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審訊室,張玉河趕到會議室,劉溫車和周葉生正坐在一起討論案件的進展。
周葉生拿出一疊畫紙,放在會議桌上,這些素描畫,是他在鋼鐵廠畫下來的。
張玉河隨機抽出一張,拿在眼前:“這一張……是龐成勇家裡的情況?”
“對,我把房間裡的桌椅板凳,都畫了下來。”
“現在,電子攝像的技術這麼發達,周教授,你為什麼費這樣的力氣去畫畫?”
周葉生的眉毛挑了起來:“張隊長,這可是我的絕技,我正在開發一種新的犯罪心理學理論。”
“新的理論?什麼理論?”
“在心理學的眾多理論中,有一種繪畫分析理論,這種理論運用於心理治療,我的想法,是把繪畫分析運用到刑事案件的偵破中,可以把它叫做……犯罪心理繪畫理論。”
張玉河的心中也冒出一個想法:“這次的審訊,可以使用你說的這個理論嗎?”
周葉生目光堅定:“當然可以,張隊長,只需要讓龐成勇畫一幅畫,就可以了……給他一張白紙,讓他隨意去畫……房屋、樹木、人物,都可以。”
繪畫分析的原理,是運用表面的繪畫內容,分析一個人潛意識深處的情感和內心世界。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這樣,表象背後,一定隱藏著事物的本質屬性。
人類的情感,也是如此,深層次的情感與內心世界,總是藏在潛意識裡。
一個人會說謊,但他的潛意識,不會說謊。
繪畫心理分析理論(House-Person-Technique,HTP),又叫做“房樹人測驗”,1948年美國的心理學家約翰·巴克發明了這種技術。
他讓精神病患者在白紙上畫出樹木、人物、房屋,通過畫面中的三種事物對患者的潛意識內容進行心理分析,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
在繪畫分析理論中,樹木、人、房屋,都有著特殊的含義。
白紙上的人,高矮胖瘦各不相同,長髮或者短髮,它反映出繪畫者的性格、脾氣、生活習慣……
樹木,反應出一個人的戀愛狀態、父母的教育方式、內心的安全感、幸福感……
房屋,反映出一個人的家庭是否幸福、童年的經歷、社會人際關係狀況……
1970年,羅伯特·伯恩斯進一步發展出了動態繪畫分析理論(KineticHouse-Tree-Person-Drawings,KHTP),這一理論注重畫面的動態連接和影響,注重分析房、樹、人的聯動效果。
到了20世紀60年代,又發展出綜合性繪畫分析理論(SyntheticHouse-Tree-Person-Technique,SHTP),更加看重畫面的整合意義,對房、樹、人的整體感知進行解讀。
因此,繪畫分析理論越來越成熟,在心理治療領域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周葉生在給患者做心理治療時,一直在使用繪畫分析,這一次,他希望把繪畫分析理論運用到刑事案件的偵破之中,並把這種技術命名為“犯罪心理繪畫理論”。
看過繪畫內容,張玉河開始介紹審訊的情況:“今天的審訊,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收穫……”
周葉生急忙追問:“龐成勇在審訊的時候,拒不配合嗎?”
“也算配合,不過,這個傢伙,謊話連篇,滿嘴跑火車……他說自己在事發當天,開著車經過孟山路,是去偷工程電機,就是不承認自己拐賣兒童。”
“偷工程電機……張隊長,我們在鋼鐵廠的庫房裡,確實看到幾臺電機,不過……”
“不過什麼?”
“我們在鋼鐵廠看到的那輛銀白色的轎車,車牌號是ZK32079,但是,事發當天的那輛車的車牌號是ZK10663。他不止一輛汽車,這個傢伙很狡猾……”
“這麼說,龐成勇這個傢伙又在隱瞞重要信息……下午再繼續提審。”
吃過午飯,張玉河準備再次審訊,他走出會議室,迎面看到李悠然和關心月。關心月詢問案件進展:“張隊長,上午的審訊,怎麼樣?”
“唉……別提了,這個龐成勇老奸巨猾,滿嘴謊話,就是不承認自己拐賣兒童。他說自己偷了工程電機,只是碰巧路過孟山路。”
“張隊長,接下來怎麼辦?”
“繼續審他。”
張玉河走在前面,李悠然跟在後面。
審訊室的側面,是一個隔間,透過暗面玻璃,可以看到審訊室裡的情況。李悠然和關心月坐在玻璃前,觀察著審訊室裡的龐成勇。
審訊再一次開始,張玉河把一張白紙和一根鉛筆,放在審訊桌上。
“龐成勇,希望你考慮清楚,儘快配合我們調查……現在,給你一個任務,畫一幅畫……就畫一棵樹,一個人,再畫一畫你家房子的基本情況。”
龐成勇沒有拒絕,但是,態度十分散漫,他拿著鉛筆隨意畫了兩筆,就停了下來。
張玉河把紙筆拿回來,紙上面只有一間破破爛爛的房子,黑漆漆的亂成一團,他的眼神變得特別嚴厲,目光像一把利劍,刺向龐成勇。
“龐成勇,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張警官,我沒什麼說的,我說了,你又不信。”
“我不信!那是因為你在撒謊……我問你,你的另一輛車,在哪個地方藏著?”
龐成勇的雙手握在一起,不停地來回搓著:“另一輛……另一輛……另一輛車在菜市場……”
“菜市場,哪一個菜市場?”
“城北菜市場。”
“你把汽車放在菜市場幹嘛?”
“菜市場魚龍混雜,我把車藏在那裡不會被發現。”
“你這個傢伙,狡猾奸詐……現在我問你,你費盡心機,就是為了偷工程電機?那個小男孩,被你藏在哪裡了?”
“對啊,我就是為了偷電機,我真的沒有拐賣兒童。”
“還是不承認,那好,你就等著坐牢吧。你之前就有犯罪前科,你犯的是盜竊罪,盜竊金額巨大,證據十分充足,至少要判你30年有期徒刑。”
審訊結束,張隊長走出審訊室,這邊李悠然和關心月也回到會議室。
周葉生端著一杯水,喝了一口:“怎麼樣,張隊長,審訊有沒有新發現?”
張玉河坐在一邊,他把龐成勇畫的那幅畫放在桌子上,神情疲憊:“這個龐成勇,嘴太硬了,就是不承認……”
關心月抬起頭:“張隊長,剛才的審訊中,龐成勇沒有撒謊,兒童失蹤案,和他沒有關係。”
周葉生拿起那幅畫,盯著畫面,看了十幾分鍾:“張隊長,根據我所說的犯罪心理繪畫理論,可以從龐成勇的畫中分析出來,他確實沒有撒謊。”
他把自己的畫冊投影到大屏幕中,根據畫面中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解:“這是我在龐成勇家裡畫的,結合龐成勇今天畫的這一間破敗的房子……以及房間裡的生活用品進行分析,龐成勇是獨身一人,在近三個月內沒有接觸其他人……而且可以斷定,他沒有接觸過兒童。”
周葉生通過犯罪心理繪畫分析,得出的結論有以下幾條:
一是根據龐成勇所畫的那一間破敗而又黑漆漆的房子,可以分析出,他小時候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跟父親生活在一起,缺乏母愛;成年以後遊手好閒,沒有組建家庭,一直獨居。
二是從洗漱用品和衣櫃的使用情況來看,他所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舊的,很少換新衣服,龐成勇外出活動,確實是去偷工程電機,以鋼鐵廠為中心,他的社會活動範圍直徑在20公里之內,沒有離開過本市。
三是龐成勇在近兩個月,深居簡出,吃飯以泡麵、盒飯為主,而且屋子裡沒有發現兒童生活過的痕跡。
綜合以上信息,可以斷定,龐成勇在最近的幾個月內,沒有接觸過其他人,特別是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