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天龙大宋开仙门》 皆妄无

這老僧呢喃時,又是遠眺面前南山,似是在尋山中神人蹤影,可此時山上,哪裡還能見得袁勝乘龍身影?

足半晌後,老僧目中唯有恍惚色,再是仰天發喟然長嘆聲。

“世有仙神臨凡,老僧前路卻在何處?”

“武學一道,老僧前路渺茫,進一步恍若無底深淵。”

“若聞神人言語,老僧可否得見前路,再有得正覺,成大乘日?”

這神異老僧聲音悵然,片刻間這呢喃聲不過是隨著清風一道,慢慢散在那群山間。

而老僧這番言語,似是在叩問本心,又似是在問山中自己不可得見的神人。

此時袁勝對於山外一切盡數不知,哪怕曾經想綁的那老僧就是近在眼前,袁勝卻無心向山外看上一眼,只在憂心煩惱自家道場該是如何改造。

“按照我之所想,山中道場本該有鍾靈毓秀七十二峰,這七十二峰該有千丈高,其上入雲海,站山巔遠眺時可見得雲海翻滾,俯仰間見山下蒼茫古木。”

“可我到底是高估了這大別山,方圓十萬餘平方公里,只那三山就是佔了三萬,餘下地界比我想來著實要小上不少!”

“若是真按我先前想法造了七十二峰,我這山沒臉說仙家洞天,神人道場,更像是稚子的信手塗鴉之作。”

“我著實丟不起這臉啊!”

袁勝面色憂慮時,竟是與山外那老僧頗有相似。在袁勝開口時,他腳下踏著那蒼青木龍又是行動,陡然將身後一座座土丘矮山盡數抽碎。

這便是山中終日轟鳴不斷由來!

袁勝身下這蒼青大龍不過是木遁演化,怎麼可能有自我意識?

行動間不過袁勝心中想法映照在這木龍身上,抽碎些土丘矮山聽個響,解個憂罷了!

木龍行動,也足以見得這幾日袁勝心中亦是多生煩悶。

袁勝也不在意自己動作致使山中生靈絕境,畢竟推倒南山可不就是讓山中生靈有個臨時棲息地麼?

推倒南山,是袁勝見著南山上灰雲繚繞不太雅緻,再加上龜山內部生靈繁多,尋常地界容不下,只得推倒南山使得這些生靈有個暫居之地。

而袁勝在南山上乘龍身影,不過是他催生木遁,將南山內處衍生一片龐然森林,讓山中生靈不至餓死其中。

“七十二峰全成妄想,現在想來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在三山合圍處,另造五嶽景緻。”

“三山圍五嶽,再添中庭山,這山中道場合該有九山之數。”

“諸夏大地,九為極致數。”

“又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說法,復三三數則為九!”

“這般看來,我道場中有九山根本就是上體天心,下合人意啊!”

袁勝忍住不去想七十二峰景緻,只是呢喃寬慰自身。

“我道場中若是九山林立,還能點醒自己萬萬不可妄自稱大,警醒自身所修不過九流左道,大道遙遠,仍需勇猛精進。”

“九山更能寓意我之道途乃是那極致之境,若能返三三數,得三歸二,甚至化一,可使得我大道有成也!”

袁勝努力說服自己,更是為山中有九山想出諸般理由,這些理由不去細究,似乎還真有幾分道理?

這般寬慰後,袁勝目中茫然色慢慢消散。再是看著自己中庭山所在之地,微微沉吟後,終是行動。

他腳下蒼青木龍鬚臾間化作飛灰,只見得袁勝無所依憑的凌虛御空半晌後,伸手一指中庭山其中一處方向。

一指之間,大地上憑空有土龍翻滾不停,土龍滾動時,又是吸附周邊岩石泥土。

莫約一刻鐘光陰,袁勝手指地界,竟是有一萬仞山嶽正在緩慢堆砌成型。

待到山石泥土不夠時,袁勝又是對著不遠處東山招手。招手動作間,東山自有幾道土龍覆壓翻滾,向著袁勝所指方向傾軋。

這番過程足足延續兩炷香功夫,待到兩炷香光陰過後,中庭山與東山之間,就是能見到一龐然萬丈山嶽被堆砌而出。

只是這山嶽雖高,落得常人眼中恐是覺得這山嶽下一刻就得轟然墜塌一般。哪怕在那萬丈山嶽成型時就有蒼茫古木纏繞其上,這般感覺依舊是縈繞心中不得消散。

袁勝也是有所感受,再見著這直衝雲霄的山嶽,無奈搖頭。

“萬丈山嶽還是太高了!”

“倒不是造不了萬丈山,實是我這道場土地有限,山堆萬丈,山基佔地過大,只求高大反而落了下乘。”

“取個巧,堆出一三千丈山嶽,得一萬仞山之名足以。”

袁勝見著這山幾乎是被蒼茫古木纏繞的結實還是大有不穩,思索間也是任由山嶽自然崩塌。

片刻功夫後,這山嶽便是驟然削減三分之一,只剩三千丈高。

三千丈山嶽,依舊是越過珠峰,光是山嶽基座便是佔有兩千餘平方公里方圓。

這等龐然山嶽雖不如外圍那三山一般讓人見上一眼就驚心動魄,可在見了三山再是看這山時,倒也會驚歎一聲自然造化,鬼斧神工!

眼見著面前這座三千丈山嶽佇立,袁勝嘴角終是露出一抹笑容。

“這山不差,不差!”

“再立上四座這般山嶽,山中就可得三山圍五嶽之景。那等光景,哪怕真正仙家來了,大概也挑不出毛病來才是!”

袁勝喜笑顏開,數日憂心,今日終有所得,他如何不喜悅?

一念至此,袁勝身軀又是化作流光,落在中庭山另一邊。

如出一轍的炮製,兩炷香不到時光,山中只聽得轟隆隆一片。移山填嶽光景盡數浮現眼前,又是一三千丈之巨的山嶽轟然成型。

山中神人移山填嶽,中庭山上空隱約間又可得見一道道龍影正在縱橫輕吟,似亦是為神人動作歡喜。

那龍影遨遊之間,分明見得是一道道水龍長吟!

原來早在袁勝移山填嶽之前,他就是將山中湖泊深潭水,點成一道道水龍。

這水龍盤旋中庭山上空,隱約間還能見得那一道道道水龍身軀內裡,分明還有著魚鱉蝦蟹茫然遨遊。

只是可惜這般神異光景,除了中庭山中那些個智慧有限的白絕外,唯有那黃狗和大貓可見得此般光景。

黃狗對於自家小主子的神通異能早已見怪不怪,就算有人告訴黃嘯自家小主子明天就要捅破這天,想來黃嘯也只會是嗯上那麼一聲。

至於黃嘯養的大貓,倒是顯得憨態可掬。

大貓一邊貪婪的吸著山中空氣,一邊又是捂著雙眼不去看天上光景,大有一副掩耳盜鈴的蠢萌反差感。

可這大貓本質上卻是山中猛獸,也唯有黃嘯袁勝這般存在才是覺得憨態可掬,常人若是覺得這百獸之王可愛,多半落得個屍骨無存。

袁勝這一番動作整整持續半日光景,待到午時將至,才能清晰見得袁勝構想的三山圍五嶽是何等景緻。

可這三山圍五嶽的龐然景緻落成,袁勝卻依舊是站在天上皺眉凝思。

尤其是袁勝目光再落到中庭山上時,眉宇間尚有幾分不滿神色?

“三山圍五嶽,倒是的確符合神人道場的恢宏磅礴。”

“可我這中庭山被圍了個緊實,一日間能見陽光時間只剩一兩個時辰。”

“我是要讓後來者入山時驚歎不假,可若是因此耽誤我曬著太陽午後小憩,未免有些不妙!”

袁勝見著那三山圍五嶽,想到自己往後得了閒時,連太陽怕是都曬不著,再看著那般奇異景緻又是不滿起來。

“嗯!?”

就在袁勝端手摩挲下顎思索時,又像是發現什麼般,再是將這山中景緻環視一圈。

“這五嶽守中庭之景,可像是掌中託中庭?”

“是了!是了!”

“我只想著改造山中景,卻忽略了我這中庭山才是道場核心才是!”

“三山圍五嶽的確是世間難尋磅礴恢宏景緻,可若是讓五嶽託中庭,豈非讓我這中庭山更有幾分神人道場超然脫俗之意?”

“五嶽?”

“若是將這五嶽視作五指,五指掌中託中庭,妙哉,妙哉啊!”

見著面前景緻依舊不能讓自己滿意,袁勝又是不免思緒翻滾,片刻間他又恍惚想到什麼,那暢然笑聲大放在三山五嶽間。

只消得片刻光陰,那本以造好的五嶽開始各有增減,再是如一座座巨人般主動遷移位置。

一刻鐘後,那本是一般高的五嶽,已是如人掌中五指,各有高低!

這五指皆是坐落南北地,如袁勝所想,正正好不擋著中庭山的陽光。

只站在袁勝視角,又清晰見得那五嶽如一巨人掌,五嶽皆為掌中指,中庭山更居掌心。

若是再將目光拉遠,更可得見那三山合圍之間,有一通天巨掌自地上生長,掌中只捧中庭山!

此等光景於袁勝而言,當真是讓他自己都是挑不出毛病來。若是落在常人眼中,只一眼便要驚歎這神人道場景緻非是人間所有!

見著自己道場佈置,袁勝又是低頭觀掌中紋,片刻間再是聽袁勝放聲而笑。

笑聲響徹三山五嶽間,中庭山上水龍若有所感,此刻唯有長吟不斷。水龍翻騰間,就是按照袁勝掌中紋一般無二的,化作一道道水脈河流落入五嶽間隙中。

五指張開間有四處空隙,四處空隙中大地憑空凹陷,凹陷地底再有水流填充,與那水龍化作的水脈河流交匯,四大湖中便是有水波升騰。

袁勝見著這般光景,嘴角笑意更甚。微微沉吟後,他又是對著東山與中庭山空處再是一指。

只剎那間,一座足足佔地數千平方公里大湖就這般成型,五湖五嶽間有那掌中紋似的河流水脈貫通。

縱使袁勝不再做其他事,山中五嶽五湖間也有水汽蒸騰,只一副波撼中庭山之奇觀異景。

“這大湖實乃點睛之筆,待到未來有上那三五道友,相約垂釣湖邊,豈不美哉?”

袁勝此刻都沒多看那中庭山一眼,只望著這山前大湖美滋滋的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