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 末日游侠

就在全國百姓為了降低課賦一事而歡慶WWW..lā

長安城中,卻是烏雲密佈。

一掃之前的好心情,為此,李元吉甚至大發雷霆,並親自召集了數位大臣,以及涉及此事的相關人員。

面前擺著的,是一大堆的黃金。

為了方便運輸存儲,黃金並沒有打造成金元寶的形狀,而是以金條的形狀面世,且最低重量也是五兩,再往上還有十兩重量。

兩隻托盤上,分別放著數量相等的黃金,說多也多,說不多也不多,兩邊加起來,一共三百多兩黃金,其價值更是高達六百多貫。

假幣,早晚會出現,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避免假幣的出現,即便是採用了更多更先進的技術,也總有人會模仿的比較像。

況且以金銀為貨幣,其防偽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要材質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一百多兩黃金的假幣,或者被稱之為私幣更為合適一些,這讓李元吉心中很是不爽。

若是單個少量的出現,倒也不會引起朝廷的注意,可一次性出現了一百多兩,那也就意味著,有人在批量製造私幣,並且流入市場。

私幣的流通,對於整個社會經濟來說影響並不大,因為那畢竟是真金白銀,私幣也好,官幣也好,都是要流通的,商人們並不會吃虧,百姓也同樣不會吃虧。

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吃虧的是朝廷,若是不能打掉這些私幣的源頭,那就等於是朝廷再給某些人打工。

在召集大臣的同時,李元吉並沒有急著去詢問緣由,而是在腦子裡不斷的思考著,該如何去杜絕,打擊這些私幣。

金銀的兌率,是戶部按照當下市場的價格來制定的,就算是有些誤差,但也完全在接受範圍之內,至少不會出現大範圍的將金子或銀子融化掉築器賣高價的現象。

可若想制止私幣的出現,其難度有多大?這一點李元吉幾乎可以想象到。

大批量的還好,家庭作坊式的小規模製造,自己根本無從下手,人家院門一關,一次製造個一二十兩,自己連知道消息都有些困難,更不要提去打擊他們。

“說說情況吧!”瞅著大臣來的差不多了,李元吉有些沉悶的吩咐了句。

“諾!”羅塵畢恭畢敬的應了聲,“這些私幣是昨日錢莊發現的,起初只是覺得有些奇怪,也沒有太過在意,不過在當晚盤點的時候,店員留了個心眼,結果便發現了其中的貓膩。

朝廷髮型的金、銀都有特殊的記號以及一整套的流程,而且層層把關,中間出錯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正規的金、銀背面刻有重量數字,鑄造年份,鑄造地點代號,以及刻印官員代號。所有的金、銀貨幣背後的內容,只有重量與年份有可能重複,或者是同一地點,同一批次,同一官員刻印。

所以這些也是錢莊用來分辨真偽的主要途徑之一,不過這次錢莊真的是出現了紕漏,結果忽視了這麼嚴重的問題。

這批金子的背後,竟然刻著不同地區的代號,和官員代號,加上其製作稍顯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