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fontcolor=red

馬大剛追問道:“師父,我一直不懂,樺子到底犯了什麼錯,為什麼當初你要把他逐出師門?”

關一齋沉默良久,從書架里翻出一本小冊子,隨手扔在茶几上。

馬大剛拿起小冊子,翻開第一頁目錄。李清歡湊過去掃了一眼,看見目錄寫着各種著名詩歌,例如:……

所有詩歌無一不是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然而,馬大剛完全搞不懂關一齋想表達什麼。望着那本小冊子,他撓了撓頭,納悶道:

“樺子的這些作品……有什麼問題么?”

關一齋沒有說話,只是黯然嘆息。

李清歡瞬間發覺不對勁。這些作品有的出自華夏詩人,有的出自外國詩人,怎麼成了張樺的作品?帶着這樣的疑問,他翻開小冊子,只見封面赫然印着:

瞧見這幾個字,李清歡想起由於劇本的緣故,這個世界經歷過一次大換血,很多在原來世界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不見了,就像的滅霸打了個響指,從古至今一半的名流從這個世界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陌生面孔。

除了關一齋拿出來的,李清歡還在網絡上搜索到張樺很多不同形式的知名作品:

童話故事,作者:張樺;

動畫片,作者:張樺;

小說,作者:張樺;

電影,作者:張樺;

……

張樺、張樺、張樺……全是張樺!

雖然很多熟悉的名人不在了,但他們的作品還在。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電影創意、優秀思想、文化潮流,一個都沒少,只是署名都變成了張樺。

這個世界的大部分人眼中,張樺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彷彿這些偉大作品的靈感,全都集中在張樺一個人身上。難怪他在娛樂圈裡就像“教父”一樣的存在。

李清歡懷疑張老大就是劇本的主角。因為劇本故事的時間線開始於除夕夜的大火,而十幾年前的卧龍胡同,正巧發生過一場奇怪的火災。張老大家裡莫名其妙燃起熊熊大火,連警方都沒辦法查明起火的原因。

事到如今,李清歡產生一種猜測,或許那場大火與張老大創作的劇本有關。因為劇本的魔力,張老大沒有葬身火海,而是像他在劇本里寫的那樣重生了。

十幾年前除夕夜的大火,讓張樺浴火重生成為一個70年代的人,像很多“抄書流”小說主角那樣重生在一些作品發表前或者作者不存在的時代,通過盜用原作者未來的作品走向人生巔峰。

李清歡原本以為這樣的套路在這個世界行不通,其實是張老大先下手為強。

所以,重生後的張樺,現在年齡將近50歲。

所以,張樺的兒子張念林跟李清歡年齡相仿。

馬大剛說:“師父,我覺得樺子沒有必要抄襲。他以前的作品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精品,就算讓我絞盡腦汁想幾年都未必能做出那樣的作品。他的靈感多到用不完,還把作品的署名送給朋友,用這種方式結交人脈。雖然我覺得他這樣做欠妥,但不得不承認他真的非常有才華。那麼多好的作品拱手讓人,喚作我早就心疼死了。”

關一齋對着張樺的詩集露出鄙夷道:“只是借花獻佛,他當然沒什麼好心疼的,那些作品本來就不是他的原創,只是盜取別人的勞動成果罷了。”

馬大剛目瞪口呆,旋即沉思片刻,搖頭道:

“我不信樺子的作品都是抄的。如果真是那樣,為什麼迄今為止,從來沒有人追究他剽竊?”

“多說無益,張樺就是個賊,一個盜竊別人作品牟利的賊。張樺抓住市場的脈搏,才拿下驚人的票房。張樺把這些藝術家耗盡畢生心血創作出的作品,恬不知恥地掛上自己的名字,佔為己有。”

李清歡在旁邊聽着,不想批判這種行為,也不想評價張樺這個人。畢竟,每個人都有私心,他不確定自己如果擁有這樣的金手指,是否會抵得住名利的誘惑,是否會守得住底線,不去利用這種能力剝奪別人的作品。

關一齋問:“你聽沒聽說過高爾基么?”

馬大剛搖搖頭。

關一齋又問:“曹雪芹、梵高、李白、安徒生,這些人聽說過么?”

“從來沒聽說過。”

馬大剛滿頭霧水,完全沒有聽說過這些陌生名字,開始懷疑師父年紀大了,患有老年痴呆症,才會成天妄想這些有的沒的……

李清歡在旁感嘆那些曾經享譽全球的名字,已經被人們徹底遺忘,永遠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只留下他們的藝術,卻掛上別人的名字。

羅莉莉插嘴道:“我知道李白!”

關一齋臉色突變,忙問:

“莉莉,你還記得李白?”

羅莉莉果斷道:“當然,李白是王者農藥里的英雄,一個劍仙!”

關一齋嘆了口氣,擺手示意所有人離開,打算獨自一個人靜靜。

馬大剛帶着羅莉莉離開校長辦公室,只剩下李清歡和關一齋

李清歡留下來對關一齋說:

“您剛才說的那幾個人,我沒有忘記,每個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關一齋投來半信半疑的眼神。李清歡把李白等人的事迹簡要敘述了一遍,讓他相信自己的確知道那些名人的存在。

“你想不想見他們?”關一齋問。

“他們?”李清歡陡然一怔,忙問:“你是說……”

關一齋點頭道:“那些被人們遺忘的作者,那些過去的藝術家們。”

李清歡眼睛發光,激動道:“你是說,李白、曹雪芹、梵高、這些大咖?他們都還活着?”

關一齋道:“雖然沒人記得他們,但他們還活在這個世界的一個地方。”

李清歡忙問:“什麼地方?”

關一齋回答:“sod基金會投資建立的福利院,又被稱為‘古代人集散中心’。那些被遺忘的名流都在那裡,我曾經也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