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新的商州,在鄔起寧、單成雄等人的運作下,按照天命都督府的制度,在百姓的祈盼中重新起航,他們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土地再分配。

原屬商州的所有土地,無論主人是誰,都要重新分配,按照每丁二十五畝的標準,靠近商州城的土地,主要分配給城內的居民,所有男丁,不分年齡大小、地位高低、財富多少,都是一樣。

在分配土地的同時,也在進行着人口登記,現在的商州,並不徵收人頭稅,百姓不用擔心人口問題,都是實打實登記家中的人口,但凡故意冒領土地的,將受到嚴懲,甚至取消土地分配權。

在登記人口、分配土地的同時,官員們也向百姓門宣傳,從明年開始,所有的土地都要納稅,上至知州、府衙公職人員,下至士兵、商人、農戶,都是十五稅一。

李自成給所有人員分發土地,乃是為了保障人人有飯吃,商州並非商業繁華的城市,完全經商,除了少量的大戶,很難豐衣足食,有了農田,就有了糧食上的保障,而官員分配了土地,主要是起帶頭作用,在賦稅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納稅的義務。

對於官員、商人們來說,自己很難有時間親自種地,但他們可以將耕地出租,除了上交賦稅,以及付給代耕百姓的提成,總還有些剩餘,相當於白得,他們自然成為納稅的先鋒。

相比於農業稅,向商戶徵收工商稅,就讓商戶們十分不滿。

普通的商戶,也和耕作的百姓一樣,原本也承擔著朝廷的遼餉、練餉、剿餉,只有官員、富商大戶、士紳才能倖免,但在這三餉之外,朝廷原本並不徵收工商稅。

天命軍來到商州,取消了遼餉、練餉、剿餉,無論是農民還商人,都是十分歡迎,不過農民承擔農業稅,那是天經地義,數千年來都是如此,但商人要繳納工商稅,卻是開天闢地,至少大明立國以來,很少徵稅工商稅,天命軍為什麼要開徵工商稅?

鄔起寧、單成雄最初分配土地,都是面向城內的百姓,基本上集中了商州所有的工商戶,面對着這樣的難題,他們在登記人口、分配土地的時候,也挨家挨戶宣傳了天命都督府的律法:只有年收入達到五十兩的商戶,才需要繳納工商稅,年收入在五十兩以下的商戶,暫時不會徵稅。

朝廷徵稅、加稅,都是面對最下層的百姓,而天命都督府的稅法,卻是反其道而行,主要是針對財富比較集中的商人、士紳、官員。

也許這樣做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在工商不發達的時代,主要向百姓徵稅,可以保護工商業的萌芽,讓工商業快速壯大,等到工商業發展成熟了,就可以反哺農業,甚至取消農業稅,但現在的華夏,無論是朝廷的屬地,還是天命軍的屬地,百姓都已經困苦不堪,天命都督府首先要保證百姓“有飯吃”,至於工商業的發展,李自成雖然十分看重,但地位反而退居其次了。

知州鄔起寧在分配土地的時候,都會與商戶簽訂納稅協議,拒絕簽訂納稅協議的人,都是暫緩分配土地,待土地分配完畢之後,再行處置。

也有一些商戶打政策差,明明年收入達到五十兩,卻要隱瞞部分收入,致使年收入變成五十兩之下,便不用繳納工商稅。

州府為了給這些人改過自新的機會,也會與他們簽訂納稅的合約,如果年收入的確在五十兩之下,自然不用繳納工商稅,一旦查出偷稅漏稅,必須繳納雙倍的工商稅,必要的時候,還會取消土地分配權,甚至逮捕入獄。

祖哨典是審判官,無權干涉民政,也不參與土地分配,但他卻急急忙忙將衙門開起來,最近一段時間,並無刑名案件,聽說有商戶可能規避律法,便主動將事件攬過來,嚴格審查這些商戶的實際年收入。

天命軍今年並不徵稅,但可以作為明年徵稅的參考,原本有些心事的商戶,見自己上了審判官大人的黑名單,心中不免嘀咕起來。

等商州的民政正常運轉起來,李自成帶着鄭國棟出了北城門。

上次他告訴李自成,沿着丹水,在西北方向,距離商州不遠的地方,有一座鼎龍山,山上可以建立小型的關隘。

實地看看,如果真能阻止西安的明軍南下,李自成自然要將原先的關隘維修城軍事要塞,如果沒有實質上的作用,也就不用勞民傷財了。

北城門外,沿着丹水方向,是一條古老的官道,平整度不太理想,但寬度還不錯,目測之下,至少有一丈寬,與丹水的走向基本一致。

“大都督,這就是官道,也叫商山道,萬曆年間有過維修,春秋時期,據說叫商於古道……”鄭國棟駐守商州的時間較長,對這條官道的來龍去脈,已經發生在這條管道上的戰爭,那是娓娓道來。

不知不覺之間,前面巍然出現一座山峰,李自成抬頭一看,山勢並不高,卻是十分陡峭,半山腰上,隱隱有磚石堆積而成的一些茅草屋。

鄭國棟見李自成停下戰馬,忙道:“大都督,這就是鼎龍山了!”

鼎龍山?李自成沿着山峰轉了大半圈,怎麼也看不到“龍”的跡象,鼎龍山左側依偎着山谷,無法繞行,右側基本上對着官道,如果在半山腰上建立工事,用弓箭就可以封鎖官道。

他沒有說話,思索片刻,方才指着半山腰的茅屋,道:“這就是你所說的鼎龍寨?”

“此處只是零星的茅屋,真正的鼎龍寨,是在東面,”鄭國棟向東面一指,道:“此處原本是百姓們自發建立的村寨,但官府認為村寨太過險要,有可能阻斷商山道,便強行將百姓遷移了。”

李自成決定看看山寨,便下了戰馬,跟着鄭國棟,沿着山間曲折小道登上鼎龍山,東面的半山腰上,果然有一塊百畝大小的平地,外側是一道石牆,石牆上有小孔,居高臨下,可以俯瞰山下的官道。

鄭國棟跟上來,道:“大都督,如果將此處建為軍事要塞,東可視熊耳山態勢,知明兵動向;北可扼麻街,斷六百商於古道;東南出官道,可以州城為依託;南視南秦川,可遙視從南方入商之敵。”

李自成點點頭,南面的南秦川,他已經有了想法,主要還是對付北面的來犯之敵,如果將戰場放在鼎龍山,可以保證後方商州的安全,至少不會對商州城造成破壞。

鼎龍山距離商州不過十五里,只要能守住鼎龍寨,可以從商州快速得到補給……

“國棟,依你之見,這鼎龍寨該如何修繕?”

鄭國棟得到大都督的信任,心中十分高興,“大都督,這兒原先不過是百姓居住的村寨,外面的寨牆必須加厚,兩側的石牆,必須延伸至山體……”

李自成四面掃視着,覺得外側可以作戰的面太小,如果明軍來襲,鼎龍寨面向官道的一側,不到兩百步,如果是射箭,最多有二百名左右的士兵,很難真正封鎖官道,如果明軍突破官道,既可能四面圍攻鼎龍山,切斷天命軍的補給線,也有可能直接攻打商州。

他的目標,還是將鄭國棟的這個千戶,放在鼎龍寨。

“國棟,如果讓你駐守在鼎龍寨,你覺得能封鎖官道,阻止明軍南下商州嗎?”

“這個……”

“國棟,面向官道的這一側,最多能放二百弓箭手,萬一遇上朝廷的大軍,即便一個千戶全部駐紮鼎龍寨,也很難封鎖官道!”

鄭國棟的面色有些不好看,支吾着道:“屬下倒沒想到這個問題……大都督……”

李自成打量着後面的鼎龍山,道:“國棟,山上巨石甚多,如果將外側的寨牆建為兩層,不,三層,就可以部署更多的士兵……”

“啊……”鄭國棟一時驚呆了,他根本沒想到將防線向空中發展,思索良久,方道:“屬下明白了,寨牆不僅變高了,也要增厚,還有可能抵禦火炮,只是這三層的防線……”

“這些事情,交給城中的工匠們,”李自成拍拍鄭國棟的膀子,“國棟,這個鼎龍寨,我就交給你了,你屬下的那個千戶,原本就是士兵,稍稍操訓一斷時間,立即着他們來鼎龍山,儘快將完善鼎龍寨的石牆!”

“交給屬下……”鄭國棟大喜,忙拱手道:“屬下多謝大都督信任!”

李自成回到商州城,一面給宋文傳訊,讓第七營東移,儘快佔據鎮安、山陽兩縣,將原先漢中府、興安縣,與商州連成一片。

隨後召見了魯大志,給他留下五個百戶的步兵,讓他駐守商州城。

李自成帶着自己的親兵,加上魯大志部五個百戶的步兵,沿着丹水沿岸的官道南下,連破龍駒寨、武關。

龍駒寨只是一個人口稍多的大鎮,既沒有城牆,也沒有明軍駐守,天命軍只是穿越而過,在向百姓宣傳天命都督府的同時,臨時徵召了一個總旗的士兵,駐守龍駒寨。

武關才是李自成關注的重點。

武關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絕澗,河水環東、西、南三面,“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關城周長三里,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

城東五里有四道嶺,特別是弔橋嶺,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並騎,為武關屏蔽,出入武關,必經弔橋嶺,史稱其“關中東南門戶”,且有“百二秦關”之譽,意思是說,如果攻擊的敵軍有百萬,守軍只需兩萬即可。

萬曆年間,武關得到修繕,但沿着丹水,武關的南北,均為朝廷的屬地,武關逐漸失去了邊疆的關隘地位,關城內實際上只有兩個百戶的明軍,天命軍突然出現在背面,幾乎兵不血刃就迫降了守軍。

李自成從降兵中挑選了一個百戶的士兵,又從魯大志的步兵中分出一個百戶,共同駐守武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