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溪寧聽得入了迷,她被這份純手工的匠心所打動。
儘管她並不需要用來裝冷飯,但她被這種沒有一絲科技痕跡的純手工藝術品所吸引,它們不僅美觀,更蘊含著老手藝人的情感與故事。
在仔細挑選後,她選中了一個最小號的筲箕,打算用它來裝點生活的瑣碎,讓日常的雜物也能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譚溪寧逛了一圈,然後折回百貨商店,把其他老師委託她買的東西一一買好,又買了不少的英語練習簿和算術本,還有小楷本、鉛筆、橡皮……
其中的一些是給孩子們的獎勵,英語練習簿是三年級以上每個人都有。
其他學校的學生三年級開始學英語,普沙村希望小學整個學校只有一個英語老師,忙五六年級都忙不過來,更別說三四年級的教學了。
譚溪寧不想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她的英語這些年用得不多,教孩子們初級英語還不成問題。
她把幾大摞本子拉到收銀臺的時候,那個店員手裡正拿著一個包子啃,她感覺光線被擋住,站起來吃驚地看著她:“妹妹,家裡孩子多嗎?買這麼多?”
譚溪寧拿出錢包說道:“不是,是買給學生的。”
“哦,我以為買給自己家孩子呢。你是老師啊?鎮中心小學的?”
“普沙村希望小學。”
那個店員放下手裡的包子:“捐贈的啊?”
“算也不算吧。”
“那你等等,我給老闆老闆打個電話,既然你買得多,我看能不能讓老闆給你打個折。”
譚溪寧道了謝,看那個姑娘給老闆打電話去了。
她拿起一盒橡皮,思索著等到學校,這些橡皮就一個班放上一盒,幾個人用一塊。
英語練習本呢……三年級以上的同學都得發一本,其他作業本鉛筆的分配看情況,可以用作獎勵,也算是盡一點綿薄之力。
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太小了,她拿起手機翻開手機通訊錄。
可是她都沒在電視臺工作了。
想到這裡又退出通訊錄,在瀏覽器搜索著……
英語老師怎麼才能教好孩子?
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孩子怎麼學英語?
單詞怎麼背更加高效?
小學生英語語法
……
“妹妹,我跟老闆說了。她同意了,讓我給你打八折。”
“多謝啊。”
譚溪寧看著店員把那些文具上的標價用計算器加了一遍又一遍,才意識到一個問題。
她不是要走了嗎?
那搜索這些幹什麼呢?
“姐姐,好了。一共是九百六十二,給我九百六吧。”
“好。”
譚溪寧拎起這些東西,試了一下又說道:“要不我一會兒再來拿吧,我還要去一趟書店。”
“好。”
鎮上的書店跟文具店差不多,大多數也是賣文具,書只有一些字典、地圖、電視報……
譚溪寧從積灰的書架上買了幾本兒童讀物結了賬,這個年紀的孩子除了讀書,還有遊戲、童話、音樂、美術……
而普沙村的孩子,在家只有家務活,農活,在學校只有語文數學和自習。
多彩的童年,只有多,哪來的彩?
鎮上的集市趕得早,散得也早,附近的村子聽起來是‘附近’,實際上有些村民從半夜就要開始趕山路,天亮剛好到鎮上,賣完東西大概十二點,連午飯都顧不上吃,就得趕著回家。
李有發村長家唯一一輛摩托車,聽說也不全是他家買的,而是村民眾籌買的。
普沙村和附近的村子通婚,大多數人家沒有電話,又沒有手機。
家人之間不便於聯絡,有時候會寫信回家。
寫信容易,送信難。
他們就把鎮上那個老中醫家當做了中轉站,有要送信的,寄東西的就放去老中醫家,李有發村長的親戚收草藥賣草藥的時候,就順便給鄉親們捎東西。
譚溪寧看時間差不多,便站在俱樂部門口等候。
鎮上的小學打響了下課鈴,陸續有孩子們從街上走過。
“去小石桌做完作業,玩到五點半再回家嘛?”
“不行,明天吧。我爸爸上早班,現在在家裡等我回家吃飯呢。”
“好吧。說起來我媽說今天要給我做酸菜魚吃。”
……
“你們班新來了個大學老師?”
“嗯,生物老師,他的皮鞋會反光,賊亮。”
“我們今天的英語老師穿了一雙涼鞋,還穿著一雙藍色的襪子,我們笑了一節課。”
“討厭那個母夜叉,她搶了我們的一節體育課。”
……
“要不要吃炸洋芋?我請你。”
“好啊,你請我吃洋芋,我去買米酒,我們一起喝。”
……
譚溪寧看著孩子走遠,靠在一邊的石獅子旁邊,想起早上張志強丟給她的紙團。
她拿出來,將紙團子打開,只見上面寫著一行字:我的夢想是,譚老師能留下來。
譚溪寧心裡的柔軟被觸動了,她不知道張志強是怎麼知道自己要走的,仔細想想應該是李有發村長來找她的時候,他們的談話被誰聽去了。
她只是來鎮上一趟,張志強以為她要偷偷地離開學校。
那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孩子,就想出了這個舉動。
“我的夢想是,你能留下來。”
譚溪寧看著那張紙,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譚老師!小譚?”大姐的摩托車停在俱樂部門口,“看啥子呢?喊你好幾聲都麼聽見。”
“鎮上到普沙村,不過短短三小時的距離,你說為什麼這麼遠?”
大姐撓著頭,把頭巾圍在頭上嫻熟地打了個結,又帶上頭盔:“啥?又短又遠的,我咋有點聽不懂。”
“沒什麼,大姐,你把車開去百貨公司一下吧,東西太多我有點拎不過來。”
“行。”
大姐的摩托車箱子後面還用鐵架焊了兩個放背篼的架子,東西剛好放得下。
回到普沙村已經是晚上八點,孩子們已經開始上晚自習。
譚溪寧和張金秀把作業本拎到辦公室,她不在的時候也不知道她們會不會亂成一鍋粥。
她拿起書朝著三年級的教室走去。
教室裡昏暗的白熾燈幽幽地亮著光,孩子們認真地在做作業,還有幾個在站著背書。
付興磊像個小大人一樣盯著那幾個孩子,聲音裡帶著責備:“都怪你們!如果不是你們老是不好好背書做作業,老師怎麼會不要我們,才幾天就走了。就是你們把老師氣走的,你們今天一定要背完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