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催眠术》 赵星来

在219包廂裡,郭康民的椅子最高,視角最廣,可以看到每個人的動作,也就是說,當晚的真實情況,他是最清楚的。

投毒案的討論會結束,關心月來到審訊室,郭康民戴著手銬,坐在審訊桌前。

審訊開始,關心月一直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郭康民。

郭康民對於這種奇怪的審訊方式很不適應,他一會兒低著頭,一會趴在桌子上,眼神飄忽不定,不知所措。

審訊室裡,十分安靜,郭康民像一隻猴子一樣,抓耳撓腮。而關心月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沒有說話,也沒有任何表情。

大概過去了20分鐘,郭康民滿頭大汗,快坐不住了,心理防線即將崩潰。

心理防線,也可以叫做“自我心理防線”“自我防線”,它是一個人的自我心理保護系統,這個系統會保護內心深處的秘密,防止別人對自己造成心靈傷害。

如果你在街道邊,一個陌生人突然出現並詢問你的家庭住址,你會搖搖頭,選擇不回答,或者隨口說出一個假的地址。

這就是自我心理防線的保護機制,它的第一任務就是保證你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

自我心理防線具有說謊的本能,這個時候,說謊不是一件壞事。

因此,謊言,具有兩面性。關鍵在於你如何使用謊言。

正確使用,便是善意的謊言;錯誤使用,則會對周圍的人造成傷害。

一般情況下,自我心理防線不會被攻破,但是,對於某一類人來說,難度並不大。

這一類人,正是心理催眠師。

心理催眠師可以通過催眠術、微表情分析、心理行為分析等技術,突破一個人的心理防線,探查到別人心靈深處的秘密。

心理防線有三層:

第一層,社會身份層,如果突破社會身份的防護層,可以知道一個人的社會生活信息。他或她的年齡、職業、工作收入、生活區域、受教育水平、基本的生活習慣……

第二層,自我意識層,突破自我意識的防護層,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成長經歷、個人嗜好、個性缺點、人性弱點……

第三層,潛意識層。如果突破潛意識防護層,將會破解一個人內心最深處的秘密。

比如,他曾經犯下的不為人知的罪行,不能訴說的經歷,內心的邪惡會暴露出來。甚至,可以知道一個人家庭保險箱的位置,銀行卡密碼……

由於心理催眠師職業的特殊性,因此才有了心理催眠師三大守則,目的是防止催眠師違反社會道德規範和法律的約束。

隨後,郭康民的額頭冒出冷汗,他抬起右手擦著汗水,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關心月從文件夾裡,拿出一張白紙,她把紙放在郭康民的面前,紙上沒有文字,只是在正中間,有一幅畫。

關心月提高聲音:“郭康民!”

郭康民恍惚之間抬起頭:“啊?”

“看著這張白紙,你看到了什麼?”

“沒什麼……這不就是一幅簡單的畫嗎?”

“再仔細看一看……還有什麼?”

郭康民眨了眨眼睛,努力地盯著這幅畫,看了一會兒,昏昏欲睡。

關心月輕輕移動白紙:“……很好……現在……慢慢地……慢慢地……閉上眼睛……你現在很疲憊……你現在很疲憊……你很想睡覺……睡吧……睡吧……”

郭康民慢慢地閉上眼睛,斜躺在審訊室的椅子上,進入到催眠狀態之中。

時間回到案發當天,晚上的7點20分,金加元安排大家就坐,負責開酒的服務員正準備給大家倒酒,只聽到“砰……”的一聲,酒瓶爆炸,瓶身碎裂。

這一瓶啤酒是金加元帶過來的,據說是涼山啤酒廠新推出的櫻桃口味啤酒。隨後,服務員打掃地面,從倉庫搬來一箱冬雪牌純生啤酒。

剛喝完一杯酒,楊雲工接到一個電話,出去了。

平時悶聲喝酒的魏海,坐在角落的位置,他今天格外活躍,一直在給沈永橋倒酒。

馬莊從自己的包裡拿出一套精美的茶具,他打開一罐紅茶,這個傢伙平時不喝茶,今天突然給沈永橋泡了一壺紅茶。

陳長來和徐金港坐在一起,他們倆低頭耳語,不知道在商量什麼。

張坤和傅向才在划拳,他們倆喝得面紅耳赤。陳好運走到張學軍的身邊,他們倆舉著酒杯,笑嘻嘻地喝著酒。

包廂裡吵吵鬧鬧,服務員把飯菜放到桌子上,隨即轉身離開。

關心月開始詢問投毒案的細節:“在包廂裡喝酒的時候,誰的行為和神態最反常?”

郭康民沒有遲疑,立刻回答到:“馬莊……他的行為很反常,平時沒見他喝過茶,大家都在喝酒,只有他在泡茶,還特意給沈永橋倒了一杯……”

“你們喝了多少啤酒?”

“每個人大概喝了10瓶……飯店的菜不錯,我們吃了半個小時以後,又點了9個菜……這次吃飯的地方環境挺好……”

“挺好?為什麼好?”

“包廂裡的環境很舒適,旋轉飯桌很方便,服務員的態度也好……”

“旋轉飯桌?”“對,旋轉飯桌。”

在催眠中,郭康民提供了一條重要信息,那就是旋轉飯桌,同盛酒樓的飯桌是木製的,桌面看似是一個整體,其實,中間部位可以轉動,桌面下的夾層裡是木製滑輪。

物證科的警員們在現場勘查的時候,生怕破壞了飯桌上的物證,他們沒敢去搬動桌面,這反而導致他們忽視了一條重要的破案線索。

既然是木製的旋轉飯桌,這說明,投毒者不需要離開自己的座位,只要利用旋轉飯桌就可以投毒。

根據物證科提供的資料,當天晚上,沈永橋的酒杯裡,有一點殘留的果汁。

其他人都把焦點放到有機磷農藥上,沒想到有問題的可能是果汁。但是,案發後,沒有在包廂裡找到蘋果汁的包裝瓶。

這裡出現一個疑點,既然喝了果汁,包廂裡一定會有包裝瓶,可是,在包廂裡連瓶蓋都沒發現。

於是關心月特意詢問:“有沒有人喝果汁?”

“果汁……好像沒有……”

“真的沒有嗎?再仔細看一看。”

“好像真的沒有……我們都在喝酒……沒人喝果汁……”

郭康民的視角最廣,可以看到桌邊的每一個人,也能注意到每一個角落。現在,他回到案發當晚,卻沒有發現那個喝果汁的人,這一點太奇怪了。

在刑事案件中,越是奇怪的地方,越是反常的地方,就越需要注意。

破案的關鍵,永遠都在細節之中,特別是那些被人忽視的細節。

關心月認為,投毒者藏匿果汁瓶,一定是害怕被警察發現。

大家坐在同一個包廂裡吃飯喝酒,郭康民一定會看到果汁瓶在哪裡,第一次回憶,郭康民沒看到瓶子在哪,只能說明,這個包裝瓶放在一個不容易被看到的地方。

關心月沒有心急,她讓郭康民再次回到催眠情景之中。這一次,郭康民沒有著急,他的目光緩慢地掃視著包廂裡的人和物。

包廂裡,大家都在痛快地喝著酒,郭康民開始搜索房間裡的每一個角落,尋找裝著蘋果汁的瓶子。

看了一圈,郭康民終於看到了被白手帕蓋住的玻璃瓶,瓶子裡裝的,的確是蘋果汁。這個小小的玻璃瓶確實很難被發現,郭康民只顧著看人,忽視了餐桌上擺放的東西。

誰能想到,玻璃瓶隱藏在白手帕的下面,飯店的手帕是用來擦手的,每一張餐桌上,都會放上十幾條手帕。

很顯然,投毒者是故意把果汁瓶藏在手帕下面。

裝著蘋果汁的玻璃瓶,放在張坤的手邊,這說明,下毒的人,正是張坤。

但是,過去半個小時以後,物證不見了,玻璃瓶突然消失了。

它去了哪裡?這半個小時之內,包廂裡的人,都沒出去過,玻璃瓶怎麼會突然消失呢?

關心月很有耐心,她讓郭康民再次回到一個小時之前,仔細觀察包廂內的一切。

這一次,郭康民重點關注著手帕下面的玻璃瓶。飯桌上,其他人正在說說笑笑,他的面前放著一杯啤酒,還有一盤海帶絲。

桌邊的沈永橋和張學軍,正在低頭說著悄悄話;陳長來和傅向才,舉著酒杯和馬莊對飲,他們三個站了起來,在高談闊論;魏海和楊工雲,正拿著開瓶器,準備再開幾瓶啤酒。

金加元和馬莊,坐在椅子上,沒有喝酒,只顧著吃烤鴨。

最熱鬧的三個人,是魏海、張學軍和陳好運,他們在划拳,划拳結束,魏海輸了,他要喝三杯啤酒。

12個人圍坐在圓桌上,也就是一個圓,三百六十度被均勻分成十二個部分。張坤在郭康民的右側,中間隔著幾個人,距離並不遠,但是,仍然有視野盲區。

正因為視野盲區的存在,所以,郭康民一開始沒看到玻璃瓶。

划拳結束後的二十分鐘,張坤意猶未盡,他提議,大家一起再玩幾局。

於是,大家都伸出了手,只不過,張坤伸出右手,左手在偷偷地轉動飯桌。

飯桌在慢慢地轉動,沈永橋的酒杯來到張坤的面前,張坤在酒杯裡,加入幾毫升蘋果汁。然後,又慢慢轉動桌子,讓酒杯回到沈永橋的面前。

整個過程,神不知鬼不覺,大家只顧著猜拳,沒有注意到張坤的小動作。

等到一輪的猜拳結束,沈永橋輸了,他拿起酒杯,喝完三杯啤酒,第一杯的酒中,混雜著蘋果汁。

在淡黃色的啤酒中,加入幾毫升蘋果汁,是不可能被發現的,而且,此時的沈永橋已經醉醺醺的,說話的時候舌頭打結,他根本沒在意。

沒過多久,沈永橋左手捂著肚子,牙關緊咬著,臉色蒼白,昏倒在地。

包廂裡一片混亂,金加元拿著手機,正在報警;陳長來、張學軍、魏海、徐金港圍在沈永橋的身邊,他們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楊雲工和傅向才拿著桌上的啤酒,他們倆認為沈永橋是酒精中毒;張坤正準備離開包廂,他說要去找飯店的服務員來幫忙。

陳好運癱坐在椅子上,他以為自己也中毒了。

但是,在混亂中之中,郭康民發現,手帕下面的玻璃瓶不見了。

玻璃瓶怎麼會突然消失呢?

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