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鄭克均第一時間,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這讓戴梓銳氣大挫。
“戴先生不必氣餒,即使連珠槍有這樣的弱點,但在戰場也大有用處,不是嗎?”
鄭克均不是什麼機械專家,只是單純的不信邪。
在這個全是前裝槍的時代,戴梓怎麼就能跨越時代,弄出個後裝槍?
要知道鄭克均和那麼多穿越者,都沒找到前裝改後裝的辦法。
因為這裡面存在一個很大的技術硬傷,不是靠嘴巴就能完成的。
這個技術就是:底火。
這裡面涉及的科學知識太多了。
在如今化學還沒真正成為一門科學的時代,打死鄭克均,他都不信戴梓能弄出成熟穩定的底火。
也就白磷還靠譜一點。
但缺點也很明顯。
“那是當然,雖然我的連珠槍會炸膛,但現在的火繩槍和燧發槍,不一樣炸膛嚴重嗎?
我親自試驗過,只要嚴格按照程序來,連珠槍炸膛的概率,遠低於火繩槍。
和燧發槍相比,炸膛率雖然沒有優勢。
但點火率卻遠高於燧發槍。
並且射速能提高五倍以上。”
戴梓一臉驕傲。
現在的燧發槍,就是點火率較低,只有百分之八十五左右,極大地影響作戰。
“射速多少?”鄭克均立即問道。
“訓練合格的士兵,一分鐘至少能發射25發子彈。”
“……”
鄭克均驚呆了。
25發子彈?這是什麼概念?和後世的半自動步槍幾乎相若了啊。
一個有經驗的士兵使用李恩菲爾德步槍,一分鐘也就打30發子彈。
有這樣密集的火力,在這個時代,完全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上天給老子送來怎樣一個大寶貝?”
鄭克均掩耐不住心中的狂喜。
有了這樣的射速,什麼炸膛,什麼點火率,都不是事了。
何況鄭克均知道,這把槍最高的科技含量,就在戴梓說的“彈丸和火藥密閉技術”上。
這可是現代化子彈的雛形。
“本督還想請教戴先生一個問題,我們新北軍用的佛朗機炮,是子母炮結構。
但射程還不夠遠,威力還不夠大,穩定性也較差。
您認為該如何改進?”
鄭克均是帶目的問的。
歷史上,戴梓除了造出連珠槍,還有子母沖天炮。
連珠槍如此厲害,那子母沖天炮能差嗎?
可是鄭克均這個問題把戴梓問懵了。
“總督大人,你不是開玩笑吧?新北軍使用的火炮,射程還不夠遠?
都接近滿清紅夷大炮的兩倍了。”
戴梓只覺得鄭克均這是不是在凡爾賽,炫耀他的火炮很強。
當初在江蘇一戰,新北軍開炮,戴梓當場就驚呆了。
他做夢也沒想過,火炮能打這麼遠。
而且還是佛郎機這種後膛炮。
要知道這個時代,後膛炮射程,天生就比不上紅夷大炮這種前裝炮。
“戴先生,實不相瞞,我們新北軍的火炮,採用了最先進的後膛炮密閉技術。
火藥能夠充分燃燒,所以射程更遠,穩定性也更好。
但這個威力,還是不足以摧毀堅固的城牆。
本督還想繼續提高威力,戴先生有什麼好辦法嗎?”
戴梓感動地看了鄭克均一眼,鄭克均這是沒把自己當外人了。
連新北軍火炮最核心的秘密都說了。
“有一個辦法。”
戴梓思考一會道。
“哦?快說。”
沒想到戴梓還真有辦法,鄭克均立即期待起來。
“改用我父親研製的一種新式火藥。”
“哦?令尊大人研製了什麼火藥?”“這種火藥具體如何製備,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大概原理。
首先用來做炭的材料必須是直徑二至三寸的柳柴。
其次是硝和硫磺的處理,比例大約是80斤硝,4斤硫磺。
拌料時加入15斤左右的炭粉。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碾壓火藥材料時,必須不斷加水。
最後將藥餅粉碎成顆粒,壓制成六角形的藥餅。
每個藥餅必須厚1寸、寬1寸3分,重1兩2錢2分,不合格者剔除,不得進入烘藥程序。
藥餅進入烘藥房後,在煤炭中火下烘烤15到20天。
等火藥成型後,必須測試每個藥片的水汽含量,達標者才能進入軍用。
這種火藥粉末,呈褐色狀,所以我父親對其命名為褐色火藥。
相對於黑色火藥,它的威力並沒有增大,但穩定性極強。
新北軍的大炮在氣密性環節,已經做到完美,如果還要增加射程,除了做長炮管,我也沒有別的辦法。
但大炮炮管一旦做長,黑火藥燃燒快速、不穩定的弱點就會暴露,十分容易炸膛。
若採用褐色火藥,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我粗略估計,如果使用褐色火藥,炮管可以增加一倍以上,射程也會再次翻倍。”
“有效射程四千米?戴先生,你沒開玩笑吧?”
陳夢緯嚇住了。
“我也不敢保證,畢竟這種火藥沒有投入實戰,我只能理論推導。”
“我相信。”
這時鄭克均開口。
陳夢緯和戴梓都愕然地看向鄭克均。
“甚至不止4000米。”
鄭克均十分肯定這一點。
因為戴梓描述的這種火藥,不就是歷史上的栗色火藥嗎?
晚清時代,列國為什麼流行巨炮?
就是因為栗色火藥的發明。
它專為巨炮而生。
難怪歷史上戴梓發明的子母沖天炮那麼厲害。
在昭莫多戰役中,子母沖天炮只向準噶爾大營開了三炮,蒙古軍就嚇得四散奔逃。
子母沖天炮的原理,和佛郎機是一模一樣的,如果不是用了這種新式火藥,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大威力。
“戴先生,你放心,我會盡快把你家人接到江蘇。
這段時間,你如果願意,可以與沈括他們多交流。
如果不願意,也可以就待在住所休息。
為了對你身份保密,還得委屈先生一段時間,還請先生見諒。”
“哪裡哪裡,總督大人已經對戴梓極好了。”
戴梓連忙向鄭克均行禮。
“底火。”
送走了戴梓,鄭克均自顧自思索。
擁有子彈密閉技術,“底火”便有了用武之地。
但一把成熟的步槍,要有穩定的底火,不可能一直用白磷代替。
看來研發底火也要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