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修面貌年輕的臉龐在水中影影綽綽,其人膚如凝脂,眉如遠黛,如墨的長髮挽起,自頭頂的髮髻一直垂到腰間。雖然是在水裡,一頭秀髮居然還能自然垂下,只有飄逸,沒有凌亂。
他的臉上有種和周圍深藍水色很相稱的帥氣美貌,周身的氣質也是一般的沉靜安穩,卻濃稠。
男修顯然不是個禮貌的人,他雙唇一碰,直接問道:“姜年?”
與此同時,靈蛇從姬煊的頭頂重重壓下,猛地借力彈跳,彈簧似的在空中劃過一條弧線,精準地落在男修胸前,順著男修的敞開到此處的領口爬了進去。
男修的衣服下出現明顯的起伏,一小條蛇在其下爬動,但男修的身軀一動不動,彷彿已經習以為常。
姬煊:“.......是。”
出於小蛇的反常舉動,她有一些很熟悉的聯想。
男修:“小年,我是安寧座下雙華,特來尋你。”
靈蛇從男子的袖口鑽出來,在他的手腕處盤成一隻手鐲。
姬煊對系統說:“我猜,這就是秦桑口中使安寧道長‘色令智昏’的‘蛇王’。”
系統:“我也這樣猜,他確實好看,我自愧弗如。”
姬煊:“你捏不出來?”
系統:“捏不出來,你看你的殼子,有長得這麼好看的嗎?”
那確實沒有。
雙華緊接著說:“叫我雙華即可,姜年,我受命帶你回萬生峰。”
姬煊拱手:“雙華前輩好,那就拜託前輩了,多謝前輩。”
就算這位不是安寧道長座下之妖,是別有預謀的“壞人”,以水團逃跑的速度,姬煊深刻地認為自己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既然如此,她選擇性相信雙華和安寧道長確實有契約關係。
雙華的靈力振動,在兩人身周圈出一個法陣,他虛空施法,手指在水中繪出玄奧的符文,雙手手掌向外推開。
身為妖族,竟能如此流暢地釋放這樣複雜的人族法術。
不過,他剛剛過來的時候怎麼不傳送?還親身游過來,還是人形。
雙華其實確實是傳送到附近,只是用神識沒能找到姜年,只好親身上陣。
術成,雙華的手掌在水中朝著姬煊隔空一抓,姬煊一陣頭暈,身側光怪陸離,時空變換,眼前很快出現熟悉的景色。
是初次和安寧道長見面時,湖邊的小亭子。
“稍等片刻。”雙華說,不知道又完成了什麼術法,亭子旁憑空出現一座大約十幾平米的小房間,漂浮固定在水面上。
他朝姬煊點頭示意,身形一閃,消失在空氣中。
姬煊:“......這是要我進去的意思吧?”
系統:“應該是?美人的心思你別猜。”
姬煊:“......”
她走進小房子,自覺如果真要抓她,先不論她有沒有被抓的價值,首先就不值得製造一個如此逼真的環境,如此說來,此處應當確實是萬生峰之上,安寧道長的洞府中。
三隻小蝴蝶被姬煊捧在手上,小綠包著水榕樹和小黃,被姬煊抱在懷裡,一連串的生命體走進小房子中。
萬生峰熟悉的靈氣進入體內,乾澀的經脈重新吸納到軟乎的靈力,身體和神魂上一陣放鬆。
姬煊將小動物們統統放開,將小黃放大到原型,隨它們去做些什麼。隨身攜帶的靈獸口糧很少,她擺成小小一堆,等著小黃或者蝴蝶有興趣的時候補充些能量。
安寧道長的洞府中有好大一片湖水,理論上來說靈獸們不缺水,但是既是安寧道長的洞府,實在難講水中是否有毒。
姬煊選擇默默等靈力積攢起一些,撐著釋放凝水術。
水榕樹和小綠可以泡在水裡,小黃和蝴蝶們要喝水,乾淨的水源還是挺有維持的必要,她儘量做出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小水窪,凌空飄在地面之上一些距離,隨時補充靈力。
接著,向系統問道:“方才沒來得及問,我用本體契約的三隻靈蝶,其他的身體、靈魂也可以用嗎?”
蝴蝶非常順利地就被她帶出來。
系統回答:“是可以的。你現在等級不夠,可能看不到,所有身體的靈魂都會出現在本體的靈魂旁邊。理論上,相當於所有身份都重疊在一處。我看書簡中說進入築基後便可以內視識海,到時你或許會有所發現。”
“不過,她們對於我來說是可見的,我可以幫你操作,消耗經驗值將靈獸與你之間的契約延伸到需要的身份之上。三隻蝴蝶修為太低,那水團子和雙華修為倒很高的樣子。你和他們互動,方才已經產出了不少經驗值,蝴蝶和‘姜年’的綁定已經操作上了。”
“好複雜。”姬煊說。
“你現在看不到自己的神魂情況。”系統進一步解釋,“其實就是相當於有很多個分身,只是分身不能同時出現。”
姬煊的視線轉到蝴蝶上,它們正在屋裡輕輕淺淺地飛翔,對無水環境適應良好。
她對蝴蝶下令:“落地!”
靈力和神識似乎有些滯澀,命令沒能有效輸出到蝴蝶身上,蝴蝶毫無反應。
姬煊:“落地!!”
還是不行。
系統:“你等等,我再花點經驗值強化一下。”
半分鐘後:“現在好了,再試試。”
姬煊再次:“靠近。”
蝴蝶兜兜轉轉地飛過來,成了。
姬煊問:“很貴嗎?讓不同身份之間互通靈獸的有無?”
系統:“還行吧,蝴蝶和你的修為都還比較低,不算太貴。”
姬煊疲憊得厲害,不再追問,閉眼倒頭去休息,等著安寧道長或者雙華再來找她。
這一等,就等了五天。待到她自覺完全恢復,也已經將水榕樹認好主,終於等到師傅現身。
*
安寧道長有事離開宗門,一回來,就被埋在成堆的傳訊符中,其中就有掌門首徒梁思松發給她的彙報玉簡。
玉簡中表示,她安寧座下弟子和同山峰的其他長老門下弟子產生衝突,事關她親身契約的靈獸,此事她已告訴多方師門,留待長輩覺得需要解決時再做進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