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之界》 于无声处

改進後的新型核子飛船在X基地組裝完成,SA準備進行第二次載人太空遠航計劃。由於大量“雲體”已源源不斷湧入到水星軌道至太陽外層空間範圍,科學家們無法確定這一極為罕見的現象是否意味著太陽系和人類的或有危機,因此,第二次載人飛行將以水星軌道附近的“雲體”作為主要標的實施近距離探測,以瞭解和掌握其成分、結構、質量、動力及磁場等有關數據。但是,為避免社會不必要的猜忌,在向媒體公開披露計劃時,僅稱本次任務將對水星表面的岩石成分、磁場和重力場等做深度探測,而沒有提及“雲體”。

執行第二次載人飛行任務的新型飛船,被命名為“崑崙號”;本次水星軌道探測任務的代號為“二號工程”。

水星距地球平均距離約1億千米,是太陽系中最小的、最靠近太陽的一顆行星。雖然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發展,已經發射了數十個探測器飛往外太陽系,但在對內太陽系的探測中,只有火星和金星被人類多次涉足外,而對最內圈的水星卻鮮有光顧。這一來是因為水星距太陽平均距離僅5800萬千米,沒有大氣層,所以在太陽的烘烤下,向陽面的溫度最高可達430℃,但背陽面的溫度則可降到零下160℃,晝夜溫差近600℃,環境極為惡劣,探測器要面臨高溫和極寒的頻繁考驗;再者,由於距離太陽太近,探測器需要抵抗太陽強大的引力,避免墜入太陽。不過,人類進入智慧文明時代以來,似乎把更多的興趣放在了對太陽系其它星球是否存在未知生命的探索上,所以,像水星這顆幾乎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條件的地獄般的行星,人們給予選擇性的忽視已是必然。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僅有美國和歐洲的3顆探測器飛臨或環繞水星探測,這已是地球科學家們送給它的最大禮遇了。而向其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的計劃,更是不曾設想,也不敢設想。因此,當SA正式決定並向全球宣佈將派遣“崑崙號”載人飛船實施水星探測任務時,輿論的反響並不強烈。西方個別媒體甚至認為這是中國在向世界炫耀和標榜自己的可控核聚變推進器技術,以期為在該領域的國際市場推廣做鋪墊。

然而,在聯合國國際減災署、國際小行星預警組織以及“N601”組織的內部,已將這次行動提升到“全球聯合太空防衛計劃”的級別,並向以SA為代表的中方有關部門表示出最崇高的敬意。此外,還派出了兩名國際著名宇航員——來自俄羅斯RKA的薇拉和來自美國NASA的肖恩——共同參與到任務團隊。UNISDR特派專員凱瑟琳·陳女士也再次親赴X基地,出席由SA舉行的“二號工程”項目通氣會。

作為特邀代表,高天駿又一次來到X基地會議中心三樓的那間大型會議室。兩年多前,也是在這間會議室,由UNISDR和IAWG聯合召開了一次針對編號52156XK1天體闖入事件的“緊急磋商會”。那次會議是所有一切的開始,而今天的會議,仍然是一次開始,但卻是一次新的開始!

參加會議的嘉賓,彙集了來自SA、CSDA、NASA、ESA、RKA、IAWG、UNESCO及中國的貴州天眼“FAST”、澳大利亞的綜合孔徑望遠鏡“ASKAP”等機構,還有“N601”的成員單位的專家學者。會議沒有向媒體開放。

馬丁也出現在會場中。他作為聯合國特別觀察員再次來到中國,已經相繼在BJ、南濱和X基地等地工作過一段時間,但因始終沒有被允許進入崑崙山死亡谷,所以他對李戰雄一直是頗有微詞。而李戰雄的解釋是,那裡是軍事禁區,所有進入人員均需獲得軍方特批,即使是“601”總部人員,也都未能盡數安排。李戰雄只能向他承諾,無論是在南濱還是在X基地,都可以保證讓他在第一時間共享來自艾森的信息。因此,這次通氣會,馬丁也獲得了邀請。

馬丁是個純粹的學者,曾獲得天體物理學和考古學雙博士,雖然他常常給人以一種漫不經心的樣子,但真正在工作中,責任心極強。第一次到“601”工作期間,他在心裡已感受到了這種來自未知世界的震撼,並認定了這將是自己未來研究的主要方向。但由於“601”的中國軍方背景,使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接觸和研究艾森;尤其是在雅各布挾持艾森逃離“601”後不久,高天駿通知他和伊斯頓兩人結束在南濱的工作回國,更讓他沮喪和憤懣。但是,作為一個有職業操守的人,他始終沒有對此公開發表過任何評論,而是保持緘默、等待時機。他在得知克沃斯基已經掌握了勞倫斯的蹤跡後,便馬上找到對方並支付了一筆酬金,請克沃斯基在抓到勞倫斯後秘密交給他——早年他在中美洲追蹤瑪雅文物時曾與這位CIA探員有過深度合作——馬丁打算在邁阿密建立自己的研究機構,通過勞倫斯來研究永生人及平行空間問題,這樣能有機會實現自己在“601”工作期間無法實現的願望。然而,克沃斯基卻沒有成功,勞倫斯竟然步卡茨的後塵也到了中國、到了“601”……

當高天駿和馬丁的視線相聚時,他看到後者的目光中明顯帶有一絲不快。為化解尷尬,他主動迎上前去與馬丁握手。兩人禮節性地簡短寒暄後,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等待會議開始。

佩戴著無線耳麥的李戰雄開始講話:“尊敬的凱瑟琳·陳女士及各方代表,女士們、先生們,首先,我謹代表SA和X基地,歡迎並感謝諸位前來出席會議……”

會議採用同聲傳譯,因此李戰雄能流暢地發言,無需停頓。與會嘉賓的視線幾乎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會場內氣氛肅靜。

“兩年半以前,凱瑟琳·陳女士曾在這裡主持過一次磋商會,那次會議的主題是討論編號52156XK1天體闖入事件及有無必要行使防範措施。不過那次會後,52156XK1號天體卻突然調轉方向、離開了太陽系,人類貌似擺脫了來自外太空的襲擾。然而,隨著後來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卻又讓我們不得不將它視為一次重要的開始!”

李戰雄打開投影,首先向與會者們展示了一幅星空圖片:“諸位請看,這個小亮點,是兩年前的6月1日那天凌晨韋伯太空望遠鏡在天鵝座方向距離地球大約8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拍攝到的一個閃光,事後證明它是52156XK1號天體被不明力量摧毀時發出的閃光。正是這個閃光,導致了我們對52156XK1號天體所帶來一系列不明事件的研究最終堅持下來、並走到了今天。我們即將實施的‘二號工程’項目的背景,也還得從這個閃光說起。諸位都知道,光傳播80個天文單位大約需要11個小時。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到這個閃光的時間,是格林尼治時間6月1日的凌晨5點,換算成BJ時間也就是6月1日的13點——請注意,這是這個閃光抵達地球軌道的時間——但是,我們有個研究員卻在6月1日的凌晨2點就接收到了這個信息,比韋伯觀測到閃光的時間整整提前了11個小時。這個現象令人匪夷所思:這80個天文單位的遙遠距離,連光速都需要11個小時才能穿越,我們的這個研究員是如何能在那束光發出的同時就知道事件的發生呢?!難道說,在太陽系內還存在著超過光速的傳播速度?!關於我們的這位研究員,在座的有曾經見到過他的、甚至還有跟他一起共事過很長時間的。”

李戰雄看了看馬丁,後者點頭表示回應。

“為了搞清楚這件事,我們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也就是早期的‘601’所,與聯合國派遣的專家和觀察員一起,圍繞由52156XK1號天體所引發的一系列神秘事件和不明信息進行研究破解。結果,‘601’的研究報告表明,在太陽系內可能還存在著其它的空間、而且在那裡甚至還存在著文明等級高於人類的智慧生命!這些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甚至在我們的世界觀認知裡,它也是很難被接受的。然而,這期間發生的另一個事件,終於讓我們徹底打破了思想的禁錮,敢於在這一系列神秘現象面前反思科學和真理的缺陷。這個事件,就是我們的‘一號工程’在實施過程中所遭遇的離奇事件!”會場上有人在低聲討論。李戰雄有意識停了停,等會場恢復安靜後,在投影上打開第二張圖片,那是一幅“麥田圈”照片。

“我國‘一號工程’的項目計劃,是發射‘伏羲號’核子飛船作環土星軌道探測飛行,並向土衛二釋放‘夏至號’登陸器,以探測土衛二的生命存在條件。這項任務是高度保密的。然而,當我們的‘伏羲號’飛船進入太空後,‘601’卻意外接收到一個麥田怪圈圖案和一組神秘代碼、同時在英國埃姆斯伯裡也出現了與之完全相同的麥田圈!經‘601’專家破解後,發現它們都給出了相同的預警:土衛二存在未知危險!遺憾的是,我們當時根本沒有充分理由來相信和接受這個預警,我們也不可能因這個來路不明的警告而放棄‘一號工程’計劃的實施。於是,‘伏羲號’和‘夏至號’先後失聯了!而當時破解麥田圈密碼的,就是今天在座的、來自聯合國的特別觀察員馬丁先生!”

李戰雄又朝馬丁那邊微微點了點頭,以表示敬意。馬丁也彬彬有禮地朝李戰雄欠了欠身。

“從這以後,‘601’的工作便重點圍繞尋找‘伏羲號’和‘夏至號’展開。接著,他們中的幾個主要成員,就在從英國考察歸來的途中,遭遇了那起著名的‘航班失聯’事件。”李戰雄在投影上展出了4577號航班在某軍用機場迫降後的照片。“由此,我們不得不開始接受‘平行空間’的存在、而時間卻並不統一這個事實!接下來,事情就變得愈發詭異和恐怖了……”

李戰雄將北極村隕石爆炸時的視頻、“天宮號”空間站拍攝的日冕層“黑影”的照片、“雲體”入侵X基地的照片和視頻、“超級日食”復原時的照片等,一一投放到投影上。

“的‘雲體’,顯然已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巨大威脅。我們曾獲悉這些‘雲體’是為了吸收太陽的能量而來,它的‘意識’中根本就視人類如無物;然而,當‘超級日食’出現時,尤其是當其中的部分‘雲體’突然降臨地球之後,我們感到之前‘601’所接收的那些雜亂信息,似乎就有了高度的關聯性和指向性。那就是,太陽系正在遭遇一場來自外太空生命體的侵擾。但幸運的是,我們也因此知道了,除人類之外,還有其他生命形態也在跟我們一起守衛著地球家園;我們甚至也因此驗證了,在我們的世界之外,還有其它的多維時空在跟我們交織共存。正如人類自知生命的短暫卻還要努力去爭取更大的生存價值,相信在座的所有人也不會因未來的不測而放棄對宇宙真諦的探尋。所以,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實施‘二號工程’的意義所在。”

李戰雄在投影上放出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雲體”多光譜照片。只見一團團色彩斑斕、濃淡不均的氣態物質懸浮在太陽周邊和水星軌道,像哈勃深空場裡被放大的河外星雲那樣瑰麗、奇幻和神秘。孤零零的水星,猶如小小的灰黑色彈珠,在“星雲”中若隱若現。

“根據SA的計劃,‘二號工程’的任務,就是派出一艘載人飛船前往水星軌道,對分佈在那個區域的‘雲體’實施近距離的探測。但是……”李戰雄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聲音也開始有些顫抖,“我們可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這些‘雲體’終究是不可知和不可探查的。或許它們是人類世界定義之外的另外一種存在、一種遠高於人類智慧等級的存在;相對於它們來說,人類實在是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甚至人類跟它們之間的一切溝通嘗試都將徒勞無功,而它們面對人類將要做出的,我們可能完全無法理解、無法反應、無法招架和無法逃避。然而,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做好了準備,我們依然要去面對它們!因為,這是自人類誕生以來、或者說這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必須面對和承擔的使命。在宇宙生存法則面前,即使人類再渺小、再微不足道,我們也需要彰顯出自己的意志和風骨!”

全場頓時響起一片熱烈掌聲。高天駿感到眼眶溼潤了……

“們的宇航員入場!”李戰雄說罷,莊嚴地轉過身,面對會議室門口。

嘉賓們全部起立,鼓掌歡迎宇航員們的到來……

高天駿緊張的向會議室門口望去——

第一個進來的是來自RKA的女航天員薇拉。高天駿曾在兩年前的那次緊急磋商會上見過她。

第二個進入會場的是一位身材高大、體格健碩的“絡腮鬍子”。他是來自NASA的航天員肖恩。

最後走進來的那位中國女航天員讓高天駿幾乎要叫出聲來——

“延少君!”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