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之後有大震,而久旱的山體又最經不起地震。
往往大旱之後的地震,都會引發嚴重的地質災害。
地震結束了很久,山體滑坡還在繼續。
“將士們,總督大人連地震都能預測,我們還有什麼仗打不贏?
全軍聽令。
今日休整,明日一早,搶通各路山口。
清軍遭遇這場地震,已如驚弓之鳥,只要我們佔據山口,他們必不戰自降。”
“是。”
三軍應諾,士氣高昂。
此時此刻,從河北到江蘇,從安徽到浙江,鄭克均已經成為神話。
一個能預測地震的男人,在哪個時代都是神。
鄭克均也就是不屑鼓搗封建迷信。
現在如果厚著臉皮給自己編一個神仙下凡的故事,天下軍民都會深信不疑。
“張將軍,末將請戰。”
這時李秀寧找到了張遼。
“請戰?請什麼戰?”
張遼疑惑。
“我的士兵想要今天之內搶通山口,然後明日一早進山。
清兵如今已經士氣崩潰,我軍入山,猶如摟草打兔子,必勝無疑。”
“胡鬧。”
張遼當即拒絕。
“沒錯,現在你們進山,清兵已經對你們構不成威脅。
可是你以為現在進山,最大的危險是清軍嗎?
是地震。
我的大小姐,地震之後,三日之內都有山體滑坡的風險,你不知道嗎?
到時候山體垮塌,道路沖毀,你們想出山都難。
還想連夜搶通道口?
現在道口同樣十分危險,十二個時辰之內,新北軍任何人不準接近雞公山百步範圍。”
“可是我們在外面遷延日久,清軍就會逃出雞公山。
走了別的清賊還好,要是走了周培公和圖海怎麼辦?
這兩個人,可是公子點名要活捉的清軍大將。
跑了他們,張將軍你擔得起責嗎?”
“我……”
“就算公子不怪你,你自己良心過得去嗎?”
“可是……”
“清軍被困山中,不可能全部下山投降,早晚是要進山清剿的。
張將軍你手下不是火槍兵,就是炮兵,騎兵,重步兵,怎麼登山?
我們披髮軍都是農民出身,又都是輕兵,上山作戰沒問題。
你要是現在不允許我們進山,那以後我也不進山了。
反正公子也只下令我策應你,沒說要聽你命令。”
“李將軍,你……”
張遼被這女人一番連珠炮,說得啞口無言。
最後只好同意了李秀寧的請求。
當李秀寧回到披髮軍中,宣佈張遼同意了攻山請示,全軍歡呼。
披髮軍將士對水泥房子太執著了。
之前追殺圖海軍,斬殺敵軍寥寥無幾。
少數幾個殺敵的哥們,憑軍功已經可以得到一棟水泥房子。
這可把其他一無所獲的披髮軍將士眼紅壞了。
如果按照張遼策略,在道口守株待兔,哪裡還有殺敵機會?
就算有點危險,披髮軍將士也決定冒險進山。
……
四日之後,雞公山捷報傳入杭州。
披髮軍以陣亡兩千餘人的代價,斬首三萬,俘虜五萬。
生擒周培公和圖海,以及王輔臣麾下大將邵靈芝。
餘下清兵除極少部分逃跑外,皆因各種原因死於山中。
至此,滿清發起的江蘇圍攻戰徹底結束。
五方聯盟,總計六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主要清軍將領或擒或殺,無一漏網。
鄭克均早已聯繫了系統用戶,開始大批量交易。
首先把姚啟聖的老婆何氏賣了,換了宋元之交的楊妙真。
可是其他俘虜就麻煩了。
“兄弟,狄仁傑咋賣?我用李光地跟你換,咋樣?”
鄭克均看到一個叫李賢的人在賣狄仁傑,看多了《神探狄仁傑》的鄭克均,立刻來了興趣。
擁有了胖靈,那以後都不用擔心被人算計了。
“兄弟,你不是跟我開玩笑吧?李光地換狄仁傑?他也配?”
那邊的李賢十分猖狂。
“這話說得,李光地咋了?清初名臣。
狄仁傑不也是唐初名臣而已麼?
你以為他真是電視劇裡算無遺策的胖靈啊?
有本事你把掛靈李元芳也拿出來賣?
看我給不給你原子彈就完了。”
鄭克均十分不服氣。
“呵呵,真實的狄仁傑,雖然不是斷案如神的胖靈,但也差不多。
人家任職大理寺丞期間,一年內判決積案數千起,平均每天斷案二十起以上。
涉及一萬七千人。
沒有冤枉一個人,沒有一個罪犯不服。
這不是神探是什麼?
你那個李什麼地的玩意,能辦到嗎?
何況斷案只是狄仁傑眾多能力中,最不起眼的一個。
治政能力就不說了,想來你也清楚。
狄仁傑最厲害的長處,是有識人之明。
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狄仁傑就是那個伯樂,而且是有品行的伯樂。
他平生舉薦人才數千,其中數十人都成了周唐重臣,桃李滿天下。
更難得的是,狄公舉薦的這些人才,不但個個能力超群,而且德才兼備。
同時狄公心懷忠義,堅持信仰,生前就佈局瓦解武周,復大唐神器。
神龍政變的主要幹員,都是狄仁傑的門生。
如此兼具斷案,治政,識人,察人,謀略,無私,堪稱正道之光的千古名臣。
你拿個李光地來交換,是不是太侮辱人了?”
“你這麼說的話……李光地是不配。”
鄭克均沉吟一下,眼睛一亮。
“那我用周培公跟你換吧。”
“都什麼垃圾玩意,一邊玩去。”
“我靠,兄弟,我勸你不要這麼囂張。
你現在是在武周混吧?武則天好對付嗎?
你知道全系統現在就我能批量生產燧發槍嗎?
如此不給我面子,小心下次你找我買槍,我掐你脖子。”
“這個不用你操心,就算沒有燧發槍,我也能幹死那個娘們。”
鄭克均向其他系統用戶打聽了一下,才瞭解了這個李賢。
李賢是武則天的兒子,歷史上被武則天逼迫自盡。
但作為穿越者,李賢當然不會讓自己重蹈覆轍。
這傢伙,在兩年前李治還在世時,就申請外放。
當時的李賢,在朝中廣受擁戴,又以太子身份監國,深受母親武則天忌憚。
得知李賢要外放,武則天做夢都笑醒。趕緊勸李治答應了。
於是李賢受封蜀王,就藩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