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不死奸臣

“哦?”

明珠和索額圖都一臉好奇。

“據臣所知,羅剎察罕汗(即沙皇),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征服東方計劃。

想要打通前往海洋的出海口。

一旦關外兵力全部撤出,他們怎麼可能止步黑龍江外?”

現在的沙俄,還是一個內陸國家。

北邊太冷,去不了。

亞速海和黑海出海口,被克里米亞汗國,奧斯曼帝國,烏克蘭把持(此時的烏克蘭雖然已經宣佈併入沙俄版圖,但西烏克蘭的哥薩克人,在波蘭支持下,處於與沙俄敵對的狀態)。

波羅的海被瑞典和波蘭立陶宛王國把持。

沙俄人做夢都在想著擁有一個出海口。

彼得一世之所以被稱為大帝,就是因為他擊敗瑞典,奪取了波羅的海出海口。

沙俄人對於出海口是極其痴迷的。

在西北,他與瑞典和波蘭打了幾十年,損失極其慘重。

在西南,他與波蘭和土耳其,更是打了上百年。

只有在東方,靠著《尼布楚條約》,他十分順利的從清政府手上拿到了出海口。

現在因為鄭克均的介入,似乎會更加順利。

作為滿清的重臣,明珠對這個近幾十年出現在蒙古草原北方的政權,還是有所瞭解。

沙俄絕不可能放棄爭奪出海口的機會。

“哀家說了羅剎人不可能跨越黑龍江,他們便一定不敢跨過。

明珠大人儘可放心。

現在明珠大人算算,我滿清有多少兵力可以與鄭克均決戰?”

“共十九萬人。”

明珠立刻答道。

“哀家如果再親回科爾沁草原,聯絡草原諸部。

告訴他們鄭克均對異族的兇殘。

相信江蘇一戰的戰況,他們也有所瞭解。

騎兵面對鄭克均的火槍兵,沒有絲毫優勢。

如果我大清倒下了,蒙古人何以抵抗鄭克均的數十萬大軍?

以鄭克均對異族的兇殘,難道他們不會恐懼嗎?

哀家認為,只要言說得當,徵召五萬蒙古騎兵應該不是難事,對嗎?”

博爾濟吉特氏,又被稱為孛兒只斤氏。

孝莊皇太后是根正苗紅的黃金家族。

其母族勢力,在蒙古草原號召力極強。

“應該可以。”

明珠和索額圖都不懷疑這一點。

任何一個草原部族首領,在瞭解了江蘇一戰,騎兵對陣火槍兵的下場後,一定會不寒而慄。

真要讓鄭克均一統天下,哪裡還有蒙古騎兵的事,全都將能歌善舞。

所以孝莊皇太后親去草原,一定會得到蒙古各部的傾力支持。

“如此一來,我們便有了二十四萬軍隊。

剛才我們已經分析了,我們的軍隊,並不比鄭匪弱,差距在於裝備。

新北軍不算臨時招募的農民軍,也只有二十幾萬人。

如果我們這二十四萬人,大規模換裝燧發槍和先進火炮。

明珠,索額圖,你們認為是否與新北軍有一戰之力了?”

明珠和索額圖對視一眼,齊齊拱手。

“只要裝備出五萬火槍兵,三萬炮兵,剩下以騎兵和弓步兵輔助,一定能將新北軍碾為齏粉。”

明珠和索額圖這不是在拍馬屁。

江蘇一戰,清軍最終還是敗在火器上。

對於騎兵,他們對八旗鐵騎和蒙古鐵騎有著絕對的自信。

如今的戰場,火槍兵不可能獨當一面,還是得有騎兵輔助。

如果雙方火器相若,那就是拼騎兵了。

如此情勢,八旗鐵騎和蒙古鐵騎有何理由不贏?

“很好。”

博爾濟吉特氏含笑點頭。

“那如果哀家再告訴你們,我們除了這二十四萬人,還有十萬援兵。

且這十萬援兵,有七萬精銳騎兵,三萬裝備精良、戰陣經驗極其豐富的火槍兵。

你們覺得,能敗新北軍否?”

“還有十萬?在哪裡?”

明珠和索額圖都驚呆了。

剛才一番盤點,把滿清所有家底都拿出來了。

明珠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哪裡還有十萬精銳。

“哀家說有,便一定有。

哀家只問你們,三十四萬裝備精良的大軍,能否與新北軍一戰。”

“必勝無疑。”

索額圖氣勢如虹。

明珠也深深點頭。

三十四萬人,全是精銳士兵,又裝備與新北軍同等的火器。

沒有任何理由敗給新北軍。

“可是……”

明珠皺了皺眉。

“明珠大人有疑慮但講無妨,哀家剛才說了,今日你們說什麼,都無罪。”

“太皇太后,您剛才清算的很好,我們的確能湊出三十四萬大軍。

但這都需要時間。

無論是皇上親往奉天,還是太皇太后親往科爾沁草原,都至少要幾個月時間。

而且就算我們裝備了精良火器,要想模仿鄭匪的火槍方陣戰法,也需要長時間的訓練。

可是臣預計,開春之後,鄭匪就會發兵北犯。

我們的時間根本來不及。”

“明珠大人說得很好,如果鄭匪開春便跨過黃河。

哀家這三十四萬人,恐怕都還沒聚攏。

斷然無法抵禦鄭匪進攻。

所以哀家要解決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時間。

明珠大人別忘了,如今的天下,可不止我大清朝和殘明鄭匪。

還有尚之信,吳三桂,王輔臣三大藩鎮。

上次內衛在太湖沿岸做的事,做得很好。

明珠大人勞苦功高。

殺了明朝餘孽朱慈炯,卻留下了他的兒子朱玉塘。

我們正好可以用他,來聚集三大藩鎮,協力抵抗新北鄭匪。”

“這能行嗎?

吳三桂,尚之信,王輔臣,對於殘明來說,都是賣國賊。

他們怎麼會響應一個沒落的明朝皇族,還是個嬰兒的號召?”

索額圖滿臉的疑惑。

孝莊皇太后會心一笑。

“本來這小孽種對三大藩鎮沒有任何號召力,但耿精忠死在鄭克均手上,情形就完全不一樣了。

耿精忠主動投誠,都被鄭克均以“賣國賊”名義處死。

你們想想看,吳三桂,尚之信,王輔臣三個賣國賊,又作何想法?

既然左右都是死,為何不拼一把?

對於他們三人來說,如今最大的敵人,已經不是我大清,而是他新北路安撫司總督鄭克均。

被我大清打敗了,或許還能留他們一命。

倘若被鄭匪擊敗,必上斷頭臺。”

“所以,此時的三大藩鎮,只缺一個聯合的契機。”

索額圖眼睛一亮。

“沒錯,那個嬰兒,就是契機。

哀家保證,只要我們把朱玉塘拋出來,三大藩鎮立刻會擁立其為明皇。

抱團與鄭克均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