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遠方集團還有什麼惠民措施呢?一併說出口來吧,我是真的有二好奇,我知道不少企業家都會去做慈善,但一般也就是捐點錢什麼的,想你這樣直接花錢做事實的,我真的從未見過,也是真的好奇,可以多說一些嗎?”

“當然,”周方遠輕輕點了點頭,這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遠方集團如今正在整合農糧相關產業,我們已經在北桐市推出專門的大型農產品超市,預期一家超市最少覆蓋五萬人的生活區域,去年一年,我們在北桐市區,建立了五家這樣的大型超市,今年我們計劃完成省內的超市部乬,明年就考慮在全國範圍內布局……”

“布局全國,那可是很大一盤棋了。”

龍叔有些驚訝的挑了挑眉。

“是很不容易,所以目前也只是計劃而已,到時候能不能成功還不一定呢。”

周方遠謙虛的笑了笑,然而他話裡面其實有很多不實的內容,就好比說布局全國吧,這個最起碼也是得一個五年計劃才行的,但他不可能當著普通觀眾和大量媒體的面將集團的計劃全部公布出去,所以他只是隨便說兩句,大家隨便聽聽就可以了。

“聽你這麼一說我更加好奇了,你們是怎麼想到做農貿超市的呢?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超市應該是什麼都賣的,專門賣農產品的超市,數量很少吧。”

“是不多。”

周方遠點點頭,“這是集團發展的規劃,我們一致認為農產品的市場是足夠大的,卻也是足夠鬆散的,農產品關係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加關係到廣大農民群體的收入問題,整合的農產品超市,能夠為群眾提供更加新鮮便宜的肉菜,因為我們有渠道的優勢,可以降低成本。同時,我們也能在自己的渠道內保證農民的收入,讓他們的收入不會因為市場的波動而劇烈起伏,就像是我們在北桐市做的那樣。”

周方遠面帶微笑的說著。

超市最早產生於1930年的米國紐約。

1930年8月,米國人邁克爾·庫侖在米國紐約州開設了第一家——金庫侖聯合商店。當時,米國正處在經濟大危機時期,邁克爾·庫侖根據他幾十年食品經營經驗精確設計了低價策略,並首創商品品種別定價方法。他的平均毛利率只有9%,這和當時米國一般商店25-40%的毛利率相比是令人吃驚的。為了保證售價的低廉,必須做到進貨價格的低廉,只有大量進貨才能壓低進價,邁克爾·庫侖就以連鎖的方式開設分號,建立起保證大量進貨的銷售系統,他首創了自助式銷售方式,採取一次性集中結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50、60年代,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較快的發展。

我國是在世界上比較遲引入的國家,在開始超市的發展前,大陸人民多數在一些雜貨店購買日常生活的貨品。但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超市文化漸漸進入大陸,外國的超市開始進駐經營,如法國的家樂福超市。在後幾年時間,國內的超市業就如雨後春筍一般發展了起來,如今已經遍地是超市了。

超級市場的業態模式各種各樣,絕大多數的類型都是以價格折扣為導向,這種導向由經營的商品屬性和採取的連鎖經營方式所決定,即基本生活所需商品的屬性是低價格、高周轉,而連鎖經營的方式又使其低價格的銷售成為可能。隨着市場需求的變化加快,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化,的業態分化是必然現象,因此,能夠更好地抓住顧客,滿足不同顧客的特定需要是零售業不得不考慮的首要問題。

在超級市場中最初經營的主要是各種食品,以後經營範圍日益廣泛,逐漸擴展到銷售服裝、家庭日用雜品、家用電器、玩具、傢具以及醫藥用品等。一般在入口處備有手提籃或手推車供顧客使用,顧客將挑選好的商品放在購物籃或購物車裡,到出口處收款台統一結算。

除此以外,超市的特點還主要表現在:商品均事先以機械化的包裝方式,分門別類地按一定的重量和規格包裝好,並分別擺放在貨架上,明碼標價,顧客實行自助服務,可以隨意挑選。廣泛使用電子計算機和其他現代化設備。便於管理人員迅速了解銷售情況,及時保存、整理和包裝商品,自動標價、計價等,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擴大了銷售數量。商品品種齊全,挑選方便。人們可以在一個商場內購買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絕大部分商品,免除了許多麻煩。自動標價、計價、結算效率高,也節省了顧客的時間。而且由於商場的經營效益好,降低了成本,所以商品的價格相對也較低廉,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

超市還可以根據銷售產品進行分類,有大概幾種分類。

第一種,傳統食品超市,是從傳統食品開始的,並在實現消費者一次性購足商品的需求上邁開了第一步。傳統食品的營業面積一般為300~500平方米,其經營的商品種類一般是食品和日用品。其中食品佔全部商品的70%左右,但食品中生鮮食品的構成不足30%。

它的功能集中了食品商店、雜貨商店、小百貨商店、糧店、南北貨商店等傳統商店各自的單一功能,使之綜合化。傳統食品的主要目標顧客是家庭主婦,它是傳統小商店的取代者,也是最初的原始模式,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最早發展起來的500m2左右的,都屬於傳統食品。由於傳統食品僅僅是對傳統小商店的替代,其商品經營的綜合度不高,無法真正滿足一次性購足所需商品是它的最大缺陷,而這種缺陷集中地反映在無法綜合地經營生鮮食品。當新的業態模式如標準食品和大型綜合紛紛進入市場時,傳統食品就面臨著巨大競爭壓力而處於劣勢。

此時,傳統食品具有的唯一優勢是距離居民區近,具有購物上的便利性,然而,當便利店的規模發展起來以後,這種便利優勢也就讓位於便利店了。從世界範圍來看,傳統食品的市場空間縮小是最快的,因此,這種超市不可能成為的主力業態。

第二種,標準食品超市,標準食品也稱生鮮食品,其經營面積一般在1000平方米左右,與傳統食品不同的是,它以經營生鮮食品為主,其營業面積的50%~70%以上要用來銷售生鮮食品,可以說標準食品實際是在傳統食品的基礎上,強化了生鮮食品的經營,因此,它對傳統商店是一個內容和形式上較為完整的現代化替代,為保證消費者基本生活用品的一次性購足創造了最初的、較為完整的條件。

標準食品雖然初步滿足了對消費者一次性購足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但同樣面臨著被大型綜合等替代的危險。從國內的情況來看,由於受消費習慣、收入水平、保鮮技術、冷凍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等因素的制約,以標準食品為發展模式的連鎖企業沒有一家取得成功,即使是具有很強的經濟實力,並在經營生鮮食品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外國公司,如日本的西友、荷蘭的阿霍德在1999年也被迫退出了我國的上海市場。但標準食品在發展中遇到的這些困難並不影響人們對標準食品的認識,要成功發展是不可能超越生鮮食品這個階段的,經營生鮮食品一直是我國超市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