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號”沿著金星大氣層邊緣切入300千米高的環繞軌道,隨後關閉了推進器,依靠慣性和金星引力逐級下降著高度。在這裡,大氣分子稀薄,能見度較強,只是越靠近金星,反射的太陽光就越強烈。
那隻“觸手”還遠遠地跟在飛船後面,在拋物線頂端繞了回來。
“崑崙號”繼續下降著高度,已經快要貼著金星的“雲蓋”了。
金星上層中氣層與熱層的環流模式是和低層大氣完全不同的。在90150千米高處的金星氣體自晝半球向夜半球移動,並且在晝半球氣體上升,夜半球氣體下降。金星大氣層中的稠密雲層在夜半球時高度會遠高於晝半球。在晝半球雲蓋厚度20千米、頂部延伸至65千米高處;而夜半球的雲蓋高度則高達90千米。也就是說,金星雲蓋的高度在晝夜兩個半球的分佈是大不相同的,且沿著晨昏線,原本平滑的雲蓋頂部似乎有點微微的“隆起”。
“高度120千米。”AI報告。
“崑崙號”彷彿像漂浮在萬頃波浪上的一片針葉,茫茫雲海反射著耀眼的金光,飛船在雲海縫隙間穿行,就像飛機著落前穿過地表上空的雲層一樣。密集懸浮在金星大氣中的硫酸液滴在磁力泡的作用下向四面排斥開來,艙內隱約能聽到一種“滋滋”的響聲。
“‘雲體’停止追蹤!它在200千米高度停下來了。”薇拉報告。
延少君看到,那隻從“雲體”中伸出的長長的“觸手”,竟在金星大氣頂層的外圍停止了伸展,像一根僵硬的紅色煙柱。
“它是在判斷我們的去向。”肖恩說。
“高度90千米。”AI報告。
“下降到60千米!”延少君沉著地說。
在金星60千米高空,已經完全是濃雲密佈,陽光幾乎全被雲蓋反射,無法穿透下來,因此光線昏暗。這裡約025個標準大氣壓、氣溫零下10度,已接近地球環境。然而,這個高度也是金星煉獄的“結界”——由這裡再往下,溫度和氣壓都將迅速上升,雲蓋測。
但飛船下到60千米高度後還將面臨一個危險,那就是在金星的晨昏線附近,由於雲蓋厚度顯著增加,能見度急劇下降,而且受切變風影響,很難控制飛船的姿態。因此,延少君不希望飛船越過晨昏線進入黑暗之中。
切入對流層後,“崑崙號”出現開始劇烈顛簸,舷窗外被一種濃稠的、類似於膠體的物質遮蔽,昏黃一片,如果沒有從艙壁處傳來的磁力泡與大氣層介質作用產生的“滋滋”聲,宇航員們很難感覺飛船到底是在飛行還是在漂浮。
“我們是在奶油中潛航嗎?”肖恩不合時宜地開了句玩笑。
延少君和薇拉誰也沒有接茬,她們兩人正緊盯著各自面前的儀表讀數,心中在禱著AI自主飛行系統能夠儘早將飛船平穩帶出這種稠密雲層。
船身不住地抖動著。AI報告:“飛船遭遇切變風,高度下降到55千米”
“上升到60千米!保持高度!”延少君向AI發出指令。“‘雲體’還在跟著我們嗎?”她不知道自己是在問誰。
“‘雲體’已經停止跟蹤。”AI在回答。“現在‘雲體’與飛船相距1800千米!”
延少君回頭看著薇拉和肖恩,臉上洋溢著喜悅之色,舒了口氣,輕聲道:“我們可能已經甩掉它了!”
然而,她沒想到的是,更大的風險已經降臨!
飛船突然再次遭遇劇烈顛簸,AI報告飛船已經駛入晨昏線,受雲蓋高度徒增和氣流冷卻後迅速下沉的共同作用,垂直切變風如同一隻無形的大手,正拼命地將“崑崙號”壓向金星地表……
在崑崙山死亡谷阿努神會的洞穴,艾森發現自己正越來越受到一種無法擺脫的意識的主導。這個意識很難明確形容,甚至也不僅僅表現於對某個特定事物的影響上,而完全是一種在混沌無序中偶爾顯露的主觀思維,但他的這些主觀思維卻每每是身邊永生人的共識。
艾森覺得彆扭,他並不希望自己的獨立性因這裡的環境而逐漸消失。他雖然渴望成為一個真正的永生人,但他仍然在意擁有自我的意識。
他將自己的顧慮告訴了雅各布。
“很高興你能認識到這一點,艾森!”雅各布諄諄告誡:“人類群體的意識是具有潛在傳導性的,永生人也一樣。大家在一起生活的久了,思維方式和思考的主體就會相互影響。你要想從這個共性中擺脫出來,就應該學會多去思考一些超凡的問題和事物。”
“我還能思考什么呢?”艾森有點茫然地說,“一直以來,我經歷著和大家一樣的經歷,甚至就連我想見見艾彬,也都不是私密的事了……有時我在想,我們是不是都是某個機器上的一個個零件?只有當我們都按照統一的意志在工作,這臺機器才能運轉?”
“也許這正是宇宙的終極奧秘,但我們卻永難得知!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順應自我、順應天意!”
“順應自我、順應天意?……”
“順應自我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順應天意就是將自己的所作所為交由造物主來判斷,如果你做得對,它就會讓你做更多的事情;如果你做錯了,就會受到它的懲罰、就會付出代價!總之,你不要嘗試想改變什么,因為你無法改變任何事物——你所做的一切,在宇宙時空中都已經是過去的形態。”
“只要我做了,就是過去……但是,雅各布先生,您能用意念操控現在尚未發生的事物嗎?”艾森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雅各布不解的看著艾森。
“比如說,當您帶著我離開南濱的時候,您是怎樣事先讓所有我們可能遇見的人產生幻覺的?”艾森又追問了一句。
雅各布思考了一會,說:“艾森,你能這樣去想,讓我感到意外。你跟其他永生人不同,你對意識和意念已經有了獨特的理解。你正在變得成熟!”
儘管雅各布沒有正面回答艾森所問的問題,但艾森已經得到了答案。
在雅各布的啟發下,艾森打算重新定位自己在“601”的作用。他不想按照高天駿和丁雨詩所指定或是期望的目標去參與研究工作,他要按自己獨立的意識來探索和嘗試做一些事情。
面對“雲體”的入侵,太陽系已危在旦夕,連“邊際空間”也一籌莫展,人類種族更不能憑藉自身之力擺脫過早滅絕的厄運。因此,“601”一直以來所從事的諸多研究以及取得的重大突破,雖然對人類重新認識自我、認識宇宙作出了一定貢獻,但相較於近在眼前的這場來自高等級外星生命體的碾壓,那又能為人類文明延續多少時間呢?!
在北極村上空擊毀隕石的那個不明物體,以及出現在崑崙山死亡谷的那顆“磁星”,究竟來自於何方神聖?它們是更高等級文明拯救人類的神器嗎?
“或許目前唯一的辦法,就能是尋求更高級文明的幫助——雅各布所說的那個造物主,一定是存在的!”艾森這樣想。
“崑崙號”像一隻柔弱的雛鷹,在金星對流層強烈的颶風中掙扎著……
推進器的推力已被加到了最大,但在船艙內向外張望,四周一片昏暗,根本無法辨別飛船是在下降還是在爬升,船員們只能憑藉姿態控制系統作出判斷。然而,雖然儀表讀數顯示飛行高度開始增加,卻又每每讓人因為極度的緊張而不敢相信。每一次翻滾的氣流,每一次引擎的震動,都讓他們緊握的手臂隱隱作痛。金星大氣層的惡劣環境超出了他們的預料,延少君根本沒想到,選擇這樣的逃生路線竟充滿了如此的恐懼。
突然,雷達屏幕上出現了一團大範圍的黑色斑塊,猶如夜空中的惡魔,那是金星的一片雷暴區。雖然自動規避系統已緊急啟動,但無奈的是,飛船仍被捲入這強大的渦流之中……
延少君深知,在這樣的氣象環境中,AI系統任何一次微小的失控都可能導致無法挽救的災難。她感到自己的心跳在瞬間加速,於是便盡力控制住自己的緊張情緒,屏住呼吸,緊緊盯著屏幕。此時此刻,她也只能祈禱命運之神能給他們留出一線生機了。
舷窗外突然出現一道道紅白相間的閃電,像無數條皮鞭在狠狠地抽打著船體,刺眼的閃光照進船艙,船員們的臉色在閃電的映射中時而煞白、時而灰暗。同時,從滾滾濃雲的深處傳來一陣陣惡魔般的嘶吼聲和雜亂刺耳的呼嘯聲,甚至隔著飛船外殼厚厚的夾層都能讓人感到精神崩潰……
飛船在颶風中驚心動魄地翻滾起來。儘管自動駕駛系統在努力且不間斷地調整著姿態,儘管船員們都已被安全帶牢牢地鎖定在座位上,但在如此劇烈的翻滾中,他們幾乎把內臟都要吐出來……
磁力泡儀表系統開始發出滴滴的警報聲,錶盤上的紅色警示燈也在閃爍不停。延少君知道那是磁力泡工況異常的信號,正常情況下是不會這樣的;如果警報聲變成長音而紅燈長亮,則意味著磁力泡已經完全消失。
她開始擔心飛船上這個最先進的磁力防護“外殼”在金星颶風的猛烈撕扯下隨時會土崩瓦解……
如果不是身臨其境,有誰曾想象得到這顆傳說中曾給地球帶來過生命期望的“美麗”的近鄰,竟是如此的恐怖至極?!
“崑崙號”上的宇航員們更不曾想到,他們所搭乘的這艘人類歷史上功率最大、速度最快的飛船,在這個“地獄”中煎熬的時間竟會是如此的漫長……
就在船員們幾乎絕望之時,飛船終於奮力地衝出了雷暴密集區,並很快就重新躍升到雲蓋上層的稀薄大氣中!
宇航員們異口同聲地發出了壓抑已久的歡呼!
薇拉更是縱情的連聲大叫:“烏拉!烏拉!”
見飛船已經完全恢復了穩定,顯示屏幕上也已不見了“雲體”的蹤影,延少君的緊張和恐懼之感漸漸消散。她將視線投向舷窗之外,只見繁星閃爍的太空和金星大氣層頂的球面構成了一幅宏偉壯觀的景象……
延少君注視著窗外,一種莫名的敬畏感在心底油然而生!
浩渺星空中,赫然有一顆亮度等級突出的星星——那就是地球!它就在4000多萬千米的遠方靜候著他們!
她回頭望了望兩位隊友,堅定地說:“薇拉,肖恩,我們成功了!我們已經把‘雲體’甩在了金星的背面。現在,我們回家吧!”
“感謝上帝!”肖恩臉上的肌肉如同被風沙雕琢過的岩石,神情中交織著疲憊和痛苦,他的語氣顯然已像是如釋重負。“祝賀您,延上校!你今天為我們的旅程創造了一個傳奇!你知道嗎,我差點以為我們要永遠留在那個該死的地方了!感謝您把我們帶出地獄!”
延少君又深情地向太空中的那顆明亮的“星星”看了一眼,向AI輸入了返航指令。飛船輕輕一抖,她頓時感受到了推力的提升!
冷靜了幾秒鐘後,她開始向X基地彙報“崑崙號”剛才的遭遇及現在正在返航的情況,並請求基地幫助確認金星軌道外側是否還有其它“雲體”。幾分鐘後,“崑崙號”接到了基地的回覆:
“在金星到地球之間的航線上,沒有發現“雲體”,祝你們平安、順利地返航!地球將擁抱你們!”
聽到這最後一句話,延少君的眼眶一熱、視線漸漸模糊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