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奉以文入道》 落魄少爷

建康城,大奉皇帝自南狩之後,就一直居住在這裡,數十年的經營讓建康城恢復了舊都汴京的繁華,皇城內橫四豎八的格局,也是完全按照舊都汴梁來建設的。

而且在皇宮北門,更是豎立了一塊石碑,石碑上有皇室銘刻的碑文,下面是十二聖人的名字,寓意著以文馭國,文氣教化萬民。

在石碑的最下方,乃是一個古捲上橫著一把利劍的雕刻圖案。

寓意著大奉朝文氣千秋,劍指北方的誓言和願望。

只是願望是好的,現實中的大奉朝卻因為朝中黨派之爭,不斷地被內耗。就算是有十二聖人坐鎮大奉,也壓不住慢慢流逝的龍氣。

皇宮大內,身材微胖,個頭中等,濃眉大眼的崇文帝趙煜伏案批閱,最近這段時間北方邊境動作越來越大,雙方之間從剛開始的試探已經發展成小規模的衝突。

龍虎上將軍宮傲天已經坐鎮北方邊境,為了保險起見,趙煜三天內兩次金牌將南方邊境的三皇子趙宏急招入宮,為的就是預防與北方之間再發生大規模的衝突。

文治大奉,除了這兩位之外,實在是找不到更加合適的武將了。

趙煜揉了揉眉頭:“幾時了?”

一旁候著的大太監劉瑾慌忙道:“陛下,已經快午時了。”

趙煜將奏摺合起來:“吩咐下去,朕今天中午就在這書房用膳了。”

劉瑾低聲道:“陛下,淑妃那邊還在等陛下一起用膳。”

趙煜擺擺手:“差人告訴淑妃,就說朕公務繁忙,改成晚上吧。”

“奴才遵旨。”

劉瑾慌忙走了出去,吩咐一個小黃門將旨意傳達出去,又讓幾個小太監準備一些吃食,將東西擺好後,劉瑾躬身道:“陛下,用膳吧。”

門外傳來聲音:“兒臣參見父皇。”

“進來吧。”

一身白色繡龍文袍的趙宏微微躬身走了進來:“見過父皇!”

“來,陪父皇吃頓飯。”

趙宏含笑坐在趙煜對面:“父皇看來今天很高興。”

劉瑾乖巧地退了出去。

“北方一直以來都是被北魏壓著打的,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場勝仗,為父自然高興。”

“父皇,有宮將軍坐鎮北方,只要北魏不舉全國之兵南下,足可以保邊境無憂。”

趙煜嘆口氣:“事情也不是那麼絕對的,北魏女帝已經將頒旨下去,不管是誰,只要能取了宮將軍的人頭,賞萬戶侯。”

“北魏江湖草莽和殺手已經開始行動了,這段時間以來,鎮北關內單是針對宮傲天的刺殺就達到了恐怖的數百次。”

趙宏皺眉:“這麼瘋狂?”

“是啊。”

趙煜將粥碗放下:“對付這些殺手和江湖人士,普通的兵士是沒用的,朕打算招募暗樓的殺手為我所用,但是暗樓似乎對這件事情不是很感興趣。”

趙宏微微沉思:“暗樓不像北魏的刀劍盟那麼紀律鬆散。”

“而且暗樓的高手裡面,有很多人其實都處於半隱居的狀態,他們只接重金單子,而且從來不與朝廷合作。”

趙煜皺眉:“暗樓再怎麼厲害也是我大奉朝一個小小的幫派組織難不成他們還要和朝廷講條件?”

趙宏道:“暗樓三大強者如今只剩下白鷺和青鸞兩名女子,這兩人更是懶散慣了,若是說服她們和朝廷合作的話,恐怕我們拿不出足夠的誠意是很難打動她們。”

趙煜遲疑道:“另外一個呢?”

趙宏神情古怪:“父皇,另外一個叫探花郎。”

“探花郎?”

趙煜臉色陰沉:“你說的是三年前曾經在朕的屋頂上睡了一整夜的那個傢伙?”

趙宏點點頭:“此人喜帶面具,出手狠辣,亦正亦邪,三年前那次大內高手圍捕他的時候,他突然間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查到他的任何消息。”

“兒臣曾經私下和白鷺接觸了兩次。”

“嗯?”

趙煜看著趙宏:“你和暗樓有過接觸?”

“父皇明鑑,兒臣也是回京之後才和她們接觸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讓她們同意加入朝廷。”

“結果呢?”

“她們說,除非我們能說服探花郎回到暗樓。”

趙煜一愣:“那這件事情就交給你辦。”

“我?!”

趙宏剛要說什麼,劉瑾從門外走了進來:“陛下,梅聖有書信至。”

“梅聖?快給朕拿過來。”

劉瑾將一個小盒子捧了進來。

趙宏慌忙起身:“父皇,兒臣告退。”

“不著急,陪朕一起看看。”

劉瑾將盒子打開,裡面裝著一封信,還有一個卷軸。

趙煜打開信一看,不由地笑道:“梅山說給朕推薦一個無雙文士。”

趙宏陪笑道:“能讓梅聖說得上無雙文士的人,就算是文廟內有不到五位。”

趙煜指著卷軸:“這是那人寫的詩文,一起看看。”

劉瑾讓兩個小太監將畫軸展開。

趙宏看著文字慢慢念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欲與天公試比高.....”

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北國萬里疆土的畫面:白雪皚皚,群山如蒼龍扶搖而遠,長河冰封,突然間一輪紅日高懸天地之間,萬里江山披錦繡!

一股恢宏大氣充沛而起!

趙宏渾身一震,額頭上竟然冒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他深吸一口氣,神情鄭重無比,身體四周更是不斷閃爍著光芒,三品文氣,二品武道境一瞬間竟然全部打開!

趙煜在一旁神情凝重,能讓宏兒以文道來讀得詩詞,裡面蘊藏的,該是何等的壯麗與激盪!

“惜秦皇漢武,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趙宏唸完最後一個字,渾身已經抖動得不行了,他強行壓制住內心的衝動,緩緩閉上眼睛調息著自己:“父皇,此詩文內含皇者氣,非普通人不能讀也。”

“兒臣,兒臣已經盡力了。”

趙煜沒想到一首詩文竟然蘊含如此磅礴文氣,當下神情凝重:“這是何人所作?”

一旁的劉瑾遞眼一看,在詩文的最下方還有幾行小字,慌忙提醒道:“陛下,在下面。”

趙煜見落款處寫著的幾行小字,不由一愣:“錢塘郡,陸沉?”

“陸沉?!”

趙宏慌忙睜開眼睛,直直地看著畫卷:“父皇,錢塘郡陸沉?”

“你認識這個人?”

趙宏的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嬉皮笑臉,用一本破書訛自己一千兩銀子的傢伙的樣子,繼而搖搖頭:“兒臣在錢塘郡的時候,的確是見到了一個叫做陸沉的人,雖然此人也懂詩文和武道,但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文道之氣。”

“你也認識一個叫陸沉的人?”

趙煜皺眉:“小倩從錢塘回來,也時常說起一個叫做陸沉的人。”

趙宏遲疑:“就是不知道和梅聖說的是不是同一個。”

趙煜看著劉瑾:“傳朕口諭,讓梅山將陸沉所有的信息上報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