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豪門深似海,更何況是皇族這等天下第一豪門?
不過,後宮中的氣氛倒是頗為和諧。
倒不是這裡的嬪妃們個個通情達理,友善和諧,而是因為規矩。
皇后雖然通情達理,但那只是針對不壞規矩的前提下,若是有人壞了規矩,那後果就不用想了。
而這個所謂的規矩,就是不準挑起任何紛爭,若有不滿,可找皇后評理,誰若是私下裡去搞小動作,那麼抱歉,日常所需被罰沒都是小事,皇后甚至有權力取消一位嬪妃的翻牌權。
而這種情況下,除非是皇帝直接點名,不然一輩子也不可能翻到你。
來了宮中自然要學規矩,而對於這裡,青禾很不適應。
理想中的生活,應當是田園農舍,風景靚麗的地方,詩情畫意,到處散著濃郁的浪漫。
只是,那種生活,似乎永遠也不可能出現。
服侍皇帝,一夜春風,青禾心中唯一所剩下的,也就是希望自己的肚子能夠掙點氣。
“兒臣參見父皇,見過雅姨!”李承光帶著稍稍青澀的聲音,站在寢宮堂口朝著正在梳洗打扮的兩人請安。
人雖小,禮儀卻掌握的恰到好處。
古制言:妾通買賣,以其賤同公物也。
妃跟妾沒什麼區別,不同的只是她們服侍的對象不同。
在宮中,這些嬪妃的地位並不高,稍稍犯一些錯,就會被禮部的官員上報到皇后那裡。
好在皇后通情達理,一些小的錯誤,只是說幾句便算了,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基本不會嚴懲。
禮部官員雖感無奈,但這是皇后做出的決定,他們無權干涉,也無權去改變,更無權去皇帝那裡提不滿。
他們敢對嬪妃指指點點,說三道四,卻不敢對皇后有任何的不滿,甚至一絲情緒也不敢出現。
李承光作為長子,不出意外將來是肯定要當太子,當皇帝的。
而且李承光這些年來的表現,也很讓人喜歡,無論什麼時候,都很有禮貌,無論面對皇后,還是這些嬪妃,或者是那些弟弟妹妹們,李承光都做到了身為長子應當做的義務。
一個七歲的小屁孩能做啥?
放在窮的叮噹響的山村裡,你看一個七歲的小屁孩會做啥?
宮中不是小山村,但兩者的環境卻極其相似,雖然是兩個極端。
加上李承光天資聰慧,又有皇后這塊天然盾牌作為支撐。
爭儲?算了吧,真以為宮鬥是那麼容易的?兩者根本就不在一個級別上。
就像之前李建成,李世民二人之爭,李淵難道就有這三個孩子嗎?
當然不是,成年的孩子還有一大堆呢,可其他人怎麼不站出來爭一爭?
不是不想爭,而是沒資格爭,他們只要敢站出來,先不說這三位會怎麼反擊,就是大臣們都能一人一口唾沫把他們給淹死。
爭儲的前提是,同為嫡出,或嫡出全部死亡,這時候庶出才有資格進入這一行列。
但這麼說的話還是有些牽強,除非皇后也死了,而皇帝沒有立後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