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手遊參展終於落幕,坐在飛機上,楊凡不禁回想這三天的經歷。+
最後,經過沈夢晴的談判,把歐美的發行權全部交給他公司代理,大家四六分賬,楊凡四,代理商六。這已經是盡沈夢晴最大的能力了,當然,不排除遊戲確實做的挺好,人家比較看好。
在那人離開後,沈夢晴看著楊凡,問:“你一早就準備向海外運營的?”
要知道,普通開發者,即使是開發手遊時,順手也會把遊戲國際化一下,也只不過幻想一下而已,並不會像楊凡一樣,一開始就想到出口的問題,還針對歐美玩家把遊戲的場景人物,開發了另一個歐美版,歐美版裡的人物比較歐美化,骨格比較大。
楊凡得意的笑了起來,“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誰?”其實他真沒想過,只是因為他目標比別人遠大,一開始就瞄準了全球。
沈夢晴給了他一個嫵媚的白眼……
國內手遊發行大體分為獨代和聯運。
遊戲聯運,就是廠商產品開發完成,與各大平臺進行聯合運營,並獲得少量代理費,運營收入則雙方按照約定的比例進行分成。一般是開發商負責產品上的更新,活動,日常運營。發行商負責推廣,也就是拉人進來玩。
遊戲獨代,就是廠商把遊戲獨家代理給發行商,並得到一大筆獨代費,由代理商全權負責活動、日常運營、推廣等一切事物,開發商只要負責更新,修補bug就行了。最初開發手遊時,楊凡也想過是否專注於手遊開發,而將遊戲獨家代理給發行商。不過獨代就像是指腹為婚,產品未正式上線運營,雙方是否合適無法事前驗證,不確定性非常大。
楊凡考慮了很久,最終還是相信自己的手遊,國內選擇了聯運,而海外則選擇了分區獨代的方法。
正所謂“獨代有毒,聯運有坑”,還好李雲芸對國內的聯運比較熟悉,知道聯運裡的各種坑。當初面試時,楊凡問李雲芸“手遊發行應該注意的點”,李雲芸說起了她在老東家的一些經歷,她的老東家就是被聯運坑得欲仙欲死。楊凡正是看重李雲芸吃過虧,爬過坑的經歷,這都是寶貴的經驗,所以把她留了下來。
安卓的第三方渠道很多,有最早論壇出身的安卓機鋒等,有pc工具出身的豌豆莢91助手360助手等,有應用市場的googley應用匯等,楊凡覺得其實有一個googley就夠了,幹嘛要這麼多的第三方渠道,相對安卓,ios的推廣就方便多了。
不過沒有辦法,畢竟安卓手機還是佔大多數的,楊凡不可能放棄。最終,楊凡放棄了一些小平臺,和一些比較大的平臺談合作的問題,小平臺的推廣價格雖然便宜,但會造假,刷流量,而大平臺,至少不敢做得太明顯。
楊凡與十多個大平臺建立初步合作意向,因為是聯合運營,各平臺上的推廣,便由平臺負責,他那點錢還要用於手遊的運營和其他地方的推廣,還不夠燒的三個月的,三個月不掙錢,他就要破產了。
公測定在下週的8月7號,剛好立秋,回到深城後,大家便回去美美的睡覺了。因為接下來將面臨一場大戰,能不能休息還未可知,必須養精儲銳。
因為遊戲的服務器早在內測時只租用了一個,楊凡便讓運營繼續擴充,把可容納同時在線人數提高到十萬。李雲芸則繼續和各大平臺談合作,籤分成合約,簽訂合約的遊戲平臺也陸陸續續給了推廣,把楊凡的《宇宙紀元:生存之戰》放到自己平臺顯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