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咖怎么了》 菜又懒

等?

我等你個香蕉棒棒錘!

好不容易等到《流浪藍星》的熱度開始下降,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有了更多的畫面,李亦這邊又整出個編年史,還有記錄片的預熱。

“其他們”齊齊破防,恨不得邀約一起跑到廣電,舉報《流浪藍星》壟斷營銷。

電影紀錄片,同行們還可以理解。

但拍個電影還能整出編年史來,他們是理解不了的,更理解不了,自己作為“文化人”都不太看得下去的編年史,大眾是怎么看的下去這破東西的?

真的有人看嗎?

憑什么都在關注,都在考慮?

其實同行們的質疑沒錯。

網上對《流浪藍星》推出來一兩萬字的編年史討論的熱火朝天,但相比整個觀影人群來說,只有一小部分人認真地去看去了解。

剩下的大部分人裡,也只有一小部分大概地去了解了一下,更多的只是“我去,流浪居然還出了編年史,這么嚴謹,一定要支持,一定要誇啊”,看是不怎么看的。

所以說,這編年史認真去看的人多不多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代表了《流浪藍星》整個團隊對電影的嚴謹和熱愛!

既然如此,那就討論,那就誇!

同行們糾結不久,也明白了這個道理,然後,還是毫無辦法,還是選擇繼續等畫面。

不過這次的等待,不再抱有終得雲開見月明的期待,認命了。

《流浪藍星》在口碑和票房都極其爆炸的情況下,營銷手段仍舊是有條不紊的一環接一環。

不認命又能幹嘛呢?

拿錢倒是可以硬生生砸出一道光。

可是,業內傳聞,《流浪藍星》的營銷費用一個億打底。

這尼瑪就屬於實力比你強的人還比你努力。

比不了,也跟不起。

命苦啊.圈子裡哀鴻遍野。

同期電影苦不苦不清楚,反正《流浪藍星》是挺美的。

編年史的熱度一連吃了好幾天,眼看著差不多了,立馬又全網發佈紀錄片。

紀錄片沒有特別突出誰,李亦也不例外,篇幅很好地控制分配在整體的層次。

雖然《流浪藍星》的話題,是一波接一波的轟炸,網友都有些疲憊了,甚至有的還產生了反感,但紀錄片仍然好使,對電影的宣傳仍然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亦哥兒的鏡頭好少啊!”

“是啊,而且看起來都慘兮兮的樣子。”

“我去這宇航服和外骨骼這么重啊!?”

“不是,運載車怎么有點像那種集裝鐵皮房……”

“哈哈哈,劇組裡怎么老有人吵架啊。”

“這也太紀實了吧,我算了一下,罵髒話消音的時長將近有十分鐘……”

“肅然起敬,國內其他劇組都來好好學學人家是怎么拍電影的吧。”

“不要引戰,這對《流浪藍星》反而不是好事。不過,我也跟過劇組,確實沒見過像藍星這種氛圍的,怪不得能拍出這部這么牛逼的科幻鉅作啊!”

“牛逼!”

“……”

路演中,李亦等人一直拒絕賣慘,對拍攝遇到的問題、艱難都是一筆帶過,沒有多聊。

而在紀錄片裡,大夥兒可是切切實實地看到,不管是演員、導演,乃至各個部門的幕後工作人員都挺慘的.

是真的慘。

導演組經常熬大夜開大會,道具組為了道具的細節改到崩潰,各部門之間經常討論著就吵起來了,這些都是壓力太大的表現,觀眾都看在了眼裡。

在各路切片號的剪輯之下,《流浪藍星》的全體成員可謂是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啊!

多愁善感點的觀眾,看紀錄片的切片很容易就能眼眶發。

苦啊!

太苦了!

這么認真的劇組,這么敬業的團隊,這么辛苦的一群人,最重要的是拍出了一部這么好的科幻電影,怎么能不支持呢!?

於是,按照正常規律開始下落的票房,又發生了回彈,一連好幾天都是往上走的趨勢。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破了《功夫》,也就是國內電影票房的最高記錄。

截止到八月五號下午六點十五分,票房來到53億,登頂國內電影總票房第一!

這個票房毫無疑問是震撼的,值得大書特書的。

到了這個時候,重磅級的官媒終於忍不住要下場助力《流浪藍星》票房更上一層樓,促進文娛行業的經濟發展。

《人民日報》通過愚公移山的精神,解析了《流浪藍星》的部分情節,讚歎人類的勇氣、偉大和浪漫,也小小的撒了點“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之類的雞湯。

央視新聞則是直接祝賀《流浪藍星》破了票房記錄,標題是“真正的國產科幻,不愧是國產科幻”。

正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上映了將近一個月的《流浪藍星》,又特么彈起來了!

而且從上映至今,一直都是單日票房冠軍,從未中斷過!

同期上映的其他們:呵呵,你高興就好。

先前《流浪藍星》的仰臥起坐,他們的心情還會跟著起伏,現在卻已經是愛咋咋滴了。

期間倒是有件趣事。

第一個在微博喊“非戰之罪”的那位導演,腦子比較靈活,又第一個喊出口號要和《流浪藍星》爭單日票房冠軍,招了不少罵聲,但也確確實實拿到了關注和票房的好處。

遲鈍的後面才喊口號的,則是除了罵聲沒撈著太多好。

“其他們”捱罵也委屈啊。

——我們的電影真的不好嗎?

——還不是因為你們都不看,我們才碰瓷的。

——而且我們也不是科幻片啊,我們這裡有動作片有喜劇片,客官趕緊來換換口味吧!

電影值不值得一看是其次,和《流浪藍星》同期的電影都在叫苦連天,這確實挺有意思。

其實網友也是在笑罵。

不過因為這件事,《流浪藍星》在國內影史的地位又上升了不少。

除了一些比較極端地嚷嚷著這就是最好的電影,大眾都更清晰地明白了一件事——這個夏天有一部電影,壓的同期的電影失去了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