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和“祝融號”的宇航員們,告別了艾文博和艾彬、告別了“邊際空間”,乘飛船從“第九行星”的冰原上騰空而起,再次向土星飛去。
自1977年9月,由NASA發射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半個多世紀過去,現在還在柯伊伯帶的小行星間穿行;自1950年荷蘭天文學家JanOort提出了關於奧爾特雲的推斷以來,人類對它的認知至今還停留在假說層面。
但是今天,人類的“祝融號”飛船正搭載著6名宇航員、以超光速的飛行穿越著從奧爾特雲到柯伊伯帶的茫茫太空!而且,他們正肩負著全人類的重託、承載著整個太陽系文明的共同意念!
艾森安靜地坐在座位上,正閉目養神。他什么也沒想,完全處於一種放鬆狀態。在崑崙山死亡谷,雅各布長老教會了他如何放空思維、控制主觀意識,目前的處境要求他必須做到這點。他知道自己的想法隨時都能被雨詩接收到,而她卻不能做到控制自己的意念,她的感性會讓她去不斷地展開思考,而在即將進入“雲體大腦”意識範圍之際,他們的任何意念都會在它面前顯露無遺。
現在,人類的最後籌碼,被艾森牢牢封印於自己的腦子裡。無疑,它將是一個超酷的“遊戲”!
丁雨詩坐在艾森身邊,不停在偷偷打量他。她此刻已接收不到來自他的任何意念傳遞,就像是他已陷入沉睡一般。她腦子裡回想著艾森出發前傳遞給她的最後意念:不要再想有關他的事,清空記憶!
她明白他的意思。然而,她發現要控制自己不去想他是件很難做到的事,尤其是不能控制自己去想那顆位於天鵝座方向的、遙遠的黃巨星……於是,她儘量將思緒集中到這次旅行的最大發現——“邊際空間”和“第九行星”上。她想,如果還有機會回到地球,她一定要將麥田怪圈的秘密告訴溫妮博士。
雖然高天駿不知道艾森在“第九行星”上跟艾文博和金星人、火星人都進行過怎樣的意念交互,也不完全理解艾森所說的那個“空間”到底是指什么,但丁雨詩回答他的那兩個成語“無中生有、調虎離山”似乎已經說明了一切。然而,“雲體大腦”超高的智慧和它超強的學習能力,也讓高天駿心存顧忌。如果它已經接收到了這個意念、如果它已經運用它所學到的人類的文化知識意識到這兩個成語的含義,那么對於艾森和“祝融號”上的所有宇航員、甚至對人類和“邊際空間”來說,都將面臨最後的“審判”。
“祝融號”外部的空間開始變得清晰起來,周圍一片星辰,宛如在地球上看到的夜空。側前方有顆亮星,給艙外的設施鍍上一層淡淡的銀色。3D星際座標顯示,那顆亮星就是太陽,飛船已經接近土星軌道。
艾森緩緩睜開雙眼,凝視著艙外的星空。此刻,他的內心像這星空一樣平靜、空曠和無垠……
他很快就看到了前方那顆星球,可是它幾乎變得認不出來了——原來淺灰色的球形,現在似乎變成了一個大號的“”,被“雲體”完全包裹;環繞它赤道的那個暗紅色“甜甜圈”,在接近赤道的地方也顯著隆起、幾乎與“”連成一體!
“我們又來了!”他在心裡默默地想著,“我們找到了那顆星體!”
“你們可以進入!”他立刻就聽到了一個聲音——這正是他在“雲體大腦”中多次聽到過的那個聲音。與其說是“聲音”,倒不如說是他接收到的一個意念信息。
“我想先見到我們被你們俘獲的兩艘飛船,還有那上面的兩名宇航員。”艾森想著。
“祝融號”的船身突然一震,緊接著便受到一股強大的引力吸引,進入了一片光怪陸離的“雲體”中。
宇航員們望著飛船外忽明忽暗的光線,心中充滿緊張和好奇。這時,艾森開口了:“這裡是三維空間,我們將會見到完全真實的‘伏羲號’,我們會見到鄧凱和卡茨。”
“哦!天啊!”延少君激動地叫了聲,眼裡噙著淚花。“鄧凱還活著嗎?!艾森,你說的是真的嗎?!”
飛船穿出“雲體”,來到一顆冰封的大號衛星上方。看到衛星表面那些熟悉的紋理、尤其是幾道像是被虎爪抓過的痕跡,宇航員們幾乎異口同聲地驚呼起來:“土衛二!”
“祝融號”像是被一隻看不見的巨手緩緩“放”在了土衛二上。在地平線上,那顆碩大無朋的“”正遮蔽了三分之一的天空,被它反射的太陽光則照亮了土衛二表面的廣闊冰原。
在距“祝融號”著陸點大概100米處,還停放著另一艘飛船,船體上的五星紅旗圖案鮮豔奪目——那正是“伏羲號””!
延少君緊盯著“伏羲號”飛船,心中一陣怦怦亂跳,她低聲問艾森:“艾森這是真的嗎?你確信我們看到的不是幻象?”
“是的,那就是‘伏羲號’!我們此刻都在土衛二上!”
“你們留在這裡,我一個人過去看看!”
延少君正準備穿上太空服,艾森把她叫住:“請再等一下……延隊長,高主任,我們還會看到另外一艘飛船!”
高天駿和延少君正在詫異,忽然一個影子映入眼簾、越來越大——只見又有一艘身形巨大的飛船像個風箏般輕飄飄地落了下來,穩穩停在他們面前。
“是‘星球衛士號’!”張南眼尖,一下子就辨認出來了。
“‘星球衛士號’還在?尼爾森博士他們也活著?!”延少君興奮起來。
“‘祝融號’已恢復了與‘伏羲號’和‘星球衛士號’的視頻通信!”張南報告著,同時打開了飛船上的顯示器。
“祝融號”船員們通過顯示器能清楚地看到“伏羲號”船艙裡鄧凱和卡茨驚奇、詫異的眼神,以及“星球衛士號”上尼爾森博士和船員們正如釋重負般擊掌相慶的舉動。
延少君將面前的顯示器鎖定在“伏羲號”的信道上,望著鄧凱,心潮奔湧,嘴唇顫抖著說出話來。
“少君,天駿,你們怎么這么快就來了?!”鄧凱首先開口。
“鄧凱,我想看看在你出發前我送你的那個東西!”延少君含著淚說。她此刻還不能相信眼睛看到的一切。這些天,她已見識過太多的虛幻了!
鄧凱理解了她的意思,便伸手從領口內摘下一個掛件——一枚精美的和田玉“平安扣”。他微笑著把它伸到攝像機跟前,讓妻子能看得更清楚。延少君雙手捂面,淚如泉湧……
高天駿問:“鄧凱,為什么這裡只有‘伏羲號’?‘快遞1號’呢?”
“我不好說,”鄧凱有些踟躇,“這裡的空間很奇怪!我最開始明明是在‘快遞1號’上面,卻不知怎么就到了‘伏羲號’上……”
“張南,詢問一下‘星球衛士號’上面的情況。還有‘加加林號’,看能不能聯繫到他們。”延少君哽咽著說。她此刻首先還是想到了太空聯合艦隊。
張南迴復,“星球衛士號”剛才短暫經歷了一次“黒障”,目前船員們身體無礙,飛船一切正常。“加加林號”目前還聯繫不上。
“‘加加林號’還在這裡。他們是安全的。”艾森說。
“為什么聯繫不上?”延少君問。
艾森沒有回答……
“尼爾森船長詢問是否可以返程。”張南報告。
“請他們再等等,我們要找到‘加加林號’。”延少君擦乾眼淚,望著艾森,“你跟它們說,我要去見鄧凱。”
“請等一下,延隊長。請你們放棄任何意念……遊戲開始了!”艾森說。
“遊戲?!”延少君不解地盯著艾森。高天駿在一旁偷偷衝她擺了擺手,示意她照艾森說的做。延少君頓時會意,吩咐張南:“告訴尼爾森他們耐心等待,我們會一起返航!”隨後,她又深情地望著顯示器中的鄧凱,意味深長地說:“再等會兒。我會跟你一起回家!”
艾森又一次進入那片充滿了耀眼白光的空間。這次只有他一個人。他此刻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舒適和愜意,就像週日的上午在自家的床上自然地睡醒,望著窗外的明媚陽光、聽著枝頭上的清脆鳥鳴……
他的心情既緊張又興奮,像在兒時跟哥哥艾彬玩躲迷藏遊戲時自己藏在一個很難被發現的角落一樣,等待著遊戲的開始。
“你是一個神奇而又可愛的生靈。”艾森意識中接收到了這個信息,感覺就像有人在他身邊說話。“在你們的原初世界中,你是很特別的一個。我們會讓你們回到自己的母星,但是首先你要兌現之前的承諾。”
“我們的母星現在已經被你們封禁在黑暗和嚴寒當中,我們即使能回去,也不可能繼續生存。如果我兌現承諾,你們能否離開太陽系、還人類以自由的生存空間?”
“我們需要記錄下這個空間的全部信息,這是我們遵循的法則。你們的生存和繁衍,需由你們自己的法則決定。”
“你們是宇宙高等智慧生命。對你們來說,太陽系的空間實在太小,能量也有限,你們完全可以忽略它。所以,我給你們想要的東西,你們還給我們太陽系,對雙方都有益。”
“重複一遍:你們的生存和繁衍,由你們自己的法則決定。這是我們可以給予你們的最大寬容!”
艾森知道在對方的意識中,根本就沒有人類的空間,他心裡的最後一絲希望至此已經破滅!
“把那顆星體交給我們!”那個聲音很嚴厲。
“它不在太陽系。我可以帶你們去。”艾森平靜地說,“但是,請你們首先解除對太陽的封鎖,讓地球恢復陽光。”
片刻的沉默後,那個聲音又問:“那顆星體在哪裡?”
艾森的意識中漸漸浮現了一顆星體——這是金星人告訴他的那顆被擊毀的外星探測器形狀——艾森幻想著這顆探測器此刻正環繞著一顆表面翻騰著桔黃色“烈焰”的恆星飛行,猶如一粒小黑點……
“那裡是哪個空間?”那個聲音問。
“我們的文明給它命名為‘S1857’。那是一顆體積比太陽大幾百倍的恆星,它攜帶的能量是太陽的300多倍。你們的探測器就在那裡、意外被它鎖定,成為它的衛星。我會帶你們去!”艾森回答。
“S1857”是天鵝座方向的一顆黃巨星,於1857年被美國一位姓宋的華裔天文學家首次發現。“S1857”的半徑約為太陽的70倍、體積約為太陽的35萬倍、但質量僅為太陽的55倍,距地球約120光年。通過光譜分析,該恆星正在進入紅巨星階段,體積已開始出現膨脹。然而近年來觀測發現,“S1857”呈現出一種奇怪的“變星”特徵,有時候它會變得非常明亮,有時又會變得很暗,而且具有明顯的週期性規律、變化頻率也越來越快。
最早,人們懷疑“S1857”的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它自身的活動比如恆星風、耀斑等導致了其亮度出現變化,或是因為周圍出現了其他天體的“凌日”現象而遮擋了部分星光。但是,這都不能很好地解釋它明暗變化的週期性和頻率的加速性。
在“第九行星”,當艾森要金星人幫他找一個“特殊的空間”時,金星人告訴了他這顆黃巨星的位置。當時丁雨詩曾質疑過“S1857”、認為它可能只是另一個“太陽系”,其亮度的有規律變化正是因為出現行星“凌日”導致。她質疑的是這樣的星系怎么可能符合“特殊空間”的定義。難道只是簡單的遠離太陽系嗎?難道“雲體”發現上當就不能再回來嗎?!
然而,金星人告訴艾森的卻是——
黃巨星“S1857”的亮度變化且頻率變快,不是因為行星“凌日”,而是在它旁邊存在著一個惡魔般的天體——黑洞!這顆黑洞一邊與“S1857”構成了一個特殊的雙體結構互相纏繞,一邊也在兇猛地吸收和吞噬著這顆黃巨星的物質和能量。從太陽系看過去,當這個黑洞繞行到“S1857”的背面時,恆星因沒受到遮擋而正常發光;而當黑洞轉到恆星的前面時,幾乎遮擋了恆星正面的全部光線,但卻又因為其周邊強大而彎曲的引力空間、將被它擋住的一部分光又折射了過來。由於這個罕見的雙體結構之間的距離不斷縮小、引力不斷增加導致旋轉速度變快,所以,人們雖能觀察到“S1857”恆星呈現有規律的變化且頻率越來越快,但卻無法發現它身邊這個黑洞的存在。
“那個黑洞受到了‘S1857’恆星的掩護,不會為‘雲體’所知。只要能把‘雲體’引過去,它們就將被黑洞吞沒!”艾文博告訴艾森。
這就是艾森留給自己和“雲體大腦”最後的“遊戲”!他要把“雲體”帶到那裡去,將那個黑洞作為它們永遠的歸宿!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