太累了,我們明天一早再進樓查看吧!”
羅採兒表示同意,竟然已經找到了古樓,也不必急於一時。林東聽後,正在注視著這一面牆體的眼睛打轉一圈,他自然有一些意猶未盡,但身體確實是疲憊難支了,便也說道:“好,咱明兒一早進樓。”
這時已經是夜裡八點多,和昨日進山紮營的時間也差不多,與之不一樣的是,今日尋得古樓,心中的期盼總算有了著落,三人的心情更是好了許多。尤其是林東,他率先往古樓一側奔去,臨近湖邊位置,發現有一塊寬闊的樓臺,打燈一看。“你們快過來,在這裡安營紮寨,可是最好不過了。”林東大叫。
此刻,林東腳下這塊樓臺,那是集平坦又廣闊,足足有十幾平米那麼大。要知道在這崎嶇不平的山林之中,這樣的平闊之地,可是難得一見的。
兩人聞聲趕了過來,看到此景也是連連叫好,總算有一處舒服地歇息了。
羅採兒當即對林東表揚道:“行啊林東,這回你可立大功了,給我們找到這麼一塊風水寶地。”
林東迫不及待的卸下揹包,往地上一扔,涼風微過,吹起些許落葉。“你啊,就別取笑我了,我要不是這會終於尋到這古樓,頓時有了幾分激情,我這身子骨可就真的散架了。”
蕭楚一向嚴肅,這會聽了兩人的對話,卻是笑出聲來。“行了行了,咱們啊,可算走到了這一步,都不容易,趕緊找柴火吧!總算能吃口熱乎飯了,這再不吃飯,我都頂不住。”
當下,三人即刻分工合作,林東負責搭帳篷,蕭楚出去找柴火,羅採兒則負責準備吃的。就在近水樓臺處歇息一晚,看看山色湖景,聽聽夜半纏綿,明日一早登樓尋物,可謂是壯志凌雲,好不快哉。
對於找柴火這事,蕭楚不用過多考慮,她往古樓一側的杉木林中走去。地上四處散落的枯枝敗葉,隨便拾掇幾下,看著差不多夠用的柴火,這便打可以打道回府了。臨行之前,她打燈往古樓側面的上空照了照,發現這些杉木的高度和古樓的高度相差不大,但是都留有餘地。除此之外,還發現一個意料之中的事,就是這其中一串青銅風鈴從山間由高往下,流入這樓角之中,四下看了看,初步可以判定,這些風鈴都是從樓角之處引入,以此排列,想必其作用可不只是報警一用。
雖然懷有一絲好奇心,但蕭楚還是決定先拿著柴火回去,等明兒天亮了,再看也不遲。
羅採兒整理了一下揹包,發現壓縮餅乾還有好幾塊,還有一包牛肉乾,吃的倒是還算充足,見蕭楚抱著一捆柴火回來,便問她:“蕭楚,你包裡還有什麼麵條嗎?”
“哦,對了,好像還有一包,今晚還可以煮麵吃。”蕭楚放下手中的柴火,當即拿出打火機生起了火。
林東這邊,對於搭帳篷,他算是個老手了,以前跟著爺爺進山發掘文物的時候,本職工作就是搭帳篷。現在這會兒,可謂是輕車熟路,不到幾分鐘,便把三頂軍用式便捷帳篷搭好了。
見羅採兒說到了今晚的晚餐,林東撫摸了一下自己的肚子,還真是餓來了。隨後轉身看過桐湖湖面,猛然想到了些什麼!
“咦!咱們不妨再弄條魚吃唄!”林東對著兩人說道,眼中劃過一絲喜色。
但只有羅採兒知道,這桐湖裡是沒有魚的。
蕭楚聽林東這麼說,似有所動,走到湖邊看了看。“可我們沒有任何捕魚的工具。”這時,羅採兒也走了過來,對兩人說道:“你們就別想了,這湖裡沒有魚,一條也沒有。”
“為何?”兩人幾乎是同時問。
於是,羅採兒便把之前進山聽到的遇到的故事給兩人講了一遍,二人自然不敢相信,臉上浮現出詫異的面色來。不過現在看來,信不信也不重要了,已入深夜,早已餓得不行,就算有魚,也沒有力氣去折騰了。
三人圍坐在樓臺之中的火堆旁,各自取暖的同時開始享用這一頓艱險過後的晚餐。其實,羅採兒一路而來遇到的種種,使她的疑問有多了許多,比如說為什麼桐湖裡沒有魚,而但她們路過沼澤的時候,會有巨大的泥魚存在呢!另外就是那片有屍體的林子裡,遍地的衣物,究竟是什麼東西所為,想著想著,她不由得背後發涼,一股驚悚之意直上心頭。
吃飽喝足之後,林東感覺肚子有些痛,看了看蕭楚羅採兒二人,不好意思的說道:“你們先在這待會兒,我去方便一下。”說完笑了笑。
“你去唄!我們今晚肯定在這待著了。”羅採兒吃完最後一口壓縮餅乾,這一頓吃的,確實是舒服的很。
林東這時已經有些忍不住,著急著起身就往樓臺後面的林子裡走去,黑夜之中再看這數十米高的古樓,林東不禁想到,這要是當做考古研究,可得下不少功夫,動用不少的人力物力。
林東走後,蕭楚便對羅採兒說道:“看他這樣,比之前好多了,咱們三人之中,就屬他吃的虧最多。”
“是呀!也不知道能不能在這古樓之中找到他妹妹的線索。”
聽了羅採兒說到林東妹妹,蕭楚不免有些低沉,她想起了自己的父親留下的那兩句詩,是否真的與古樓有關。
林東解決完事後走出杉木林,一陣舒緩之後,自是輕鬆無比,走到樓臺邊緣時,卻發現這裡一個倒塌的石柱。
林東打燈往上面照了照,瞧見這是一個十字形狀的石柱,被一些散亂的樹枝給蓋住。林東當下也沒多想,覺得這應該就是這樓臺處倒塌的石柱,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回到三人生起的柴火堆旁,羅採兒和蕭楚已經休息的差不多了,美餐一頓之後看著忽高忽低的火苗發起呆來。
林東坐下後,想著把剛才看到的石柱告訴二人,蕭楚沉默許久的蕭楚卻先開口。“你們想聽聽我父親的事嗎?”她有些落寞的說。
“當然,如果你願意的話。”羅採兒出於一個人隱私的考慮,便這樣說道。
林東自然也點了點頭。趁著夜色,波瀾湖水,火光搖曳,蕭楚講起了關於自己父親的一些往事,當然也只是她記憶中殘留的。
蕭楚的父親是當時最出色的也是最年輕的生物博士,可謂是天賦異稟。剛一畢業就創辦了自己的研究所,一經崛起之後便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其研究所主要研究的是細胞再生和延生,之後兩年幾乎是蒸蒸日上,蕭楚的父親也因此聲名鵲起,被市裡多次授予表彰。
直到幾年後的一天傍晚,蕭楚放學後傳來噩耗,父親的研究所不知何原因被燒燬,所有研究和器械毀於一旦,大火連燒數小時後幾乎只剩下一個房樑架子。起火時,蕭楚父親及其他數名研究員在內,無一來得及逃生出來,不過再最後整理屍體的時候,卻未找見蕭楚父親的屍體。至此之後,蕭楚父親的下落便成了一個迷團。
蕭楚的母親為了避開社會上的一些謠言蜚語,同時也為了蕭楚之後的生活不被打擾,便幫蕭楚改了姓氏,之後改嫁,重新開始生活。
對於母親的做法,蕭楚長大之後也表示能理解,當她總是覺得自己父親並沒有在那場大火中離世,直到之後發現父親留下的那首詩,儘管她也不知那首詩是失事前寫的還是失事後寫的,但總歸在這首詩上面找到了一絲希望。
後面的事,羅採兒和林東也就知道了,便也因此一同踏入尋找桐湖古樓的路途之中。
蕭楚講完這些後,長嘆一口氣。羅採兒也身感一絲悲涼,言道:“沒想到你童年的時候經歷了這麼多,也難怪你現在如此的堅強獨立。”
“是啊!就是我一個大男人也自嘆不如啊!”林東也感慨道。
“哈哈,你們可別這麼說,每個人都應該有各自的經歷和往事。”蕭楚這時輕笑一聲。
三人交談之中,時間無聲息流走,林東又加了兩次柴火,蕭楚拾來的柴火幾乎快燒盡了,這一夜便也就這樣在平息之中過去了。只是一番談吐之後,三人都覺得每一次成長都是從當下的每一秒開始的。
林東提出他第一個守夜,看他一副底氣十足的樣子,蕭楚和羅採兒也就沒說什麼,便各自回帳篷裡休息去了,臨睡之前看了一眼面前的龐然大物,不禁想到,明天才是探秘的開始。
兩人睡下後,林東一個人坐在火堆旁,他沒有再加柴火,而是任由火光漸漸小去,湖水輕輕拍打在岸邊,這一方天地,看起來陌生無比,林東想起了自己從小疼愛有加的妹妹,不知她現在在哪裡,安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