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催眠术》 赵星来

第一個嫌疑人是金加元,他指認了楊雲工;楊雲工有作案動機,他指認郭康民,郭康民有作案條件,他指認馬莊,馬莊也有作案嫌疑,他又指認張學軍和金加元。

從金加元開始,又在金加元這裡結束,這一個圓環,無法破解。

案件的複雜程度還來源於這些人的關係,沈永橋和郭康民是情敵,兩個人又因為工作,暗地裡爭鬥,彼此間的仇恨由來已久;

金加元的姐夫是張學軍,張學軍和沈永橋是同事,他們三個人因為偷盜和贓款分配的事情,打了一架;

沈永橋勾結徐金港,騙了楊雲工五萬多塊錢;

馬莊和沈永橋曾經一起在火車站附近鬼混,後來兩個人聚眾鬥毆,馬莊代替沈永橋坐了八年牢……

這12個人,關係極其混亂,而且他們不務正業,偷盜、鬥毆、賭博、詐騙……每一個都是違法犯罪分子。

從這些人之間的恩怨來看,每個人都有投毒的理由,也都有著充分的作案動機。

張玉河拿出審訊的筆錄:“今天,咱們來討論一下,接下來該如何破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投毒者是在沈永橋的酒杯裡下了毒,所以,檢測結果顯示,只在酒杯裡發現農藥殘留和一點蘋果果汁殘留。包廂裡沒有監控,我們只能從審訊筆錄裡尋找突破口。”

劉溫車提出自己的建議:“這些人,都有犯罪前科,11個嫌疑犯裡,有8個人坐過牢,他們都是拘留所的常客,每一個人都像狐狸一樣狡猾。我提議,審訊的時候,對他們進行測謊……”

對於測謊的提議,周葉生有一點擔心:“劉隊長說得有道理……不過,他們這麼狡猾,測謊儀……可能也會出現誤差……他們很善於撒謊,說謊的時候可是面不改色,鎮定自若。”

這個時候,張玉河想到催眠術:“這樣,我們審訊的時候,對每一個嫌疑人進行測謊……同時,讓關心月和李悠然協助我們,對嫌疑犯進行催眠……這樣,一定可以獲取案發現場的真實信息。”

大家商量了一會兒,一致同意張玉河的想法。

中午吃過飯,關心月和李悠然來到公安局。

在會議室裡,張玉河特意做了交代,他有自己的計劃:“關教授,我們這次的嫌疑人,共有11個,昨天的審訊和物證科的檢測,都沒有太大的收穫……所以,這次讓你來,就是讓你給嫌疑人做催眠,找到有用的證據,這個方法,可行嗎?”

關心月點了點頭:“張隊長,你放心,你說的要求,催眠術是能夠做到的……將催眠術運用到嫌疑犯的審訊中,這種做法,在國外很早就有實踐,我們可以借鑑的案例有很多……”

催眠術是一種心理治療技術,但是,催眠同樣可以運用到刑事案件的偵辦和犯罪分子的審訊之中。

催眠可以讓一個人,回到過去的情境之中,進而恢復之前的記憶,這對於刑事案件的偵破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收集方法。

從17世紀開始,英國的警察們就運用催眠術,進行疑難案件的偵破。從那之後,有更多的催眠師運用自己的技術,幫助警方破案。

特別是在進入21世紀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催眠術》列為警務人員的必修課程,特別是美國的FBI在對嫌疑人進行審訊時,經常安排催眠師作為審訊組的重要成員。

張玉河提議給嫌疑人做催眠,投毒案專案組的的隊員們也表示同意,但是,嫌疑犯有11個人,要給哪一個人做催眠呢?正在大家討論的時候,周葉生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先給郭康民做催眠,他是案件的重要突破口。”

關心月有些不明白:“為什麼是郭康民?”

周葉生拿出自己的畫板,向大家展示了這12個人的關係圖:“根據我的繪畫分析,最痛恨沈永橋的人,就是郭康民。而且,當天晚上,他們坐在包廂裡吃飯喝酒,酒店的飯桌是一個大圓桌,這些人當中,只有郭康民的位置最特殊……他雖然坐在角落裡,但是,他的椅子是最高的,因此,他的視線範圍,可以覆蓋所有人……也只有他一個人,看到了所有人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

“郭康民的椅子最高?包廂裡的椅子不是一模一樣嗎?”

“不,那些紅木椅子,存在細微的差別……這是一條重要的信息……”

在案發現場,有一個被人們忽視的細節,而這個細節卻深深地印刻在周葉生的腦海裡。

同盛酒樓的219包廂,12個人坐在圓桌邊吃飯,他們坐在木椅之上,這些木椅是相同的款式,材質是紅色的花梨木。

如果一眼掃視過去,這些紅木椅子,看不出什麼差別,一樣的顏色、一樣的款式,就像是複製粘貼一樣。

在案發現場,物證科的警員們勘察了近一個小時,周葉生也在包廂裡觀察了很久,他繞著桌子轉了好幾圈,當他低頭在畫板上進行繪畫的時候,突然注意到一把特殊的椅子。

與周圍的椅子相比,這一把椅子略微高出一些,周葉生用鉛筆大致測量了一下,它高出2釐米。

這2釐米的差距,如果不是留心觀察,很難被注意到。

剛開始,周葉生以為是包廂裡的地板高低不平才導致椅子的高度發生變化,他用腳踩了踩地板,結果證實了地板沒問題,這一把椅子的確高出一截。

他將包廂裡的桌椅,如實畫下來,紅木椅子的不同之處也被記錄下來。

關心月仔細查看畫冊:“根據你繪製的平面圖和現場實景圖來看,郭康民的位置確實特殊……那就先給他做催眠。”

郭康民坐在面對木門的位置,他的左邊坐著馬莊,右邊坐著陳好運。

按照逆時針的座次,依次是馬莊、郭康民、陳好運、徐金港、陳長來、傅向才、張坤、金加元、張學軍、沈永橋、魏海、楊雲工。

這不是周葉生第一次展示繪畫分析技術,對於投毒案,他的犯罪心理繪畫分析也再一次立功。

包廂裡沒有監控,警方獲得的信息有限,11個嫌疑人的口供彼此矛盾,他們互相舉報,但是,提供的證據都沒什麼用處。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周葉生髮現了一個突破口。

他畫出包廂的平面圖,同時,利用平面圖和嫌疑人的座次,情景模擬,把自己當做嫌疑人,再現當晚的場景,因此發現了一個特殊的位置和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