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由“雲體”引發的全球性地質災難是空前的。富士山爆發、大地震和海嘯將日本的本州島撕裂成若干碎塊,繁華的東京都市圈已完全被掩埋在厚達數米的火山灰下,遇難人數超過30萬、數百萬人無家可歸。更嚴重的是,據日本氣象廳監測發現,位於本州島東側的太平洋日本海溝,因本次大地震改變了海底岩層形態和結構,並引起數座新出現的海底火山連續噴發,加速了沿岸陸地向海溝滑落。曾經風光無限的神奈川半島沿海地區,現在已經塌陷,而本州島的大部連同四國島,也將面臨在未來數十年內滑入海溝的可能。
日本政府緊急啟動了人口遷移計劃。這個計劃早在20世紀末就已制定,只是人們沒想到,實施的時間會來的這樣早。
在聯合國UNISDR和維和部隊的幫助,數以千萬計的本州、四國兩島的居民開始臨時向九州轉移。同時,因日本政府請求,經聯合國安理會協調,出於人道主義關懷和共同應對地球危機考慮,中、俄兩國決定從黑龍江北部到西伯利亞中部一帶,劃出約3萬平方公里飛地,作為未來日本人的永久性定居區、由中、俄和聯合國安理會合作管理。為此,日本政府也向聯合國大會承諾,舉國遷徙到飛地後,將不再保留軍隊建制,僅設立警察部門維護飛地內的治安。
在全球的目光聚焦到日本所遭受的重創及如何實施災後移民的同時,美國也在為應對更大危機絞盡腦汁。
假設富士山噴發所危及的範圍是1平方米大小,那深處美國腹地的黃石火山如果爆發,那么它將足以危機3個足球場——其威力遠超富士山的數千倍!
作為世界上少數的超級火山群,黃石火山曾有過三次噴發記錄,每一次都造成了毀滅性的災難。目前,黃石火山群一直處於活躍的狀態,尤其在“雲體”入侵後,這一帶地震活動頻繁,火山、平均海拔已較一年前抬升了15米。一旦噴發,將相當於100萬顆廣島原子彈的威力,噴出的火山灰將達10000億立方米,會嚴重阻礙陽光照射並冷卻大氣層,足以改變全球氣候,從而導致生物大滅絕。這無疑將是全人類的災難,甚至可能使地球進入新一輪冰河期。
黃石火山猶如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美國人的頭頂,也高懸在全人類的頭頂。
科學家們一直在思考各種辦法以抑制黃石火山的爆發,並提出過兩個設想:一是給黃石火山人工開鑿一個超大“天窗”,用來釋放其積蓄的壓力;二是在黃石公園鑽井並向地下注水來給火山降溫,回收蒸汽用於發電和開發溫泉。但是,上述兩種設想,分別因擔心無法控制大量岩漿的肆意流動以及無法引入大量的水源,長期處於探討論證當中。
如今,在“雲體”對日本、夏威夷和北冰洋區域造成巨大災難後,面對日漸升級的黃石火山超級岩漿囊壓力預警,有美國科學家甚至提出了更加一個大膽的方案:在黃石火山所在的懷俄明州西北部,以及愛荷達州和蒙大拿州和火山接壤的區域,採用軍方研製成熟的鑽地彈技術,於地層深處數千米處引爆核彈,以消除火山底下岩漿囊的壓力。
該計劃的提出立刻引起當地州議會的強烈反對和所在地居民的遊行抗議。但是,也有不少科學家卻表示支持,他們認為這個“腦洞”不啻為能在較短時間內化解黃石火山危機甚至不排除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畢竟留給人類的時間恐怕已經不多了!在多數派的支持下,美國國會批准了這個計劃,授權由軍方實施,併為這項計劃取了一個極具違和感的代號:“鼴鼠”。
在黃石火山外圍地底深層引爆核彈的“鼴鼠計劃”一經批准,美國有20多個州、上百座城市都相繼發生了大規模騷亂,尤以懷俄明和愛荷達兩州最為混亂,無論白人還是有色人種一起蜂擁而上,他們衝上街頭、持槍闖入大小店鋪瘋狂搶奪生活物資,打砸、縱火、槍擊事件頻出,甚至軍警動用催淚瓦斯和高壓水炮驅趕也無濟於事……
人們前期因“雲體”災難而壓抑已久的情緒此刻已徹底宣洩和暴發出來。
“鼴鼠計劃”的獲批,同時也催生了另一個計劃的加速實施,那就是“火星移民計劃”。
“火星移民計劃”是美國科技大佬於20多年前提出的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將人類送到火星並建立人類社區。這個計劃涉及到許多關鍵的步驟,包括研製可重複使用的載人火箭、在火星建立基礎設施和居住基地以及選拔合適的志願者進行首期移民等。計劃中,用於火星旅行的載人火箭早已發射成功,首批機器人也已於3年前抵達火星、正在建立基礎設施和適合人類居住的“星際宿舍”,只是選拔首期移民的志願者工作由於受多方面原因影響,至今尚未確定。
現在這個計劃的最後一項工作卻悄然啟動了,而且還得到了NASA的技術支持。此消息最早來自於一家網絡媒體的爆料,在它披露的內容令公眾譁然:首期志願者已被正式稱為“首批移民”,由美國的一個秘密機構負責挑選,人選範圍僅限於美英兩國公民,不限年齡和身體條件,所有費用改由政府撥款。
消息傳出後,立刻在社會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輿論紛紛抨擊稱,這實際上是在為美英兩國的政客權貴階層和少數精英專門制定的逃亡計劃,更是一種置全世界人民於不顧的卑劣行為。
當然,也有一些理性的人們對此嗤之以鼻,他們指出,面臨“雲體”危機的不僅僅侷限於地球,而是整個太陽系空間,即使是逃往火星也不能倖免。何況,據計算機計算的最新結果顯示,太陽能量因遭受“雲體”侵蝕而衰減的程度要遠比之前評估的大很多,如果照這個衰減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太陽存續的時間將會從原來估計的100億年左右銳減至310萬年甚至更短!
換句話說,即使這些政客、權貴和少數精英們能在火星重新建立新的宜居生態,最樂觀的結果,也只是使自己免遭地球上火山、地震和海嘯所帶來的毀滅。然而他們在那顆橙紅色星球上未必也一定安全!再把時間放長一點看,只要“雲體”還在,即使它不收拾火星移民,幾萬年後,隨著太陽因能量耗盡而最終坍縮並導致超新星爆發,木星軌道內的一切都將灰飛煙滅!
這種新的見解,多少化解了人們對於變種“火星移民計劃”的憤怒,也讓更多人將該計劃當做了一個自欺欺人的笑話。只是,人們對美國在泛區域合作組織中的誠意及能力的認知,經此輿論風波之後,已大打折扣了。
“火星移民計劃”仍在緊鑼密鼓準備著,首批次的100位移民已經確定,但姓名和身份保密。他們將在6個月後搭乘第一艘飛船向火星出發。
“讓他們去火星吧!現在我們應該將希望寄託於地球的另一端,那裡有個偉大的國家,只有他們才真正關注著人類的生存!”的一位著名主持人在向電視觀眾公然闡明自己的觀點。
日本政府派遣的高級工作組抵達了上海浦東機場。工作組由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和外務大臣任正副組長,成員包括外務省、文部科學省、厚生勞動省、經濟產業省和環境省等部門,一行60多人。受日本首相委託,工作組將在上海與中、俄兩國代表就飛地定居區的劃界、規劃和基礎建設等事項展開磋商。也許是出於日方的有意安排,同機抵達的還有幾十名在日本大災難中脫險的中國遊客,曹子銘和琦琦也在其中。
海嘯退去後,曹子銘夫婦及時得到了日本救援隊伍的營救,隨後被直升機轉送到九州的佐賀市避難所妥善安置。在從多名遇險人員口中得知他們都得到了這對中國夫婦的搭救後,日本NHK、《讀賣新聞》和《朝日新聞》等媒體均派出記者對曹子銘和琦琦進行了採訪,並將他們的照片和事蹟通過電視、報刊等向全球傳播。
在中日雙方工作組啟動正式會談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還專門向中方代表表達了日本政府對曹子銘夫婦及對中國人民的誠摯感謝。
曹子銘和琦琦在參加了SH市政府有關部門舉辦的接待晚宴後,次日一早便急匆匆趕乘高鐵赴老家看望父母和女兒歡歡。
老兩口生活在湖南北部地一座小城,那裡有幸沒受到“雲體”影響,他們是從電視上和社區傳播中才獲悉,日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異常災難、有幾十萬人喪生。因此,自從接到子銘打來的那通電話以來,他們心裡就一直惴惴不安,曾通過社區向政府部門詢問,希望能瞭解到更多情況,尤其是想能打聽到兒子和兒媳的情況。然而在那樣的非常時期,他們什么信息也得不到。老太太因為焦慮、憂鬱而心臟病復發,幸得及時搶救才脫離危險。
如今見子銘和琦琦平安回來,老兩口百感交集無以言表,老太太更是喜極而泣。懂事的歡歡一手摟住奶奶的脖頸,一手拉著爸爸,嚷嚷著:“爸爸,奶奶想你想得都生病了,你快抱抱奶奶吧……”
曹子銘的內心不住在顫抖,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經歷了這場大災大難,他彷彿覺得自己多年在外的打拼創業都失去了意義,看來,花更多時間陪著老父老母、守護著親人,才是最重要的……
曹子銘和琦琦回老家後沒幾天,突然有一股寒潮降臨,最高氣溫從20℃左右迅速下降到只有10℃,到了夜晚已是寒意凜然。在往年,這裡通常最早要到11月份中下旬才會有弱冷空氣到來,但現在還只是10月下旬。
他只得從頂櫃裡翻出厚厚的冬衣,讓父母和孩子加上,並陪琦琦去商場裡給歡歡買了新的毛衣和羽絨服。
“要下雪了嗎?爸爸,我還從沒見過下雪呢!”歡歡穿上新毛衣後,很是興奮。
“哪能呢。這裡要到新年過後才會下雪呢!”琦琦回答。
“那我們就在爺爺奶奶家住唄,我們在這裡過新年。”
“歡歡,爸爸媽媽都要工作,咱們把爺爺奶奶接到我們家去住怎么樣?”曹子銘問。
“不嘛!我就要在爺爺奶奶家住!我要看下雪,在我們家看不到下雪!”
“今年冬天怎么來得這么早?”琦琦覺得納悶。
“是啊,往年這時候我們最多也就只穿件外套。而且,今年夏天我和你爸晚上都很少開空調。這個天真是變得很奇怪!”歡歡奶奶說。
“會不會這也是‘雲體’造成的?”曹子銘自言自語道。
他並不知道有巨大“雲體”正在吸收著太陽能量的事情。迄今為止,聯合國和各國政府均未公開披露這一事件。
2天以後,日最高氣溫已降到了12℃,而且,真的下雪了!
歡歡興高采烈地套上羽絨衣,顧不得父母在後面喊著小心,一溜小跑來到院子裡,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歡快地旋轉著……
曹子銘和琦琦望著女兒天真爛漫的樣子,開心之餘,也在為冬天突然地提前到來而感到一絲隱憂……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