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之界》 于无声处

“超級日食”和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雲體”降臨事件,彷彿給人類敲響了末日警鐘。幾個月後,由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倡議並牽頭,NASA、ESA、RKA、SA、CSDA、IAWG、UNISDR等20多個國際機構共同合作設立了一個全球性的研究與防務組織,因“601”研究所前期在相關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被特別邀請作為獨立機構參與到該研究與防務組織中,並借用其代號來為新的組織命名——“國際601”,英文簡稱為“N601”。

X基地陸續迎來了多批客人,他們分別是來自NASA、ESA和RKA的航天動力學專家、飛船材料學專家和生命科學專家等。按照“N601”的章程約定,各參與方均應為研製人類共有的新型飛船而不遺餘力地展開全方位合作;作為新型飛船研製工作的牽頭方,SA也從下屬各研究院所和飛船部件承製單位抽調了大量人員進駐X基地。

數十位全球頂級科學家的匯聚,使這座位於西部戈壁中的航天小鎮,儼然成為全人類命運所繫的希望之城。

泛區域合作機制的建立,目的是為了應對雲體生命的入侵而尋求解決方案。由於X基地和“601”此前已積累了大量研究數據和經驗,因此主動向全世界作出莊嚴承諾:一、同意接納各國科研機構和學者來華工作;二、以資源共享為前提,同意開放和互換相關研究資料;三、同意向俄、美和歐盟有條件轉讓可控核聚變火箭發動機技術,幫助有關國家升級宇宙飛船動力和飛控系統。

高天駿深深感受到,在三個莊嚴承諾中,尤以第三個最為坦蕩無私。可控核聚變火箭發動機技術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研究試驗,領先歐美至少20年,並獲得了實用驗證。將這項技術公諸於世,可謂犧牲巨大,無疑表現出在這次泛區域合作計劃中的足夠誠意!

而“601”下一步的科研任務,已被明確為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探索掌控艾森的特異能力、嘗試建立與艾彬或“邊際空間”的聯絡通道、尋找艾彬的下落或“邊際空間”的準確位置;

同時,確認艾森的永生人身份、研究永生人的生理機能和特殊能力、尋找人類實現永生的可能性;

進而,繼續加大對系外星天體的研究及“雲體”潛在威脅的防範、突破傳統科學探尋宇宙空間的存在形式和實現星際跨越的有效方式……

高天駿明白,最後這一點,實際上已經是為他們全面解除了由現代科學和傳統世界觀帶來的思想禁錮!

雖然“601”接下來的任務十分明確,但他們所掌握的線索和實驗數據仍像是一堆雜亂的砂粒,要想把它們一粒一粒地摘出來、按照相互間邏輯關係進行排列、從而尋找到合理的答案,至今還無從下手。這在那些已凌駕於太陽系內的超大“雲體”給人類文明帶來跨等級威懾和碾壓的情況下,高天駿更感到留給他們的時間恐怕所剩無幾了!

“今天過後,是否還能見到明天的曙光?……”這是每當他獨處之時不覺於內心深處的發問。

他意識到,艾森是個永生人這在現實中已確認無疑,只是有關遺傳生物學方面的研究論證,羅瑞江教授還沒給出最終的證明。艾森跟艾彬之間或有或無的意念傳遞,經“601”的多次試驗已掌握了一定規律,他們甚至已經能做到在一定程度上讓艾森自主去聯絡艾彬。但是,他們也由此感到了普通人類與“邊際空間”永生人之間存在的難以跨越的等級代溝。因為對於來自“邊際空間”的信息,他們還無法做到精準領悟,他們也無法做到連貫和完整地向艾彬或“邊際空間”表達自己的訴求;換個角度,也許在艾彬和“邊際空間”看來,有點像是無法理解一個咿呀學語的幼兒所表達的東西那樣。至於艾彬和“邊際空間”到底在哪,恐怕並不重要,因為那是人類只有憑藉意念維度才能“看見”和“到達”的地方。相對於現實世界,它沒有時間、沒有距離……

勞倫斯已經來到了崑崙山基地,高天駿親眼見識了他憑藉意念引導救援直升機飛行員穿越到3000年前的平行空間去營救唐龍機組並獲成功的超強能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恐怕這將是人類實現空間跨越的唯一有效方式。

泛區域合作機制建立後,已向各國的參與機構分享了“601”的大部分研究資料,但對於唐龍機組從失聯到獲救的相關信息,卻並沒有公開。即使在X基地的正式報告中,對唐龍機組的著陸地點,也只是含混地描述為“華北某地”,並省略了大量細節。

高天駿還發現,李戰雄佈置給“601”的工作,似乎漏掉了一項——原來尋找“伏羲號”和“夏至號”的任務,這次卻沒有再提了。他懷疑這是因為基地根據“601”此前提供的信息派出的“快遞1號”救援飛船在土星軌道再次失聯所致。畢竟,在“雲體”大量湧入太陽系空間的情況下,任何遠離地球進入太空探險的行為都是充滿不測的。甚至永生人卡茨也不例外。

在離開X基地返回崑崙山死亡谷的前一天,高天駿找到李戰雄問及此事,想請求批准“601”繼續尋找“伏羲號”、“夏至號”和“快遞1號”的蹤跡。他不能對鄧凱的失聯不聞不問。

李戰雄告訴高天駿:“我不懷疑你們提供的‘伏羲號’和‘夏至號’的信息,現在更不懷疑!事實上,基地是在接收到‘夏至號’電池故障的報告後,才最終決定了派鄧凱他們過去的。從我們所掌握的土星軌道情況看,‘快遞1號’已遭到‘雲體’吞噬,鄧凱恐怕也已是凶多吉少……面對這些不明物種的入侵,我們已經犧牲了很多人!如果我們不盡快搞清楚這些不明物種是什么、它們要幹什么、能否制止它們?那我們前面的人就白白地犧牲了!”

從李戰雄那裡出來後,高天駿又來到航天員訓練中心,他想來看看延少君,給她一點安慰。

在見到高天駿的那一刻,延少君的眼神中隱約流露出一絲傷感,但她努力表現著一種鎮定和堅強。在經歷了恐怖的“超級日食”和“雲體”入侵後,她似乎對生命已經有了全新的定義。

“你不是要趕回‘601’嗎?怎么還有時間來看我?”延少君問。

“晚上的飛機。聽說你已經入選了宇航員大隊,特意前來表示祝賀!”

“你不會因為鄧凱……對我還有點不放心吧?”

延少君的直白讓高天駿一時不好回答。他撓了撓頭,說:“我相信你能走出來的。何況,鄧凱只是失聯。我不也曾失聯了10天、後來又回來了嘛!”

“我也是這樣安慰自己的。”延少君咬著嘴唇說。“所以,我一定要參加下一次的飛行。我要去把他接回來!”高天駿不敢告訴她,李戰雄似乎已經放棄了尋找“快遞1號”的計劃,如果還有下一批次的飛行,也許那次任務就將直面“雲體”了……誰知道呢!

“我理解你的感受。但如何面對‘雲體’威脅,才是‘N601’現在面臨的重點問題。”

“既然‘雲體’是高等級生命形態,它們就沒有必要惡意來傷害人類。就像我們只是在無意間踩死螞蟻,而不會有意識跟它們過不去。你說是嗎?”

“通常會是這樣。但如果螞蟻的存在危及人類的生存秩序——比如人類出於對‘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防範,也會對螞蟻採取措施的。”

“人類只生活在浩瀚宇宙中這個小小的地球上,怎么會危及‘雲體’的生存秩序?就算是‘雲體’要來太陽系拓荒,難道它們也需要跟人類爭奪空氣、水和食物嗎?!”

“它們只需要太陽,並不在意地球,更不在意人類!”

“所以我才說它們不會惡意傷害人類。鄧凱一定還在的!”

告別了延少君,高天駿獨自驅車來到基地外的戈壁灘上。他把車停在路邊,漫無目的地徒步前行。秋風捲來絲絲寒意,吹拂在臉上,使他的意識變得更加清醒。他不由停下腳步,面對曠野陷入長思——

到底是“雲體”高看了人類,還是人類誤解了“雲體”?人類探究“雲體”的最終目的,是要像唐吉坷德那樣成為一個阻止高等級生命“入侵”的悲壯英雄,還是要跳出自身狹隘宇宙觀的“井口”去尋找更大的生存空間?

宇宙真的是有秩序的嗎?人類、地球、乃至整個太陽系甚至銀河系,在這個秩序中承載的使命又是什么?是僅僅作為食物鏈上的某一環?還是全宇宙系統中的結構部件?抑或是宇宙意識的有形載體?

既然地球人類在宇宙尺度內幾乎可以完全被忽略,那么它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

在徵得“阿努神會”長老團同意後,CSDA、X基地、“601”和羅瑞江小組在南濱聯合舉行新聞發佈會,向國際、國內各大主流媒體披露了“永生人”的存在。公安部門也將艾文博、艾彬等多起發生在國內的神秘失蹤事件,重新定性為“高等級永生人超脫”事件,並下發專門文件規定,這些“超脫人員”如有已被註銷戶口的,可以根據其直系親屬的申請,恢復他們的戶籍。

永生人存在的消息一經披露,立刻引起人們高度關注,各國科學家和社會學家紛紛開始了以“人類永生”為課題的研究活動,並希望能與“601”就此展開深入合作。

“超脫人員”戶籍新政出臺後,艾森向高天駿請假,說打算回南濱給艾彬重新辦理戶口登記。高天駿同意了。出於安全考慮,他命丁雨詩帶著兩名特警,陪同艾森一起飛回了南濱。

曹子銘聽艾森說已回到南濱來給艾彬辦戶口,很是興奮,便親自開車送艾森和丁雨詩他們來到轄區派出所。到了派出所門口,丁雨詩讓曹子銘和兩位便衣特警在車裡等著,由她陪艾森進去。

辦理戶籍手續的是一位20多歲的女警官。她接過艾森的申請書,儘管表情顯得有點詫異,但還是登錄了內部網站核實了艾彬的身份資料,確認是符合規定的。不過,她還是有點拿不準,告訴艾森說這事在全國公安系統還是第一次受理,需要向領導請示一下。於是,她讓艾森和丁雨詩等著,自己拿著材料到裡邊去了。

艾森和的意思站在櫃檯外等候了十幾分鍾,才見那個女警官匆匆出來。這回她沒再說什么,一坐下就忙乎開來。丁雨詩注意到,女警官一邊熟練地在電腦鍵盤上敲擊著,一邊反覆地偷偷瞥著艾森,那種眼神難以形容。

當艾森接過戶口本,看到在艾彬戶籍信息的備註欄裡標註著“已超脫永生人”的字樣時,他的心中不禁五味雜陳、黯然神傷。

丁雨詩見艾森一臉苦悶,便低聲開導他說:“艾森,你不應該難過,至少這是國家還認可艾彬活著的證明啊!這幾個字的備註足以說明,我們社會的文明進程真的是向前邁出了大大的一步啊!”

“在我心裡,證明艾彬活著和他本身就活著,是完全不一樣的!”艾森有點傷感的說。“其實我不需要證明艾彬是否活著,我回來辦這個手續,只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安慰、一個念想而已。我需要的是能夠跟他一塊兒吃飯、一塊兒做我們曾經做過的所有的事,一塊兒回老家去看爺爺……”

晚上,曹子銘請艾森和丁雨詩一同到家裡吃飯。他親自下廚,做了幾道拿手菜,都是艾森喜歡吃的。歡歡第一次見到艾森和丁雨詩,一點也不認生,纏著他們玩耍,她的天真活潑頓時驅散了艾森心裡的憂傷。

琦琦看著女兒那副歡快的樣子,不由喃喃地說:“在發生‘超級日食’的那幾天,我真的很害怕!我擔心,要是太陽從此永遠消失,歡歡將怎樣理解我們曾經經歷過的光明?我們又將怎樣幫助她長大?”

“是啊!”曹子銘喝了一大口啤酒,跟著說,“原來我們一直把‘杞人憂天’當做個笑話,現在才真正體會到它的含義。我最近看了幾本書,宇宙萬物終歸會走向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但這個時間對我們卻毫無意義!地球誕生40多億年後才有了人類,人類誕生幾十萬年後才有了文明。古人想象不到我們的今天的富足和快樂,但他們卻樂於接受他們有限的生命,並努力改善著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同樣也無法想象人類今後的樣子,同樣也在努力使自己的生活獲得改善、進而推進整個社會文明的不斷提升。這似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我們雖然不知道地球何時會毀滅,但我們知道自己何時老去,然而,我們並沒有因為自己生命的有限放棄對生活的追求。人生本來就是宇宙變化中一個極其渺小的過程,所以,沒什么患得患失的,活好當下就行!”

曹子銘的這番話深深觸動了艾森,他一邊輕撫著歡歡的頭髮,一邊在桌下悄悄握住了丁雨詩的手,心裡漸漸釋然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