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啊,我英國的科學家,怕是要被搶光了。”
安妮秀氣的眉頭緊蹙。
她不知道,這些政策其實是她在位時頒佈的。
發給科學家基本工資,是她咬著牙從國王私庫扣出來的。
為科學家提供科研經費,是她跑遍輝格黨和託利黨,每一個議員的家,乞求來的。
哪怕這兩個黨的權力,其實都是她為了實現多黨制,主動讓出來的。
認真執行《專利保護法》,也是她力推的。
當時幾乎所有資本家,都反對這個法律。
為了讓這個法律能夠被真正執行,不願意使用武力的她,跑遍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的每一個城市。
進行了幾十場宣講。
歷史證明,安妮的努力沒有白費,她死去半個世紀後,英國引領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舉世無雙的日不落帝國。
所謂築巢引鳳,沒有安妮的政策,就沒有五十年的科學積累,就沒有改天換地的工業革命。
鄭克均現在不過是照搬安妮女王的舉措。
安妮當然覺得這三項政策很厲害,並且為祖國的科研事業憂心。
但安妮是一個很豁達的姑娘,現在對鄭克均滿眼都是崇拜。
“最後,本督宣佈,科學宣講會並非只此一次。
只要大家還有興趣,本督將不辭辛勞,不定期在南京、基隆等地舉行。
天文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醫學,還有地理學,我都會講到。
到時候歡迎各位捧場。”
科學家們本來就對鄭克均提的三項政策,無法拒絕。
現在又加這一條,頓時熱血上頭。
這樣精彩的宣講會,跨時代的科學知識,開創未來的科研成果。
錯過一次,怕是要後悔終生。
宣講會散場。
操場門口的美女再次熱情招呼各位科學家。
登記願意加入大明皇家學會,或者願意留在南京的人員名字。
當場就有兩百多人報名。
胡克再也沒有猶豫,約翰也加入了。
鄭克均還看到了萊布尼茨的名字。
可是讓鄭克均失望的是,沒有牛頓的名字。
第二天一早,鄭克均根本沒有休息,就招來了宋士慧和宋士意兩兄弟。
再加上沈括運珍妮紡紗機樣機到南京,隨同而來的還有大量基隆的精英工匠。
鄭克均把他們招入總督府內室,然後攤開了一張寫滿字的紙。
上面寫著上百個歐洲科學家的名字,以及他們重要的科研成果。
這都是鄭克均從系統,懸賞問來的。
別說,這幾百個科學家,有料的還真不少。
“本督很困,廢話不多說。
我們現在急需突破的技術主要有五項。
第一,後膛炮的密閉技術。
佛朗機炮射程之所以不如紅夷大炮,就是因為後膛炮氣密性不好。
火藥燃燒動力不能充分利用。
如果解決了後膛氣密性問題,以佛郎機的射速,能吊打紅夷大炮。
第二,火炮駐退復進機技術。
只要突破這項技術,就能做出伸縮炮架。
我就能把佛朗機炮裝上馬車,飛炮戰術就能成為現實。
而不是像上次那樣,用威力很小的虎蹲炮衝鋒。
到時候,什麼重騎兵重步兵,什麼火槍槍陣,都是土雞瓦犬而已。
第三,燧發槍彈簧擊錘生產工藝問題。
沒錯,本督不缺鐵礦,不缺煤礦,可以不計代價生產彈簧擊錘。
但現在的手工操作,實在太慢了。
必須改進。
否則,我們無法向歐洲交付那麼多火槍。
更重要的是,我新北路安撫司軍隊必將大規模擴軍,也需要大量燧發槍。
所以彈簧擊錘生產工藝,必須改進。
第四,防彈衣技術。
沈括已經做成魚鱗防彈衣,很好,我會立即下令南京的工廠生產。請下載app愛閱app最新內容
但魚鱗防彈衣防彈效果一般,對火繩槍子彈和弓箭或許有一定效果。
但燧發槍普及全世界,是大勢所趨。
並且相對來說,魚鱗防彈衣還是太過笨重。
我需要你們研發出,更輕柔、防彈效果更好的防彈衣。
第五,蒸汽機技術。
蒸汽機,是一個繁雜的工程,本督知道不能爭一朝一夕。
但你們作為新北路安撫司最倚重的科學家,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蒸汽機是我們最重要的科研項目。
上次沈括梳理了研發蒸汽機,需要突破的技術。
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
你們看看這個名單上的科學家,以及他們的科研成果,有沒有能用上的?
只要你們覺得需要,無論是科研成果,還是要讓歐洲科學家做你們助手。
本督都將不計代價滿足你們的要求。”
沈括,宋士慧,宋士意,老洪,以及一干精英工匠,趕緊湊到一起,查看上面記錄的歐洲科學家科研成果。
鄭克均抓緊時間靠在椅背上睡覺。
過了一個半時辰,沈括他們十幾個人討論得差不多了,這才叫醒鄭克均。
“好,說吧。”
鄭克均揉了揉太陽穴。
“大人,我們仔細研究了歐洲這些科學家的科研成果。
真沒想到,歐洲人的科技,已經進步到如此程度。
若不是總督大人,我們華夏怕是要被歐洲人遠遠甩在後面了。
最多兩百年,再面對他們,我們可能將遭遇滅頂之災。”
鄭克均不得不佩服沈括的眼光。
但他現在不想聽這些。
“少廢話,說結論。”
“是。”
“胡克的真空泵技術,是駐退復進機的一個突破口,不過需要改進。
需要將真空泵做成更復雜的往復式真空泵。
另外還需要用到齒輪軸承。
讓大炮更容易伸縮進退,也減小真空泵的承壓。
我計劃將齒輪做到極小,鑲嵌在炮架內。
只是,大炮後坐力極強,這個伸縮炮架的穩定性,取決於小齒輪的承受力,以及炮管的承載力。”
“這兩個問題,我可以解決。”
這時宋士慧開口。
“我父親生前,研究了錳鋼合金工藝,承載力極強,可以用錳鋼做炮管。
至於齒輪,可以用硅鋼。
只是硅鋼顯脆性,齒輪壽命可能只能承載二十次左右的炮擊。
二十次之後,需要更換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