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剑三千里》 陈愚夫

張凌塵讀過好多本書,越發覺得歸一之法玄妙不可言,也不難看出,即便是天師,當年也是一點一點得到其中真諦,將它們分散在這麼多本書中。

只是,這些律條,還是需要好好去整理才行。

他來到案旁,研好墨水,找來好大一堆紙,裝訂起來,準備將這些律條一條一條記錄下來。

這些書,堆起來像是一座小山,鶴之芳將這些一一對應下來,又分門別類,僅僅用了一晚上的時間,足可見鶴之芳記憶有多厲害。

過去不知道多少時間,只覺得天已經黑透了,張凌塵也感到脖子痠痛,起身揉揉後頸,搖晃幾下腦袋,鶴之芳恰好回來了。

“師妹怎麼去這麼長時間?”

鶴之芳笑笑:“我也去修行了一會,想著師兄不便打擾,便遲了一會。”

張凌塵點點頭,還未說話鶴之芳又問道:“怎麼樣了,師兄?”

“太多了,只是記了一部分,還有很多。”

“不如,我來幫師兄?”

張凌塵看看還有成堆的書籍,雖然不好意思,可也沒有拒絕:“那就麻煩師妹了?”

“說的這是什麼話,正好我也覺得這歸一道深奧無比,趁著這空檔,我也領悟領悟。”鶴之芳說著話,已經坐到案前拿起了筆。

張凌塵皺皺眉頭:“師妹怎知,這是歸一之道?”

鶴之芳看向張凌塵的神情有些無奈:“師兄莫不是拿我當傻子?你所練的劍叫做歸一劍,書中所寫也句句向這個方向延伸著,我雖還未領悟到什麼,但這些書我卻是已經看完且記在心裡了的,要是連這些所講的究竟是什麼都不知道,豈不真是廢物一個?”

“也是也是。”張凌塵點點頭,笑著,走到鶴之芳對面坐了下來。

“那開始吧,師兄,你來唸,我來記。”

張凌塵點點頭,按排序好的位置翻開書本,開始誦讀起來。

“法之感念,人或只得萬一,靜坐常思萬千,然後觀天地萬物變化,擇其所悟,則更有萬一。”

鶴之芳聽著張凌塵一句一句念著,筆下速度很快,一一詳細記錄。

“天地生水,水無常形,其柔數指可阻,其剛毀山破地,所改其形者,在於聚力,在於累勢,在於精神,在於所念。”

一本接著一本,一句接著一句,張凌塵有些出神了,也不管鶴之芳累不累,只是一個勁念著。

又是很久過去,桌上的一柄蠟燭燃燒過一半去,鶴之芳終究是累到不行了,這才喊停。

“師兄,不行了,歇會,胳膊太酸了。”鶴之芳甩著胳膊道。

張凌塵停了下來,這時也覺得自己有些過分了,畢竟自己只是動動嘴皮子,而鶴之芳卻要一直寫。

“那,換我來寫?”張凌塵探著腦袋問道。

“師兄,我倒是覺得,你不必這麼著急的,這些句子讀下來,你難道沒有感悟到,這歸一之道,其中最為關鍵的,還講求一個自然而然嗎?”

“我知道你急,很想早日領悟到這歸一之道,尋求離開泓栩的辦法,精進自己的實力,可是在我看來,歸一之道,並不能在一日兩日,而在平日。”

張凌塵聽著這小姑娘的話,嘴角上揚,他笑的倒也不是別的,而是這姑娘說話的語氣,越發的像個師父了。

“師兄?你有沒有聽我講話。”

張凌塵這才回過神來,撓撓頭,笑著道:“你說的,很有道理,我明白了,那今天就先到這裡,咱倆都好好睡一覺,明天精神養足了,再開始。”

張凌塵說著,將一堆書重新擺放整齊,起身離開。

鶴之芳看著張凌塵再次突然離開的背影,終究只有無奈的搖頭。

“哎,這個人吶,真是不知道怎麼說了。”

一夜過去,天還沒亮,張凌塵就已在大殿之外等候。

大雪開始消融,即便是泓栩之內也冷極了。

張凌塵站在門外,雖看不出來什麼,可也能想到冷極了。

開元之境,自是還做不到脫離萬物束縛,自是對於外界的陰晴變化還得忍受著。

鶴之芳才醒來,習慣向窗外望去,看到張凌塵就站在門外,撲哧笑了出來。

“這人越來越像個呆子了。”她感嘆著,可也趕忙穿好衣服,簡單收拾一番,推開門去。

“咳咳!”她故意很大聲,吸引張凌塵的注意。

張凌塵回過身,當即笑著往前走來。

“師妹可睡得好?”

鶴之芳道:“好不好的,都不會耽誤你的大事的。張師兄啊,你這個人,真是不服不行。”

張凌塵當然知道鶴之芳什麼意思,咧著嘴笑著,可還是走進大殿。

他從懷中掏出一個布袋,將其打開,是幾個大包子。

“我起很早弄的,還是學了三孃的手藝,你快吃!”

鶴之芳看著張凌塵,慢慢坐下,心想這個男人可真是太有趣了。

包子還冒著熱氣,不難看出,張凌塵為了不讓包子涼下來,費了不少功夫。

她拿起一個,咬了一口,確實很香。

“沒想到師兄還有這手藝呢。”

張凌塵尷尬一笑:“你覺得好吃就行。”

“是挺好吃的,所以,今天又是我執筆咯。”

張凌塵也坐了下來,我執筆也可以,就是我寫得沒有你快,也沒你的好看。

昨夜所鶴之芳寫的那些,張凌塵是看過的,他甚至有些驚訝,這姑娘的字,比起自己所見到的很多人,應該是最好看的了。

鶴之芳連忙吃了幾口,將半個包子咬在嘴裡,便要研墨。

張凌塵搶過硯臺,笑得很是殷勤。

“研墨這種累活,還是我來幹。”

鶴之芳也不再爭搶,只是饒有意味地笑著,將半個包子吃下。

“好,開始吧,師兄。”

張凌塵妥善拿起昨夜讀剩下的半本書,翻找著,重新開始誦讀。

從這些書籍中不難看出,天師所著之書,早在其中年時代,就已隱約有了歸一之道的痕跡,可那時天師似乎也還沒有對此道有些細緻的感悟和系統的梳理,仍是處於萌芽狀態。

可隨著天師年紀越大,對於歸一之道的論述越來越明顯,而且這些律條說得也越來越透徹。雖然它們分佈在不同的書中,甚至是不同門類的書中,但在鶴之芳強大的記憶力下,還是將它們一一找了出來。

張凌塵讀過一本,便會將這本書所寫成的時間記錄下來,再通過自己研習道典和長生訣來對比,發現歸一之道,其實和長生之道的成型時間幾乎是差不多的。

甚至於,天師琢磨出歸一之道,還要比長生之道更早一些。

也不知道為什麼,天師會在長生之道上下功夫,並傳襲給了後人,而只是將這歸一之道留在了不同的書籍當中,這要不是機緣巧合,讓他和鶴之芳發現了,恐怕此道真的會永遠藏匿下去。

但其實,要說藏匿下去,也是不對的,歸一之道,可以叫歸一之道這個名字,也可以叫任何一個名字,世上有那麼多的修行者,遲早有一天,這種法門總會被人領悟出來的。

又接連讀過幾本書去,張凌塵想著也不能讓鶴之芳太累了,便停了下來。

“怎麼停了,師兄?”鶴之芳還捏著筆,抬起頭看向張凌塵。

“歇會再寫。”

鶴之芳笑了笑:“真是難得,張師兄也知道心疼人了。”

“師妹這話說得,好像我多不近人情一樣。”

鶴之芳仍舊笑著,將筆擱下,伸著懶腰,靠在椅子上問道:“師兄讀下來,有沒有覺得,這些書上所言,似乎可以成片相連,又似乎少了什麼?”

張凌塵點點頭:“原來不止我有這樣的感受。”

雖然它們二人在記錄時,就已將這些律條按照序列一一整理起來,形成了整體,但有一部分,一句與一句之間,甚至一節與一節之間,總少著什麼似的。

“會不會,是我們將次序搞錯了?”張凌塵重新翻著已經讀過並且記錄下來的書道。

“應該不會,我的記憶,還沒有出錯過,而且,我在叫你來此之前,多次檢查,並沒有發現哪裡錯了。”

鶴之芳不這麼說還好,張凌塵也只覺得會不會是自己的錯覺,可如今連鶴之芳都這樣說,讓他不由得懷疑起來。

“那會不會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裡的書,少了一本?”鶴之芳咬著筆頭道。

“如今,這裡有多少本書?”張凌塵從椅子上直接蹲到地上,開始數了起來。

“不用數了,這裡一共九百九十九本書。”

張凌塵聽到鶴之芳準確說出這裡有多少本書,搖了搖頭,坐回原位置,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鶴之芳不會出錯,書也都是天師所寫,而且排序也沒有問題,那麼,會不會還是自己想多了?

“可是,如果真的少了什麼,我們就得停下,不能一錯再錯,這樣錯下去。”鶴之芳翻著已經寫過來的那些說道。

“的確,現在停下,可以少費很多功夫,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少了什麼。”

“師妹你再想想,還有沒有什麼書中,有這樣類似的記載。”

鶴之芳努力回憶著,想了很久,還是搖搖頭,表示並沒有。

“我看過的,必然會記著,除非,這丟失的部分,在我沒有看過的書中。”

張凌塵正視鶴之芳:“那在這裡的所有書中,師妹還有多少書是沒有看過的。”

鶴之芳看向書架,打量很久:“也只有遊記那部分,我沒有看過了。但我已經看了好幾本,並沒有相關的內容。”

“不行,一本都不能錯過,還有多少本,我們現在就看。”

鶴之芳也知道,這缺失的部分必須得找到才行,否則整本書寫下來,再去研習,可能會適得其反。

遊記那一部分,還有一百餘本書未被鶴之芳讀過,她和張凌塵一人一部分,大概三七開,迅速讀了起來。

張凌塵讀得還是有些慢,畢竟,他需要逐字逐句去讀過一遍,才能知道是不是和歸一之道有所關聯。

而鶴之芳則不同,她看書,從來是一目十行,甚至是一目十數行。

接連讀了四五本,鶴之芳還是沒有發現相關論述,卻看張凌塵,連一本都還沒有讀完。

鶴之芳也知道,這不是張凌塵慢,而是自己真的太快了。

“師兄,看這本!”

又讀了四五本,鶴之芳終於在一本《南國趣事》中,找到了一些痕跡。

張凌塵接過去一看,此書所記載,似乎是和歸一之道有相似之處,但仔細讀來,卻似乎並不是。而且,將《南國趣事》中所有看似有關的律條悉數拆解出來,意思不能說完全不一樣,可也差得很遠。

繼續看!

二人似乎也忘記了飢餓,忘記了天又黑下來,終於,當張凌塵打開一本《天台觀星》時,第一句就和歸一之道有關聯。

他翻過幾頁,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遊記,更不如說是對天地法則的直觀描述。

這裡頭,恰好將前面所丟失的部分一一補上。

張凌塵這時才抬起頭,看看外面,發現已經是深夜了。

“休息休息!”

張凌塵二話沒說,將書放下,很快便離開大殿。

鶴之芳慢悠悠來到床邊,還是無奈搖頭,很快睡去。

又是一夜過去,鶴之芳猜到張凌塵肯定又會早早到來,也起個大早,果然張凌塵就站在門外。

這回,張凌塵帶來的不是包子,而是一盒點心。

在熙春觀時,三娘總教他們這種點心的做法,所以,對於張凌塵來說,這並沒有什麼難的。

鶴之芳倒是感到意外,還從來沒有見過哪個男子能將點心做得這麼好吃。

二人簡單寒暄,一刻也沒有停留,誦讀記錄,用了半日,終於將所有和歸一之道有關的律條一一記錄下來。

鶴之芳的簪花小楷很是好看,在張凌塵的執意要求下,還是由她在封面寫上了《歸一法門》四個大字。

鶴之芳也很是開心,接連幾日辛苦下來,也就是這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本書,正好用一千本書其他的書組合而成,可以想來,天師必定是邊有感悟,邊記下來的。”張凌塵顯得很興奮,不住地說著。

鶴之芳同樣有這樣的感覺,而且這麼多本書讀下來,她隱隱還有一種感覺,天師,彷彿是刻意做的這些事情,這其中律條一句一句循循善誘,可以想見,如果有人能將天師的所有書讀完,再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悟性,必然也會發現此道。

張凌塵此時有些迫不及待,將才被記錄好的《歸一法門》打開,一字一句往下讀去。

雖然這些句子,本就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讀過的,可這會讀起來,感覺完全不同。

張凌塵在大殿來回踱著步子,一句一句讀來,聲音越來越大。

鶴之芳也不再多想,將身心放鬆下來,雙手拄著下巴,靜靜看著張凌塵,嘴角笑得很是甜蜜。

“要是能一直這樣下去,也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