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貞德,率軍3萬,屯駐蘇州,嚴防康親王北犯。
伍子胥、魏斯,率軍2萬,駐屯南京和上海,策應蘇州。
項羽率軍3萬,作為先鋒部隊,開拔黃河。
掃平沿途城池守軍,併為大軍渡河,做好一切準備。
本督和岳飛,自統六萬大軍殿後。
待我兩軍匯合,同時渡河北上,攻入河北,直取北京。”
“末將領命。”
項羽,張遼,貞德,伍子胥,岳飛,朗聲應諾。
“公子,屬下有一個疑慮。”
就在大軍分派完畢時,陳宮皺著眉頭開口。
“先生但講無妨。”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滿清在西北有十幾萬大軍,在湖北有二十幾萬大軍。
而作為京師重地,北京卻只有三萬大軍駐守。
三個月前,我們剛剛攻下南京,滿清來不及鞏固北京防衛,還可以理解。
可是這三個月,滿清竟然沒有一兵一卒調往河北佈防。
這實在太過奇怪。
要知道,康熙一定知道我們新北軍的兵力。
就憑他區區三萬人,想擋住我新北軍十萬大軍進攻,無異於痴人說夢。
一旦京師淪陷,就算清軍在西北,西南,東南還有數十萬兵力,又有何用?
可康熙就是不調兵回防,難道康熙不要大清江山了?也不要他的命了?”
陳宮說完,整個大堂都安靜下來。
鄭克均也眉頭緊蹙。
是啊,自己怎麼沒想到這一點?
果然,兵者大事,處處都是詭詐。
“會不會是這樣?”
魏斯凝眉道:“西北路的清軍,有平涼王輔臣牽制。
一旦撤退,不但西北不保,而且王輔臣尾隨追殺。
那圖海和周培公的軍隊,不但回救不了北京,反而會腹背受敵?
救援不成,更招強敵。
所以回救還不如不救。
西南嶽樂的兵馬,也是因為如此原因,才沒有北上回援?”
“嗯,有道理。”
“末將認為,康熙是在賭博。”
魏延朗聲開口。
“如果康熙下令西北和西南清軍回援,那就算守住河北地區,滿清也只剩下五分之一個天下。
而反清勢力佔據西北,西南和東南。
只需要雷霆一擊,滿清政權就將土崩瓦解。
而不讓各路清軍回援。
滿清憑藉北京城高池深,加上蒙古諸部應援,或許可以擋住我新北軍。
只要擋住了我新北軍進攻,滿清江山就可保。”
“如此,我軍更應該迅速北上,讓康麻子看看我軍實力。
別說他三萬人,就算加上蒙古諸部。
我十萬大軍也能馬踏北京。”
眾將思考了一會,都覺得魏斯、魏延的分析有道理。
除此之外,他們實在想不到別的理由。
“陳宮,你覺得呢?”
鄭克均最後看向陳宮。
陳宮眉頭緊皺。
他總感覺哪裡不對,可又說不上來。
“屬下……無異議。”
他實在找不到反駁魏斯、魏延的理由。
“既然如此,那還是按照原計劃準備北伐。
不過項將軍。”
鄭克均也有點不放心。
“此戰你為先鋒,務必小心謹慎。
我把陳宮派給你做軍師。
遇事多聽陳宮意見,不求速進,只求大軍萬全。”
這十幾萬軍隊得來可不容易。
別看都是從系統換來的,但火槍射擊,炮兵訓練,重騎突擊,哪個不是經過岳飛精心訓練?
可不是隨便拉一群民夫,就可以湊成的。
“末將(屬下)領命。”
項羽和陳宮同時應諾。
鄭克均就要散帳,突然有士兵來報。
“稟報大人,東寧府派特使前來,要求面見總督大人。”
“東寧府?”
鄭克均擰眉。
“自稱公子的王叔,輔國公鄭聰。”
新北路的士兵,沒幾個是延平王府出來的。
不認識東寧府的人,也沒多少敬意。
不過鄭克均倒是心頭一突。
和上次陳繩武到基隆一樣,東寧府來人,肯定沒好事。
眾將各自散去,鄭克均到花廳接見了鄭聰。
“侄兒見過王叔,恭請王叔安康。”
鄭聰竟然帶了護衛,直接闖入花廳。
衛兵阻攔,差點動手。
鄭克均心中不快,但還是揮揮手,讓衛兵放行。
“侄兒好本事,兩年多時間,竟然帶出一支雄兵,不錯嘛。”
鄭聰繞過行禮的鄭克均,坐到了主位上。
呂布和一眾護衛,頓時勃然大怒。
全都握上了腰刀的刀柄。
只待鄭克均一聲令下,就要把鄭聰剁成肉泥。
“不知王叔此來,有何要事?”
鄭克均強忍心中不快,坐在了次席上。
“宣延平王詔令。”
鄭聰一揮手,隨行一名官員拿出一道詔書。
“延平王諭旨:
王子克均,大才奇略。
總督新北路安撫司兩年,成效斐然。
南征呂宋,威服蠻夷。北伐江蘇,重創清寇。
孤心甚慰。
特加封王子克均鎮國公,徵南大將軍,領尚書事。
王命到時,即刻啟程南下,駐節馬尼拉,總督南洋諸事。
令止。
大明千秋。”
詔令宣讀完,鄭聰微笑著看向鄭克均。
“王侄,恭喜了啊。
像你這麼年輕就進爵國公,受封大將軍,在整個大明朝都絕無僅有。
足見王爺對王侄的看重啊。”
可是呂布等人,已經面色鐵青。
連陳珂身後的方七娘和洪熙官,都一臉怒色。
“按這旨意,父王是讓我去馬尼拉,然後交出江蘇所有兵馬的兵權,是嗎?”
“還有基隆。”
鄭聰道:“王爺的意思是,江蘇的十幾萬兵馬,由我和馮錫範,劉國軒分部接管。
同時由我總督江蘇政事。
至於基隆,軍權政權皆交陳永華。
公子嘛,駐節馬尼拉,以公子奇才,定能為我東寧府在南洋開疆拓土。
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啊。”
“放你媽的屁,你算什麼東西?有資格統領我新北軍?”
呂布勃然大怒,拔出佩刀,直指鄭聰。
“大膽,你是何人?我與公子說話,哪有你插嘴的份?”
鄭聰也是大怒。
“來人,給我拿下。”
鄭聰身後數名護衛同時拔刀,向呂布砍去。
呂布冷冷一笑,瞅準時機,一刀劈出。
數名護衛的長刀被呂布一刀劈開,身後幷州軍士一擁而上,三兩下就將鄭聰八名護衛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