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英明,如此一來,三大藩鎮必然能幫我們爭取至少一年時間。”
“這還不夠。”
孝莊太后搖搖頭。
“三大藩鎮總兵力,也就三十萬左右。
這三十萬人,對抗我們清軍都節節敗退,更別說對付新北軍。
如果就這麼讓他們去與鄭克均對抗,送羊入虎口不說。
甚至三藩手底下的將軍,敢不敢與新北軍交戰都說不定。
畢竟,鄭克均要殺的是賣國賊,那些賣國賊手底下的將軍,多少還抱著僥倖心理。
所以我們必須要讓三大藩鎮,有信心與鄭克均對抗,讓他們覺得自己能贏。”
“太皇太后打算怎麼做?”
“出兵三十萬相助。”
“什麼?”
明珠和索額圖差點嚇得跳起來。
“太皇太后,臣沒聽錯吧?
我們要援助三藩三十萬兵馬?
根據我們剛才的計算,我們總共才三十四萬人。
三十萬援助三藩,我們還拿什麼守衛河北?”
明珠和索額圖都蒙了。
這時康熙哈哈一笑。
“兩位愛卿別急,皇祖母說的這三十萬人,並不在剛才的三十四萬精銳大軍之內。
而是讓明珠大人你,新招募三十萬軍隊。”
“臣招募?”
明珠愕然。
“要論人口,我北方還有數千萬人,招募三十萬大軍有何難?
反正這些漢人留著也無大用,如果能為我大清爭取一些緩衝時間,也算他們死得其所了。”
“可是……如今整個北方,人心惶惶,又剛遭遇大地震,更是民心不穩。
此時徵召三十萬人,恐怕激起民怨。”
明珠頭都大了。
康熙說得簡單,幾千萬人口招募三十萬人,聽上去好像輕而易舉。
可是農業國的人口,都是虛數。
一個家庭,往往就靠那一兩個壯勞力支撐。還要負擔沉重的稅負和徭役。
抽走一個壯丁,往往就是毀掉一個家庭。
而且朝廷也很難負擔大規模徵召士兵的費用。
這就是農業國相比工業國的弱勢。
在這種災荒年月,幾千萬人口出三十萬兵,是要命的。
“明珠大人,哀家給你一個建議。
現在的河北,不是有很多家庭,因為地震無家可歸嗎?
與其讓他們成為流民,禍亂地方,還不如徵入軍旅。
你就告訴他們,男人上了戰場,老人、孩子和女眷,皆由朝廷供養。
男人得勝歸來,朝廷給他們修房子,修水泥房子。”
如今水泥房子已經傳到北方,很多富人都用上了這種新式的建築材料,十分的高大上。
“可是戶部,似乎沒有那麼多銀子。”
明珠小心翼翼地開口。
朝廷的財政狀況,他一清二楚,要是真有銀子,用得著武力鎮壓民變?
“戶部不會調撥一兩銀子出來。
不但不會調出,索額圖,你還要負責籌集大量財貨。
金銀最好,物資也可。”
“太皇太后,如今形勢,臣……臣實在不知道到哪去弄銀子啊。”
索額圖一個頭兩個大。
戶部都收不上來銀子,他去哪收?
“先加徵民稅,再向地主募捐。
如果還不夠,向朝中大臣和功勳貴族借調。”
孝莊皇太后冷冷一笑。
“所謂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鄭克均殺了耿精忠,將吳三桂等藩鎮拒之千里,已經是鑄成大錯。
沒想到最近他又頒佈了個新政策,叫什麼攤丁入畝。
極大地損害了地主利益。
你以此向北方大地主說明利害,他們一定會捨得捐錢捐物。
至於朝中大臣和貴族,只要告訴他們南京屠殺和杭州屠殺的慘況,哀家不信他們不願拿錢。
記住,無論是地主百姓,還是貴族大臣,凡是有前明那種罔顧國家大義,吝惜財貨的奸佞。
不用請示,立殺無赦。
大清決不允許出現崇禎朝那種,國家亡了,大臣家裡錢財還堆積如山的情況。”
“是。”
明珠和索額圖都是脖子一涼。
他們自己家就家財萬貫。
看來這次怎麼著也得帶頭出點血了。
“兩位大人,國家危亡時刻,你等作為大清股肱,必須有所擔待。
你們要告訴所有大臣和貴族,只要擊敗鄭匪,我大清江山穩固,他們的好日子都在後面。
否則,鄭匪一到,玉石俱焚,他們要那些錢財有何用?”
索額圖和明珠連連點頭。
他們打心底認可孝莊的話,真要讓鄭克均一統天下,他們作為滿清重臣加貴族,絕對沒有好下場。
就算僥倖保住性命,家族榮光不再,與死人何異?
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
崇禎朝那些富甲天下的大臣,等國亡了,他們的錢財又哪裡保得住?
兩人都暗暗決定,只要不動搖家族根基,這次一定要儘可能多捐一些錢財。
“所以太后要用這筆錢,撫卹徵召士兵的家屬,以及為新軍提供軍餉?”
明珠眼巴巴地看向太皇太后。
孝莊卻搖頭。
“你們總不能以為,哀家說的那些槍炮,能從天上掉下來吧?
還有十萬援兵。
咱們總得給他們些好處,不然他們憑什麼為我大清效力?
所以索額圖,你必須籌集至少價值兩千萬兩白銀的錢財物資。
一方面用於購買裝備,支付援兵報酬,以及供養三十四萬大軍的軍餉和訓練。
如果不夠,內廷和戶部也會竭力補給。
總之,不惜一切代價,畢其功於一役,消滅鄭克均部的殘明鄭匪。”
“那新招士兵的軍餉和家屬的撫卹金?”
“一文錢也沒有。”
孝莊斷然道。
“明珠大人,你仔細想想,這些新兵只要渡過黃河。
他們的家屬在北方過得如何,他們怎麼知道?
到時候你把地震受災的那些家屬,集中處理一下,做乾淨點。
至於這些士兵的軍餉,更不用擔心。
還是老辦法,補給就地解決。
反正黃河以南,如今也已脫離大清掌控,不用瞻前顧後。
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
他們沿途洗劫南方城池,燒殺搶掠,必成鄭克均必殺對象。
再加上他們有家屬在河北。
我相信這群沒有經過訓練的農夫,也能爆發出相當強的戰力。
新北軍面對他們,怕也不能輕鬆解決。
我會命令統兵將領,告訴這些參與屠城的農夫,投降新北軍必死無疑。
他們必與新北軍死戰。
面對新北軍的新式火器,死戰也沒太大用,他們最後必將全軍覆沒。
如此,戰後的獎勵,什麼水泥房子,家屬的撫卹,都與朝廷無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