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想得比較多:“就是覺得奇怪。在什麼情況下,一個村民會在凌晨兩點鐘走在山坡上,還是一個人?譚老師,你有沒有看過一個恐怖片,講的就是在一個雨夜,一個……”
譚溪寧呵斥道:“雨夜個頭,你去還是不去!”
林毅猛地點頭:“去!”
譚溪寧翻了個白眼:“那不就行了。”
踏著被雨水洗禮過的大地,譚溪寧與林毅目光鎖定前方不遠處閃爍的微弱星光。
二人小心翼翼地沿著溼漉漉的山坡下行,步伐穩健而不失速度,儘管泥濘的道路令每一步都需加倍小心,但他們內心的急切促使著前進的步伐不曾停歇。
隨著距離的不斷縮短,那道原本朦朧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
一個孤獨而堅韌的背影,後背揹著的東西顯然分量不輕,以至於他整個身軀都被迫向前傾斜,顯現出一種負重前行的姿態。
“喂!老鄉!你好!”
譚溪寧又大喊了一聲,這次那人停下來,似乎沒站穩,腳往後滑了一段。
譚溪寧喊道:“哎哎哎!小心。”
那人站在原地,有些滄桑的聲音在夜裡迴響:“你們嘎是普沙村的老師嘛?”
“對對!你好,大爺!您是附近的村民嗎?”
譚溪寧和林毅對視一眼:“如果附近有村民,那可真是太好了。”
“一百多個人,也住不下。”
“能換著歇歇,也是極好的。”
譚溪寧和林毅不由加快了腳步,那大爺應該是走不動了,好幾次要往上走,都又退了回去。
“大爺,你別動,我們下來!”
等林毅和譚溪寧走到大爺身邊,他們才覺得這個佝僂著身子的大爺他們見過。
可不就是他們帶著孩子們來草場上舞蹈課的時候,會在大樹下面抽旱菸的放羊人嗎?
譚溪寧驚喜地說道:“大爺,您是那個牧羊人。我帶著孩子們和您的小羊羔照過很多的照片,記得嗎?”
她比畫著拍照的動作。
老人解開身上的繩子,又把背上的柴遞交到林毅手中。他指指柴:“地震嘛,我麼來看看娃娃們,學校還好哇?”
“大爺,你這是給我們送柴火來了?”
大爺笑著點點頭:“昂。”
“您家裡住哪啊?我們的學校不好,教室都倒了。”
譚溪寧實在是不願意談這個話題,更不敢和校長深究這個問題。
這個學校是他的心血,一輩子的心血。好在校長不在,她才這麼直白地說出來。
大爺聽出來譚溪寧的意思,擺擺手:“我家遠,啊麼麼!我放羊哈,麼得固定的地方!山腰上有一個避雨棚,是我們放羊人的歇腳地,一個棚子噶!不夠娃娃在呢。我聽見娃娃們唱歌離我近麼,覺得你們學校可能出事了,我就把棚子裡面的柴火,拿來給你們點起麼。”
“避雨棚裡的柴火?”譚溪寧幫著林毅把柴火固定在他的身上,“大爺謝謝,謝謝您。”
她都快哭出聲來,沒想到這個放羊的大爺會出現在這個時候,給他們雪中送炭,這是一捆及時的柴火。
“娃兒,莫哭。”大爺揮揮手,“趕塊兒去麼,我回去看我的羊了。”
“好,謝謝大爺。”
譚溪寧深深地鞠了一躬,目送著大爺往山坡下走。
林毅邊走邊說道:“沒想到我來普沙村這麼久,今天才知道半山腰上有牧羊人的棚子。我以前就聽我爸說過,一些以前的農夫會在經常落腳的草場附近修一個落腳點,在山林中也會有。如果遇到補給用完了,他們就會去附近的落腳點補充食物或者水,等他們下一次放羊的時候,再把物資補充進落腳點。”
“你爸爸跟你說的?”
“對,我爸爸是個戶外冒險愛好者。以前我跟他進山,他也是這麼跟我說的。”
譚溪寧笑著回道:“那你實在是沒冒險精神,剛剛還說會不會有危險。”
“正常的保持警惕而已。”
“那現在呢?”
林毅摸摸頭腦勺:“那當然是我錯了。”
兩人說話之間已經爬到山頂:“王校長,我們有柴火了。”
現在氣溫比剛才又降下好幾度,孩子們都抱著自己縮在一團。
“小心一點,桶壁上的油裹一圈再點。”
沒過幾分鐘,油桶裡燃起來熊熊烈火,火焰在黑夜裡竄得老高。
“孩子們別靠太近,按組次分內外圈烤衣服。”
“火燃起來就好,可這麼小一捆柴也燃不到天亮,我們再去林子裡抱上些樹枝來輔助著燒。”
“嗯。”
“譚老師,你們還去哪?”
“我再去找些柴火,這麼一捆柴一起點這麼大一團火,半個小時就燒沒了。”
“我們也一起去。”
林毅說道:“我是學校的男老師,這些事情我去就行。你們負責看好孩子,他們現在冷,自然會靠近火源,那個桶身溫度很高,可別出什麼事情了。”
“好。”幾個老師看看孩子們,沒推辭。
等譚溪寧與林毅的身影重新出現在眾人視野中,已是整整一個小時以後的事了。
此時,熊熊燃燒的篝火成為夜幕中最溫馨的存在,橘黃色的火焰躍動不已,散發著令人安心的熱量,驅散了寒冷與陰霾,溫暖著每一位在場的人。
圍坐四周的孩子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磨難,身心俱疲。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他們的眼睛裡早已蓄滿了睏倦,此刻再也抵擋不住睡神的召喚,紛紛依偎在身旁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的懷抱中,進入了夢鄉。
高年級的孩子們則表現出了超越年齡的責任感與成熟。
他們雖也是滿臉倦容,眼皮沉重,但在守護弟弟妹妹的安全面前,他們選擇了剋制。
只見他們在即將合攏的眼簾前一刻猛然睜眼,用力甩甩頭,試圖驅逐襲來的睡意。
眼神中既有少年獨有的堅毅,也有對周遭環境持續不斷的警覺。
一隻手緊緊握住幼小的手掌,給予無聲的安慰與保護;另一隻手則偶爾輕拍著熟睡弟妹的背脊,確保他們睡得更加安穩。
在這片小小的區域內,每個細微的動作都蘊含著深切的關懷與責任擔當。
孩子們把篝火的桶圍了個水洩不通,譚溪寧和林毅就站在他們後面。
“看著他們能安睡,就一點也不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