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的警員,記錄了店內顧客的聯繫方式,酒樓的走廊裡有監控,劉溫車便去值班室,調取了這一天的視頻監控資料。
緊接著,就是重點勘察事發的219包廂,此刻,包廂裡還坐著11個人,加上之前被救護車帶走的那一個,219包廂共有12個人。
警員們對這11個人逐一詢問,詢問結束,劉溫車喊來周葉生。
從筆錄的內容來看,昏倒的叫做沈永橋,據說,他們12個人是朋友,平時的關係不錯,今天下班之後,他們聚到酒樓吃飯喝酒。
吃到一半,沈永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其他人急忙撥打了急救電話。
包廂裡的飯菜還擺在桌子上,為了蒐集更多的證據,現場已經被保護起來。這邊,周葉生和關心月正在查看監控錄像。
李悠然坐在一邊的椅子上,盯著監控裡的畫面:“我們真是與公安局有不解之緣啊,出來吃個飯,都能遇到刑事案件。”
關心月回過頭,小聲說道:“這一切,都要怪老周。”
“怪我,這和我有關係嗎?是你們要出來吃飯的。”
“當然和你有關係,因為你這個掃把星,你太倒黴了,還帶上我和李悠然一起倒黴。”
周葉生很無奈地搖了搖頭:“你們倆真是過分,請你們吃飯,還要被你們罵。”
看完監控視頻,並沒有什麼新發現,只能根據現場人員的口供來推測案發的具體過程,沈永橋和朋友們在晚上的7點13分到達飯店,他在8點21分昏倒在包廂裡,口吐白沫。
包廂裡的其他人反映,在他昏倒之前,沒有任何異常,剛喝完一杯啤酒,就暈倒在地。沈永橋的左邊,是他的同事張學軍,右邊是魏海。
從7點13分到8點21分,這中間是68分鐘,68分鐘內,包廂裡只有少數幾個人出去過。
上菜的時候,有三個服務員進入包廂,其中一個服務員負責開酒。救護車到達現場,沈永橋被抬上車,急救醫生的初步判斷是急性中毒。
劉溫車也看完了所有的監控視頻,根據他的經驗判斷,也認為是有人故意投毒。
12個人坐在一起吃飯,可以推斷出,飯菜沒有問題。沈永橋喝完啤酒暈倒在地,有問題的應該是杯中的啤酒。
劉溫車看著張學軍:“你坐在沈永橋的旁邊,他喝的那瓶啤酒,是不是有問題?”
張學軍很激動:“對,就是那瓶啤酒……那個服務員把啤酒打開以後,只有沈永橋一個人喝了。他把酒倒在杯子裡,喝完之後就暈倒在地……一定是那瓶啤酒出了問題。”
坐在一邊的魏海也跟著說:“對,就是那瓶啤酒……我們其他人還沒來得及喝,一定是酒裡有毒,要趕緊把那個服務員抓起來。”
此刻,最值得懷疑的是那個負責開酒的服務員。
劉溫車把開酒的服務員叫來,這一名服務員,年齡不大,飯店的老闆拿著服務員的身份證,放在劉溫車的手裡。
服務員叫杭凱,年齡只有19歲,初中沒畢業,從農村來到城市打工。
這個小夥子,面黃肌瘦,整個人像一根竹竿。看到劉警官,杭凱低著頭,雙手緊緊地攥在一起,不敢說話。
劉溫車拿著身份證:“杭凱,我問你,在啤酒裡下毒的,是不是你?”
杭凱嚇壞了,他猛然抬起頭,慌慌張張地說:“不……不是……不是我……我沒有下毒……”
“你不用害怕……啤酒是在哪裡拿的?”“在我們酒樓的倉庫裡,倉庫裡有監控……我沒有下毒,不是我……你們要相信我啊……”
杭凱已經被嚇蒙了,他不停地說著自己沒下毒。
劉溫車也知道,這個憨厚的小夥子不會撒謊。他的語氣變得很溫和:“好,我相信你……也就是說,啤酒從倉庫拿出來,是直接送到包廂裡的?”
“對,我拿著啤酒,直接送到包廂裡……啤酒不會有問題的。”
“很好,你說的這些,我都記下來了。”
飯店的老闆,走到劉溫車的面前:“劉警官,我們的啤酒,都是從正規的超市購買的,酒沒問題……酒裡的毒,一定是有人後來放進去的……”
“你說的對……是有人故意投毒,你們店裡的啤酒沒問題。”
在醫院那邊,醫生們全力搶救,沈永橋的命只是暫時保住,但還沒有真正脫離危險,仍然處於重度昏迷狀態。
劉溫車來到監控室,周葉生他們也在,從監控視頻和服務員的口供來看,目前得到的信息有限,飯館的服務員已經排除嫌疑,而包廂裡剩下的11個人,每一個人都有嫌疑。
在監控視頻裡,同盛酒樓的出入口,沒有可疑的人員,飯店裡的其他顧客,沒有進入過219包廂。
很可惜的是,包廂內部並沒有監控,那麼,這剩下的11個人究竟做了什麼呢?
整個219包廂裡12個人,都是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他們不在同一家公司,沈永橋、魏海、張學軍在光輝機械運輸公司上班;
徐金港、楊雲工、馬莊、陳長來在桐華玻璃廠上班;
張坤、傅向才、郭康民在藍灣傢俱廠工作;
金加元、陳好運是涼山啤酒廠的員工。
這些人,並不在同一個公司上班,居然湊到了一起,這一點本身就很可疑。
周葉生首先懷疑金加元和陳好運,這兩個人在啤酒廠上班,一樓負責迎賓的服務員也反映,金加元來的時候,自己帶了一瓶啤酒來酒樓。
根據公安局信息科查到的資料,涼山啤酒廠只生產兩種啤酒,“涼山牌麥芽啤酒”和“涼山牌純生啤酒”,而且商標的設計是一模一樣的深綠色標牌。
周葉生來到杭凱面前:“杭凱,你從倉庫出來,拿的啤酒,是什麼品牌?”
杭凱脫口而出:“冬雪牌純生啤酒,他們只喝啤酒,沒喝白酒。”
“冬雪牌啤酒……有沒有涼山牌啤酒?”
“沒有,他們只喝了冬雪牌啤酒。”
“金加元不是自己帶來一瓶涼山牌啤酒嗎?”
“那一瓶啤酒,沒喝。”
“為什麼沒喝?”
“當時我負責開酒,那一瓶啤酒,瓶內壓力過高,還沒打開,就炸了,玻璃渣碎了一地。所以,他們只喝了我們店裡的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