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同樣,還是當周方遠身處米國的時候,在太平洋的這一次,華夏國內,幾家外賣平台的戰爭悄然展開。

因為遠方集團的智能手機,將無線支付的時代生生提前了好幾年,周方遠的那些高中同學,在他的指點下,創辦了外賣平台。

如果只靠他們,當然很難將平台做大,所以遠方集團投資了外賣平台,依靠強大的資金和渠道,硬是掌握了最大的市場份額。然而,其他企業也不是吃素的,不僅在智能手機領域,有三星和蘋果競爭,也有幾個外賣平台,依靠着這兩個手機來和遠方集團競爭。

這種情況,其實前世就已經出現過不止一次了。

外賣平台對於品牌及個人店鋪支持確實是外賣平台給予品牌店更大扶持。因為品牌店不止是菜品還是服務都比個人店鋪要強的多,但品牌店,大多數來說吧,比個人店鋪成本要高很多,同樣的價格競爭,即使平台補貼,品牌店單量也很難高過個人店鋪。

品牌店不完全靠外賣盈利,很多品牌店外賣只是佔了其中一部分。比如西安的肯德基麥當勞甚至是邁德思客等品牌外賣單量都少,很多都在一千單左右,但是同樣的漢堡個人店,很多都在四五千單量了。如果平台不支持優質的品牌店,這些品牌單量會更少,慢慢就會奚落平台。平台需要優質的品牌店提高質量,但有需要勇猛的個人店來衝殺。

品牌就如同戰爭中的將軍,個人店就如同一個個衝殺的士兵。平台、商家和顧客之間的艱難平衡外賣主要的量大平台是美團和餓了么。美團上市以後開始收割了。首先是平台提點增加,漲了5%左右。然後是配送費增加,補貼減少甚至沒有。餓了么在前世即使被大馬哥收購後,也一直賠錢,因此餓了么平台的活動一直很大,補貼比美團多。美團開始收錢收線的舉動,導致了在很多城市外賣份額被餓了么強佔了些。餓了么的補貼分為三塊,一塊是給用戶補貼,一塊是給騎手補貼,一塊是給商家補貼。

給用戶主要是發大額優惠券及餓了么超級會員。這些往往都會綁架商家,餓了么出一半以上,商家出40%左右。優惠券是發放,超級會員是顧客購買,購買的一部分錢給到餓了么,能夠減輕餓了么的一部分負擔。餓了么給騎手補貼,餓了么單子比美團少些,但是單價高,再加上超時補貼,距離補貼,往往從商家扣除的錢就補貼給了騎手了。

騎手往往一單都在六七塊甚至十幾塊。餓了么給商家補貼如滿減補貼兩元,時間可能是一周不等。也有給商家流量補貼。餓了么和美團強佔市場,但是都會將商家拉上戰車,我出血你也得流血,比如餓了么9.9元餐,商家到手可能就六元錢,但是顧客支付配送費下來在十五以上。商家也不賺錢。商家就加配送費兩元。9.9元套餐其實到顧客那裡也就不是9.9了。美團和餓了么及商家顧客間暗戰美團和餓了么之間都是在各個城市間拉鋸戰爭,有點此消彼長。

而商家就是他們的彈藥和身軀,平台就像指揮部,顧客就是收貨。兩家都想要用最少資源獲得最大利益,但戰爭往往不是一家說了算的!平台給的商家支持多了,平台虧損,商家用更小成本收回更多盈利,部分返利給顧客,從而達到商家和顧客的占利。但是平台不會讓自己持續虧損,他前期的虧損是要讓自己後期獲得更大的收割。只是收割時間早晚的問題了。當平台開始收割時候,他就會以收割商家為主。往往是增加提成減少補貼。這導致了商家利潤減少,從而提高單價,又轉嫁給顧客。顧客看到價格增加就會減少外賣點單,從而導致商家和平台利潤降低。這就是一個循環,也許平台一個舉措就會造成一整套連鎖反應。這就是外賣的暗戰。

商家,平台以及顧客之間暗流涌動啊。平台與騎手和商家平台和騎手是僱傭關係,美團和餓了么都有自己的專送和眾包。專送範圍比眾包小,但是每單都會即使快速配送,由美團及餓了么系統派送騎手取餐送到顧客手上。眾包是什麼呢,眾包不是美團餓了么專門騎手,有的甚至跑達達或者下班跑一會兒,只是在平台註冊了眾包或者平台直接和當地某個快遞合作等。眾包一般是騎手搶單,如果這一單沒有騎手搶,平台和商家都可以給騎手加價。

如下雨天或者高峰期。所以眾包每單的配送費會比較高。但是相應的單量不穩定,遠。

如果是新手跑眾包前期會比較吃虧,因為你不熟悉道路會搶到不好的單子。平台有時候會降低騎手的配送費,或者高溫寒冷天氣不給補貼等,造成騎手罷工或者去另一家平台。當時的狀況是美團很多城市單量多,但是單價低。餓了么反之。這也就是一種平台和騎手的平衡,此消彼長。平台和商家之間通過騎手再將餐送達顧客。每個商家老騎手都很了解,你家出餐快慢,打包如何,位置怎麼樣,都很熟悉。

出餐慢的商家,騎手會取餐慢,導致送餐時間長,顧客評價會不好,反饋給商家的就是差評增加,單量降低。越出餐快的商家,騎手取得越快,送達時間越早,評價就會加分,商家單量增加,賺的越多,平台提成增加,平台扶持增大,商家越好。這就是越好的越好,單量越多,越不好的越不好,單量降低。騎手商家平台顧客都在其中起到作用,不可或缺,相互牽連。

其實仔細看看就不難看出,從打車App到外賣平台,再到乾洗、家政和美甲應用,這些常常見諸報端的O2O應用正在讓隨叫隨到的即時服務變為現實。在騰迅和阿里大戰中名噪一時的打車應用之後,最火爆的莫過於外賣應用。隨着BAT、小米、美團和點評紛紛加入戰局之後,被資源加碼的外賣行業大有井噴之勢,大家都想方設法來連接用餐者與餐飲商家,“百賣大戰”的苗頭彷彿回到“千團大戰”前夜。

當年“餓了么”獲得大眾點評8000萬美元投資,讓人們把目光聚焦到這個看上去並不起眼的行業。數據顯示,2016年外賣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00億,這實際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互聯網正在試圖連接一切,外賣即可結合傳統電商(服務送上門),又是典型的O2O業務(到店消費),被互聯網盯上也是再自然不過。在“餓了么”之外還有大量的外賣玩家。曾經人們會說華夏互聯網未來是一張TABLE,但隨着京東的上市和小米400億美元估值的塵埃落定,TABLE正在變為BATJM,周鴻偉被劉東強的京東所取代,而在外賣領域最為激進的巨頭正是這五家。

白度當時的策略是淺嘗輒止:5月低調上線外賣App,與白度地圖深度整合,在不少線下場合進行推廣,不過就像打車App一樣,白度淺嘗輒止。再加上白度LBS業務與地圖業務最近正在整合,外賣何去何從還不清楚。但糯米、地圖、錢包、外賣和直達號這幾個聯合在一起還是有很大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