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 末日游侠

“那就應當擴大產能,趁著當下還有精力的時候,至少也要保證兩邊可以均衡發展。”程知節意外的發言道。

零部件產能不夠,這還用多說嗎?當然是擴大產能了啊。

誰說卡車只在工程上有用的?在軍隊用處更大好吧?

程知節早就看到了這一點,很多人也都看到了,計劃經濟最大的好處在哪裡?

在任何產品,他的成本只有一個人工,或許在加上一個前期的廠房設備投入,但這是一次性的。

所有的產品,都不需要去支付額外的錢財,朝廷下令,工廠生產,比如說卡車,每造一臺,朝廷只需要支付六百錢就可以了,這是現在產量上來了,如果還像之前那樣,朝廷需要支付的錢可就多了。

這筆錢支付給機械廠,然後機械廠對幾個分廠進行資金分配,拿到資金後,分廠再給供應單位分配。

每提供一個部件,給多少錢,這都是死數目,誰也免不掉,但不論怎麼算,算來算去,這筆錢也就夠給工人發工資的。

當然,產量越高,工廠就越賺錢,即便是現在這種模式,一天生產一百臺,肯定比生產八十臺是要多賺二十臺的錢的。

“知節說的不錯,眼下當務之急,應當是立即擴大產能。”房玄齡也罕見的站出來支持道:“機械廠通過一個月的時間向我們證明了一件事情,這種模式是可行的,對工人的要求並不高,同時可以將生產速度提升到最快。而且工人對技能的掌握速度也遠超我等想象,所以,臣的建議是,總裝廠至少擴大一倍,其餘分廠,視情況擴大,總之就是要讓零部件的供應與總裝的產量相等,或者說,要讓零部件的產量超過總裝的速度。”

道理很簡單,配件的生產速度跟總裝速度是一樣的,那麼有的車壞了需要更換配件怎麼辦?難道就是生產一個用一個?

這種事情,總要多生產一些備用的,但也不能盲目的生產,具體的還需要去摸索,但最終走到這一步是不可避免的。

“陛下,臣倒是有個想法。”一直沒有說話的李道宗也開口了。

作為雍州治中,機械廠是雍州府與朝廷合開的企業,他自然是有話語權的。

但同樣的,身為雍州治中,他的視線並不能只放在長安這一塊地上,雍州還有很大一片區域呢,總不能只想著雍州,而不想其他地方吧?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機械廠的產能提升,李道宗卻也越來越頭疼了。

今日剛巧說到了擴產這件事情上,李道宗靈機一動,倒是想出了一個可行的辦法來。

“不妨將機械廠進行拆分!”

“拆分?”

“怎麼個拆分法?”李元吉猶豫了下,這個想法還是有點靠譜的,因為這種辦法對他來說,並不陌生。

“長安只保留兩個總裝廠,並對其規模進行擴大,現在的零部件廠,只生產製造技術難度大的主要部件,比如方向盤,座椅等相對車輛整體影響不大的零部件,可以分散到長安周邊的縣去生產,然後在用卡車將這些生產好的零部件運到長安進行總裝,而每一座廠只負責幾個部件,這樣更有利於對質量的把控,同時也可以更好的提高效率。”李道宗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