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手表》 三只小哥

自主招人的首試只考語數英,當然有特長科目的也可以考特長,在考試頁面裡都是可以選的,特長科目就是理化生,也就是物理、化學、或者生物特別好的,藍星大學也會錄取。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說是藍星大學,其實叫藍星科技大學才對,名乎其實的理工科大學。

只一天時間,所以的考試就已經結束,當天晚上,網上便已經議論開了。

“太難了,特別是數學,簡直變態,和我以前參加奧數的難度相當了。”

“還有,竟然還有證明一加一等於二的,正常人會學習這個嗎?出題者真變態。”

“學渣瑟瑟發抖。”

“別說數學的,物理一樣,本來以為物理是自己的特長,考個試還不輕鬆?這次考試讓我懷疑,我以前的物理是否是真的好了。”

“化學一樣一樣的。”

“說多都是淚啊。”

被罵變態的人正是楊凡,因為是理工科的關係,所以語文英語的要求都不是很高,也就平時高考的難度,數理化生四科理科就不一樣了,怎麼難就怎麼出,只要考查知識掌握的深度。

因為只有考查了知識掌握的深度,才能得知考生是否是真的喜歡所選科目,如果不喜歡,普通人頂多就是把所有知識點掌握了就完了,不會有興趣再繼續深入進去的。而且知識掌握的完整度很好培養,但興趣就不一樣了。基於這種認識,理科的出題裡,楊凡出了主力,連李老爺子都笑罵楊凡變態,可想而知,難度是有多變態了。

這麼好的新聞,媒體自然不會錯過,於是什麼“史上最難的考試”這類的題目便出來了。正在媒體大肆渲染時,楊凡此刻正皺著眉頭看著一份文件。

這是詩詩給他的一份產品線開展申請,來自比亞迪未來ceo董立平,標題為“關於成立共享汽車業務意見”。

雖然董立平是ceo,但是比亞迪未來想要開展重大業務,還是要經過股東們的同意的,所以此刻楊凡和王傳福的辦公室上都出現了這麼一份申請書。

申請書裡,董立平先是洋洋灑灑的陳述了一遍國內的共享汽車行業現狀,和遇到的困境。

行業現狀便是大多數的共享汽車公司已經停業,只有少數的運營狀況良好,但大多也面臨著活躍用戶環比增幅下滑。困境便是借還車的流程煩鎖,便捷性不高,借車必須到指定地點,而且借車前就要先確定還車點,否則無法借車。使用完後,還得再次對車輛前後左右以及車內前後排拍照,以證明還車時車況良好。這一套流程下來,多半用戶都用會嫌麻煩。

這也是無奈之舉,即便到了現在,國民素質還是很差,不拍照坐墊一定會幾天內被偷光。

還有一些用戶用車時,覺得反正不是自己的車,便放肆的違規,而且拒絕處理,一輛車違章積累到了五次就無法正常投入運營了。

以前一些用戶喜歡拿走油卡的,這樣其他人就不能借走車輛了,這樣他就可以接著用,還好現在用上了電動汽車,這種情況少了很多。還有一些用戶喜歡把共享汽車開進高檔住宅區的停車場,並且拒絕開出,而非小區業主是不得進入的,以至於系統上雖然顯示為已還車,但實際上其他用戶卻無法使用,共享汽車成了他“專車”。

前幾年共享單車出來時,共享這概念一下子大火,什麼都要往共享這兩字上靠。其實這就是分時租賃,只不過共享這說法更高大上,更能吸引媒體用戶關注,才用上的。

發展至今,共享單車成功了,但是幾年過去了,楊凡正好奇共享汽車怎麼就毫無聲色了,原來原因在這裡。

既然知道了原因,董立平還要繼續進入這行業,必定是想到了怎麼解決了吧。想到這裡,楊凡的興致上來了,趕緊往下看。

果然,接下來申請書裡便提到了解決的辦法。

首先是借還車的流程,申請書上是這麼寫的:

以前或許沒有辦法,但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出現讓我想到解決的辦法,而且連最後一公里的痛點也解決了。這是我想到的一個情境——某天,一個人城市打工者,突然想接女朋友去吃飯看電影,但又不想打滴滴,想親自開車。只見他抬起手錶,對著手錶說到“幫我預約一輛汽車”。經過簡單對話,打工者便完成了預約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以此同時,無人駕駛共享汽車企業後臺收到了申請,根據定位,調度了一輛佈置在附近的無人駕駛汽車,於是無人駕駛汽車自動出庫,自動開到了預約者的位置。無人駕駛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預約者還可以通過app查看它的位置,到達目的地後,手錶還會發出聲音提醒預約者。預約者來到汽車前,對著手錶喊一聲“開門”,無人駕駛汽車的門便會自動打開……

董立平描寫得情境很具體,讓人一看就明白了他怎麼解決借還車流程煩雜的問題,最後還車時也一樣,只需走下車,對著手錶說一句“還車”,汽車使會自動找到,並且開回附近的佈置點。

不得不說,董立平還是很有想法的,不過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關於投放量的問題,要想便捷性,投放點最多隻能覆蓋方圓五公里,全華國那麼大,那得多少投放量啊。不說租賃倉庫量,單單這投放量就不是比亞迪未來一家能撐得起的。

不過顯然董立平不止這麼一點水平,很快他又提到了怎麼解決投放量的問題。這倒讓楊凡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起來。

他主張聯合國內幾大車企,共同推行這個共享汽車項目。其實在未來科技之前,百度、上汽等一些企業就在無人駕駛上累積了相當的經驗,離成熟相去不遠,在比亞迪未來推出無人駕駛汽車後,幾家企業也相應的推出了自家的無人駕駛汽車。

要帶他們一起玩嗎?楊凡不由得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