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不死奸臣

“沒錯,我鄭克均是很殘暴,那麼老的老人,那麼小的孩子,本督都下得去手。

可是本督就是想不通。

他姚啟聖口口聲聲對本督說:戰場廝殺,有什麼衝著他來,對老人小孩下手,不怕遭天譴嗎?

可是它在向它主子獻計時,為何不是堂堂正正與我新北軍對決?卻要對普通百姓下毒手?害得他們家破人亡?

他就不怕遭天譴嗎?

成千上萬的普通百姓,因為他姚啟聖妻離子散,喪父逝母,夫死女亡,甚至滿門被滅。

他們都不可能再有一家團圓的天倫之樂。

憑什麼他姚啟聖就能留下後代,自己還在刑場上博得了大義之名,讓天下人,讓後世,都歌頌他的忠誠和英勇不屈?

憑什麼?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對姚啟聖這種禍害無數百姓全家的畜生,如此寬容?

而我鄭克均,只是殺了一個畜生的全家,就成了魔鬼?

彷彿就十惡不赦了?

連我的部下,都看不下去了?

全天下的百姓,就都要給我鄭克均冠一個殘忍嗜殺的罪名了?

壞人幹一千件壞事,只要幹一件好事,就成了真英雄,彷彿一切都可以得到原諒。

所有人都會說:你看,他其實也是很善良的呢。

而一個好人幹一千件好事,只要幹一件壞事,就成了偽君子,彷彿以前做的所有好事,都是裝的,都心懷鬼胎。

所有人都會說:你看,我就知道他是個壞種,現在裝不下去了吧?本性暴露了吧?

這到底是為什麼?”

整個刑場鴉雀無聲,只剩下湖風吹拂。

“鄉親們,我鄭克均也是人,心也是肉長的。”

鄭克均來到姚啟聖的小孫子面前,抬起八歲小孩的下巴。

“這小孩多可愛啊,你們以為我很想殺他?

可是我把他留著,姚啟聖就有了後。

那些被姚啟聖害得絕後的百姓,他們的怨恨誰報?

天道公理何在?

我就直接告訴你們,我為何一定要殺姚啟聖全家?完整內容

因為姚啟聖唯一在乎的,就是他的家人。

如果我留下了這些人,那姚啟聖會失去什麼?

他的命嗎?你們沒看到,他已經用他的命,在博取一個效忠滿清、忠義死節的美名嗎?

如果我今天留下這些人,最終結果就是,姚啟聖闔家幸福,子孫滿堂,後代昌盛,死得安詳。

並且後世之人,還會世代傳頌他不懼生死的忠義之名。

憑什麼?

如果真是這種結果,我鄭克均直接原地氣死。

我還反什麼清?

天道如此不公,還不如整個世界爆炸,人類一起毀滅算了。”

“公子,貞德錯了,請公子將姚啟聖全家正法。”

貞德第一個向鄭克均跪下來。

直到此刻,貞德才發現自己剛才那種所謂的善良,是多麼可笑。

回想在江陰看到百姓易子而食的慘狀。

回想在徐州,看到一個個逃難百姓的悽慘。

更加回想起黃河決堤時,差點淹死的自己,以及為了救自己,被洪水沖走的潘鳳。

如果潘鳳真的死了,自己這一輩子何以心安?

還有一路返回江蘇,看到路途上死於道途的百姓。

自己剛才在幹什麼?在向製造人間地獄的魔鬼求情?

自己有什麼資格替死去的人,原諒姚啟聖?

還以為自己這是善良?

貞德只想一巴掌抽死自己。

“岳飛懇請公子處決姚啟聖滿門。”

岳飛,陳夢緯,陳宮,潘鳳,全體向鄭克均下拜。

英雄?

岳飛現在想到剛才自己用這兩個字,去形容姚啟聖,只覺得無地自容。

“將士們,你們無錯。”

鄭克均示意眾將起身。

“善良是沒有錯的,如果你們沒有一顆同情心,那如何隨本督匡扶華夏?

我希望你們永遠有一顆憐憫蒼生的心。

本督征伐天下,可隨時舉起屠刀,但本督的屠刀,一定不會對準蒼生。”

“新北軍萬歲,四公子萬歲。”

也不知誰先喊了一句,杭州所有觀刑百姓,同聲喊了起來。

鄭克均轉身看向姚啟聖的孫子和老母。

“孩子,老人家,或許你們都是無辜的,但今天,你們必須死。

這是本督在得知黃河決堤時,心中起的誓。

本督要借你們的命,告訴天下所有惡人,請你們保持對因果報應的敬畏。

當你肆無忌憚禍害華夏蒼生時,有一個更惡的惡魔,會對你以血還血。

你會屠殺,他也會屠殺。

你今日滅人滿門,他日你的父母妻兒,一個都別想活。

如果殺害老人小孩,真的會有報應,我鄭克均認了。

自從掛帆北上那一刻開始,本督就從未想過有任何退路。

假如哪天本督兵敗,不用看我笑話,本督早已做好抄家滅族,挫骨揚灰之準備。

本督誓死,也要讓全天下人的明白,華夏百姓,不會任由你們隨意禍害。”

“若真有那一天,岳飛願第一個隨公子赴死。”

岳飛向鄭克均拜倒。

“我等願隨公子赴死。”

貞德,魏延,陳夢緯,潘鳳,陳宮,項羽,英布,哲別,同時下拜。

“難怪新北軍戰力如此強橫,鐵鑄軍魂,焉能不所向披靡?”

朱瑩鈺望著一片拜倒的新北軍將領,心潮澎湃。

“看來是時候把父王接過來了。”

“斬。”

日過當中,鄭克均一聲令下。

劊子手手起刀落,姚啟聖的老母,兩個兒子,七個兒媳,五個孫子,盡皆被腰斬。

“不~~~”

何氏歇斯底里撕喊,淚流滿面。

姚啟聖目光呆滯,腦子裡全是剛才鄭克均對百姓說的話。

“行刑。”

隨著監斬官一聲高呼。

劊子手紛紛舉起屠刀。

傑書,鄭聰,耿精忠被拖向凌遲臺。

姚啟聖,陳世凱,被拖向油鍋。

就在這時,一眾百姓忽然感覺腳下搖晃起來。

“別推。”

“擠什麼擠?”

百姓開始還以為是被推搡了,可是馬上就感覺不對勁,連西湖都泛起了波濤。

接著雷峰塔開始左搖右擺。

“地震了,真的地震了。”

終於有人反應了過來。

“看,錢塘江水。”

一名百姓遙指南方。

本來在這個位置,是看不見錢塘江大潮的,可是這時看過去,卻看到了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