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要我去支援?!”法軍指揮官凱勒曼指向西側隱約傳出槍聲的地方,對那前來求援的軍官大吼,“那裡有超過7千名敵人,而這是整個利格尼茨的普軍總數量!”

“可是,將軍閣下……”那灰頭土臉的傳令官詫異地朝那邊瞥去,又忙辯解道,“武姆茲將軍遭到猛烈的炮擊,在要塞南側突然出現了2萬以上的普魯士軍。”

“抱歉,我這邊也遇到了突襲。請您回報武姆茲將軍,我真的無能為力。”

那傳令官急道:“請您至少派出騎兵策應……”

凱勒曼斷然道:“如果沒有騎兵掩護我的側翼,在退入克雷格尼茨之前,我的人就會被普魯士騎兵切成一塊塊地消滅掉。

“埃卡爾德,派人送這位上尉先生回去。

“卡魯斯,命令費里克斯團在那邊的林邊設立第二道防線,半小時後讓多爾特的人撤下來!”

“是,將軍!”

距離8公里外的利格尼茨要塞南側的緩坡上,接近60門大炮在早已設置好的陣地上朝貿然靠近的奧地利人噴吐着烈焰。

武姆茲將軍根本沒想到,自己的奇襲遭到了普魯士人的反奇襲。

在大量火炮的密集射擊下,他的前隊幾乎是立刻便被打散了。

正當他猶豫着是否要原地展開軍隊,和前方的普魯士人來一場正面對決之際,從西南方向的低洼地帶冒出了大量普魯士軍隊,以整齊的線列陣朝他這邊撲來。

毫無防備的奧地利人頓時陷入慌亂之中,好在普魯士人為了增加隱蔽性,將軍隊布置在了窪地內側,令武姆茲暫時擁有了地形的優勢。

武姆茲也是經歷過七年戰爭和巴伐利亞王位爭奪戰的老將,當即抓住這唯一的機會,命令手下的精銳散兵團居高臨下向普魯士人的步兵線列發起了反衝鋒。

與此同時,他讓瑙恩多夫的騎兵繞向北面,擺出要不惜一切代價強攻普軍炮兵陣地的架勢。

普魯士利格尼茨方面軍指揮德里森將軍很快就接到了偵察兵的報告――足有10個奧地利的騎兵中隊,也就是1500名騎兵正在朝普魯士炮兵所在的緩坡側後方機動。那邊的地勢較高,幾乎與炮兵陣地齊平。如果騎兵從那裡發起衝鋒,普魯士軍的大炮將會陷入危險之中。

他頓時皺眉權衡起來,海因里希親王給他的命令是死守利格尼茨,而不是殲滅奧地利軍。

他很清楚,眼下自己面對的只是奧地利前鋒部隊,後面很可能還有超過10萬的奧地利大軍。

如果失去大炮,憑自己這3萬來人,根本不可能守住利格尼茨。

片刻,德里森將軍對傳令官道:“命令約納斯的騎兵撤回來,全力阻截敵軍騎兵。”

“是,將軍。”

隨着雙方的命令傳出,在利格尼茨那四處起伏的丘陵上,一道綠色的細線穿過灌木叢不斷朝西北方向疾馳,距離奧地利主力部隊越來越遠,如同一群捨命撲向敵軍心臟地帶的刺客。

而另一道淺藍色的細線則從奧地利人的東南方向繞了出來,避過奧軍主力,拚命趕回利格尼茨要塞旁的高地。

如果這時候武姆茲從空中俯瞰,必然會嚇出一身的白毛汗。

剛才那隊普魯士騎兵要是在他撤退的途中突然衝出來,他的主力部隊立刻就會被截為兩段,基本上就全都別想回到波西米亞了。

另一邊,奧地利精銳散兵團開始藉著荒草的掩護,四散開來,朝窪地下方的普魯士步兵線列衝去。

他們經驗非常豐富,雖然是散兵隊形,卻能利用鼓手的鼓點提示,從不同位置站起身來進行齊射,大大增加了殺傷效率。

他們之中有很多人都是來自奧地利山區的獵手,槍法非常了得,藉著高地勢帶來的射程優勢,在普魯士步兵還擊之前,便在後者的線列陣上“挖”出了不少的缺口。

然而,在燧發槍時代,以劣勢人數硬沖步兵線列無疑是不明智的行為。

很快,普魯士人的步兵線列前進到了射程之內,隨着數次齊射,密如暴雨般的槍彈覆蓋了奧地利散兵的藏身之處。

緩坡上的荒草中,不斷傳出慘叫聲,而後便是一個個的屍體朝窪地滾落下來,在綠色的草皮上留下道道模糊的血跡。

不到兩個團的奧地利散兵且戰且退,逼迫普魯士步兵線列不斷停下來整隊、射擊,在這不到一公里長的緩坡上,足足拖住了近萬名普魯士軍一個多小時。

加上瑙恩多夫的騎兵拉扯出的缺口,武姆茲終於將主力部隊撤出了普魯士人炮兵覆蓋的範圍,而後開始有序地交替掩護撤退。

接近黃昏時分,武姆茲終於在距離克雷格尼茨,也就是奧地利邊境十來公里處遇到了凱勒曼的法軍。

直到進入了法國人構築好的營地,武姆茲才算是心中略定,忙吩咐參謀統計傷亡情況。

幾小時後,一份簡單的戰況彙報提交至他的手中。那報告顯示,大約1萬6千名奧地利士兵和9千名法國人成功地撤了下來。至於西側的巴伐利亞軍,由於沒有發生戰鬥,反倒是和那5千名奧軍全都安全返回。

主力尚存,武姆茲暗自鬆了一口氣。然而,此戰他的兩個最精銳的散兵團幾乎全軍覆沒,騎兵也損失了近4個中隊,連瑙恩多夫將軍都負了傷。

故而奧軍損失的人數雖不算太多,但對戰鬥力的影響卻相當嚴重。

次日中午,當奧地利軍總指揮官拉西元帥率領主力部隊抵達利格尼茨邊境時,迎面正遇到了撤下來的武姆茲軍團。

當他得知了昨天奧軍的慘敗之後,臉色頓時變得鐵青。

按他原本的計劃,明天或者後天就能以突襲的方式拿下利格尼茨,而後兵指西里西亞首府布雷斯勞。

然而,就武姆茲遭遇的戰況來看,普魯士人明顯早有準備。

自己面臨的恐怕將會是一場硬碰硬的惡戰了……

……

當利格尼茨慘敗的消息傳回維也納,整個城市都沸騰了起來。

無數奧地利人瞬間被勾起了這數十年來三次西里西亞戰爭慘敗的痛苦回憶――這一系列失敗令奧地利丟掉了整個富饒的西里西亞地區,從此陷入了和普魯士爭奪德意志的局面。

加上之前約瑟夫二世改革帶來的不良影響,維也納的貴族和市民們紛紛湧上街頭,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足有四五千人浩浩蕩蕩地湧向美泉宮,一路高喊着口號,“必須對前線指揮官拉西伯爵追責!”

“向西里西亞增兵,我們絕不能再次經歷戰敗!”

“撤換掉無能的拉西,讓勞東元帥指揮大軍!”

“對,只有勞東元帥才能擊敗普魯士人……”

同時,抗議人群中也夾雜了大量對王室不滿的聲音,他們此次慘敗歸罪於約瑟夫二世的改革,認為是改革影響了軍隊的士氣,並抨擊皇帝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便貿然對普魯士發動戰爭。

美泉宮。

雖然抗議人群都被衛兵擋在王宮廣場之外,但約瑟夫二世仍能隱約聽到窗外傳來的嘈雜聲。

在一陣咳嗽之後,神羅皇帝看向肅立在他病床旁的利奧波德二世和國務大臣考尼茨:“不用驅散抗議的人,你們沒聽到大家說要向西里西亞增兵嗎?這或許是個讓奧地利人團結起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