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不死奸臣

陳珂真沒想到滿清會掘開黃河大堤。

更沒想到,鄭克均一旦敗亡,江蘇的數百萬災民怎麼辦。

到那時,滿清忙著對付吳三桂,鄭經等勢力,絕不可能開倉賑災。

幾百萬災民,只有餓死一個下場。

這麼說來,自己是否知道滿清會掘開黃河大堤,又有什麼區別?

“好一個立志解百姓倒懸,要為百姓赴湯蹈火的巾幗女俠。

你就是這麼行俠仗義的?

俠女?笑話,別噁心本公子了好嗎?”

陳珂淚流滿面。

“公子,陳珂對不起你,對不起江蘇百姓,更對不起中原數千萬黃河氾濫下的災民,你……殺了我吧。”

陳珂白皙的脖子,迎上鄭克均劍鋒。

鄭克均握緊劍柄,腦海裡卻全是陳珂在裕親王府血戰的場景。

“滾,立刻滾,滾回東寧府,滾到你忠肝義膽的父親身邊。”

鄭克均扔了佩劍,再不看陳珂一眼。

陳珂淚如雨下。

“公子保重,陳珂……告辭。”

出了院門,又回頭望了鄭克均一眼,滿臉淚花。

“你們兩個,什麼時候知道的消息?”

陳珂走後,鄭克均這才看向陳夢緯和何佑兩人。

“昨夜。”

“昨天半夜,有東寧府的人到我府邸找我,告訴了我一切。”

“實話?”

“絕無虛假,臣(末將)以性命起誓,昨夜之前,絕不知道延平王要與滿清聯合***蘇的消息。”

“好,我信你們。”

鄭克均拉了一把椅子坐下來。

“那現在你們是什麼打算?

剛才在大堂議事,你們不主戰,也不主退。

就是要主降了?”

“不。”

何佑立即道:“末將絕不投靠滿清,不過是否留在新北軍,末將……”

“有話直說。”

“公子還記得兩年前,末將與公子說的話嗎?

岳飛一個新投之將,公子竟然讓他統帥三軍。

而我何佑從臺南跟隨公子到臺北,卻得不到公子重用。

實不相瞞公子,何佑這兩年過得憋屈。”

鄭克均很詫異。

“何將軍,本督不明白,岳飛指揮基隆海戰,登陸吳淞口,牛首山大獲全勝,攻克南京。

這麼多仗下來,難道還不能證明他的能力?你憑什麼不服?”

“末將承認,嶽將軍的確有能力。

但公子憑什麼就認為我何佑沒能力?”

“這倒也對,那你要如何?”

“此次江蘇保衛戰,公子如若給我一支軍隊,讓我單獨領軍。

我便留在新北軍,誓死效忠。”

鄭克均臉上浮起笑意。

“對不起,何將軍,這個要求我不能答應你。

生死存亡之戰,本公子不賭。”

“那公子……對不起了。

我何佑不可能永遠屈居人下。

公子如果忌憚我回到東寧府,會對新北軍構成威脅。

請公子立刻殺我。”

“我鄭克均從不無故殺人,更何況何將軍有話直說,不使陰謀詭計,乃磊落丈夫。”

鄭克均將一面令牌扔給何佑。

“既然何將軍去意已決,那本督拜託何將軍一事。

去召集一些東寧府帶過來的士兵,護送陳珂南下。”

“啊?公子還要保護我妹妹?”陳夢緯驚訝道。

“我恨她貽害新北路安撫司,我恨她荼毒千萬百姓。

可站在她的立場,她沒有錯。

陳永華這個人我知道,要他背叛主公,比將他千刀萬剮還難受。

陳珂總不能把父親逼死,來討我歡心吧?”

鄭克均看向陳夢緯。

“你也一樣,如果你要追隨你父親,本督絕不阻攔。”

“公子,我在新北路安撫司,一直負責工業建設。

掌握那麼多秘密,公子就不怕洩密?”

“怕。

所以你只要回到東寧府,就是我新北軍第一號追殺對象。

本督會在你洩密之前,將你剷除。”

雖然陳夢緯掌握不少技術機密,可是這些技術,不是幾句話就能透出去的。

“所以咯,為了保命,我決定留在江蘇。”陳夢緯笑著道。

“別嬉皮笑臉,本督需要你認真考慮。”

陳夢緯迅速收起笑容。

“公子,陳夢緯誓死效忠。”

自從和陳夢緯相識,鄭克均就沒見陳夢緯這麼嚴肅過。

“確定?陳永華可是你父親。

且現在江蘇風雨飄搖,新北軍隨時可能覆滅。”

“夢緯相信公子神機妙算,早已成竹在胸。

退一步說,就算公子戰敗,陳夢緯也願隨公子赴死。

至於我父親,我們都留守後方,又不會戰場相見。

我效忠我的主公,他效忠他的主公。

各守忠義,互不相干。”

鄭克均笑了。

“好,那就這樣吧。”

何佑向鄭克均拜禮後離去。

陳夢緯卻留下來,皺眉對鄭克均道:

“公子,姚啟聖之策,不只是黃河決堤淹沒大軍。

也不止於與藩鎮苟合,集結大軍***蘇。

中原的千萬災民,同樣是他毒計的其中一環。

現在中原四省不斷有災民湧入江蘇。

如果開關放入,我們的糧食恐怕撐不了一個月。

即將爆發的江蘇保衛戰,還要消耗大量糧草。

糧食根本不夠用。

如不放入,我們這三個月賑災積攢的好名聲,將毀於一旦。

姚啟聖歹毒,左右是要置我們於死地。

如果不能儘快做出決定,恐有大患。”

“果然忠心耿耿,隨時操心著我司大事。”

鄭克均微微一笑。

“放心吧,無論是災民,還是江蘇保衛戰,本督心中有數。

至於姚啟聖,你給我燒一口油鍋。

此戰結束,我要把他烹了。”

陳夢緯離開後,鄭克均立刻打開了系統,他要抓緊處理一些事情。

首先是和瓦疃帖木兒的交易。

發出私信詢問,瓦疃帖木兒已經戰勝了哲別。

哲別三萬蒙古鐵騎,血戰八千燧發槍排陣。

哲別部蒙古鐵騎悍勇異常,竟然三次衝入燧發槍陣。

幸好有瓦疃帖木兒的一萬蒙古騎兵包抄,加上青州兵悍不畏死,後排的燧發槍陣,拼死阻擋。

最終才擊退蒙古鐵騎。

蒙古鐵騎衝鋒十餘次,無功而返,士氣終於崩潰。

瓦疃帖木兒趁機反攻,大獲全勝。

不過蒙古鐵騎都視死如歸,大部戰死。

最後只剩下重傷的哲別和速不臺,以及四千多蒙古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