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归刀》 凌太清

京都城,皇宮內。

一名太監神情緊張,跌跌撞撞地跑進了皇帝陛下所在的宮殿。

“陛下,公主不見了。”太監的話語間充滿了恐懼,以至於他說話的聲音中帶著顫抖之意。

皇帝一聽頓時站了起來說道:“你說什麼?”

那太監問聲身體伏的更低,顫巍巍地從口袋掏出一封信遞了上去。

皇帝身邊侍奉小太監見狀連忙上前將信拿了過來遞給了皇帝。

皇帝打開信看到:父皇,女兒對不起你,我要去找他,去找我們的兒子,如果這輩子在死之前能見到他,我也死而無憾了。

語句簡短,字裡行間表達了對心上人的思念。

一行老淚從皇帝陛下的眼角流淌,他擺了擺手示意那太監起身問道:“除了公主,還有誰?”

“兩位公主,還有鄭都尉一家人。”

皇帝聽到此行有鄭少遊同行,心底總算悄悄鬆了一口氣說道:“宣林都尉進宮。”

很快,宣武司林都尉便得到了進宮覲見陛下的消息,此消息十萬火急,不得耽擱。

林都尉問聲,即刻放下手中工作,快速向皇宮趕去。

“瑤兒出走了,去找月秋風去了。”

也許只有這個比自己小上幾歲的連襟妹夫,我們的皇帝陛下才能吐露自己的心聲吧。

陛下放心,我已經派人一路跟隨保護,還有鄭少遊一路隨行,不會有事的。

皇帝一聽,頓時眉頭一皺問道:“你早就知道他們出走了?”

林都尉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公主的這個病,是心病,治好它,需要心藥才行,而這一味藥,便是月秋風。”

“朕又何嘗不知道,只是這月秋風在什麼地方,沒人知道。”皇帝陛下的話語間依舊充滿了擔心。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我相信公主一定會如願以償的。”林都尉寬慰道。

“但願如你所言吧。”

新年剛過。

道路上的白雪尚未融化,路上人煙稀少。在那漫無邊際,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一個不起眼的小黑點緩緩浮現。

等到又進了些,會發現,一名中年男子駕著馬車,在這曠野中行走。

他環顧四周,時不時地打上一隻飛鳥,一隻野兔,停下馬車將他們收集起來,當做口糧。

再仔細一看,這名中年男人正是鄭少遊,馬車裡面坐的就是平陽公主,小蝶,以及小蝶和鄭少遊的女兒。

就在皇帝陛下和林都尉交談結束的第二天朝會結束的時候,皇帝陛下將神情有些恍惚的鄭尚書留了下來,他將幾人出走的事情告訴了鄭尚書。

鄭尚書聞聲當即跪下請罪,請陛下放過鄭家婦孺,自己願意以死謝罪。

皇帝陛下只是安慰了幾句,便讓鄭尚書回去了,這件事在京都也就此打住,再無人提起。

山林曠野的山洞內,一堆篝火將整個山洞烘烤得暖洋洋的,一男兩女和一個小女孩正圍在篝火旁取暖,他們一天聊著天,一條烤著野味充飢。

“公主,喝杯酒,暖暖身子。”小蝶遞上一杯酒走了過來說道。

平陽公主接過就被一飲而盡。美酒下肚。很快一股暖意從胃向四肢百骸散發,暖洋洋的,讓人心醉。

夜深了,平陽公主和女兒已經沉沉睡去,鄭少遊和小蝶則怎麼也睡不著。

兩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他們也不知道這一次他們出來能不能找到月秋風,找到阿牛,如了公主的心願。

鄭少遊嘆了一口氣,抱了抱懷中的佳人說道:“早些休息吧,養足精神,明天還要趕路,等到了徐州城,武林大會差不多就要開始了,說不定他們會來參加武林大會呢。”

小蝶點了點頭,在鄭少遊的懷中找了一個舒服的姿勢沉沉睡去。

四人一路走走停停,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到達徐州城。

此時的徐州城已經是春暖花開,草長鶯飛了。整個城市熱鬧非凡,大街小巷各式各樣的人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武林大會就要開始了,所有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江湖上名望好深的各大門派紛紛到來,在徐州城內最大的酒樓白馬酒樓歇腳。

這一次,他們的目標都是梅花令和武林盟主。如果能將金絲軟甲一起帶走,對於他們來說那是最好不過的,但是鑄劍堂和宣武司會輕易地讓他們帶走嗎?

還有待商榷。

這一次,武林大會的舉行引起了朝廷的重視。皇帝專門派人前來祝賀,恭祝各位江湖英雄願有所得。並再一次強調朝廷不干涉江湖的事情。

這一次,代表朝廷前來參加武林大會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宣武司都尉,林都尉。

當臨時在龍門鏢局歇腳的林東路聽到林都尉來到這徐州城,心頭沒來由地跳了一下,一整天都思緒不寧。

韓雲昭見狀問道:“師父,你怎麼了?”

林東路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說道:“沒什麼,可能這幾日沒能休息好。”

傍晚時分,阿牛帶著張文祥走到聚義廳,看到葉無雙和喬懷歸正在討論出鏢的事情,看到阿牛走了進來,喬懷歸問道:“阿牛兄弟,有沒有興趣走一趟?”

“去哪裡?什麼時候出發?標的物是什麼?”

阿牛一連三個問題將喬懷歸問得啞口無言。他訕訕一笑說道:“不知道去哪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發,更不知道標的物是什麼。”

阿牛一聽沒好氣地說道:“那你說的是個錘子,我往哪裡走哦。”

喬懷歸笑罵一聲說道:“非我讓你去,是有人指名道姓要你去。”

看著喬懷歸臉上的笑容,阿牛覺得喬懷歸有什麼事情瞞著他。

現在一旁的葉無雙看著喬懷歸一本正經的打趣阿牛,終於忍不住的說道:“喬兄弟,你就不要在打趣阿牛兄弟了,還是讓他進去吧。”

阿牛聽得一頭霧水,在幾人的注視之下,向裡屋走去。

就在他剛剛推開門的一剎那,一道熟悉的身形出現在眼前。

那個亦師亦父的師父,正站在那裡笑吟吟地看著自己。

阿牛雖然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但是闊別師父許久。心中甚是想念,本想著有所成之後再回去拜見師父,沒想到師父竟然下山了。

這讓阿牛興奮地三步並作一步衝了上去,如兒時一般,像個孩子一樣,掛在師父身上。

而這個師父,便是秋風刀法的創始人,月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