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一二八二章?大事頻頻27

1.

果然,春書武和春書立走後不久,許多就帶着壘鍋灶和壘煙囪的師傅登門了,同行的還有許多給許丹找的一位僱工。

這位僱工本不是別人,是許丹的一位沒出五服的本家哥哥,叫許江。許江生性憨厚老實又不善言辭,再加上家境貧寒,所以三十多歲了還是孤身一人。平日里在家侍弄幾畝薄地糊口,身上倒是有把子力氣,可惜身無一技之長,也就是個土裡刨食的命。許多之所以選擇許江做許丹的僱工,一是看上了許江的老實和實在,對許江又知根知底,用這種人保證不會跟許丹有二心;二是也想藉此拉許江一把,讓他賺幾個零花錢補貼家用,每月兩百塊錢的工資總比面朝黃土背朝天在那幾畝山嶺薄地里賣死力氣強;三是看好了許江的在廚房裡的那點手藝,因為多年孤身一人過日子,許江練就了一手好廚藝,煎炸烹炒樣樣精通,做饅頭包餃子擀麵條啥都會,來幫許丹做個饅頭和烤餅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雖然許丹的饅頭店還處在建設和籌備階段,但許多還是自主自事地把許江提前帶過來了。許多這麼做一是為了給壘鍋灶的師傅找個小工,許江有一把子力氣,篩沙子拌水泥搬磚正合適,二是讓許江過來提前熟悉一下工作環境,跟許丹和春天也可以互相熟悉和磨合一下,也方便以後的工作。至於許丹是不是從今天開始就給許江開工資,那就不是許多去操心的事情了。

2.

許多找的這位壘鍋灶和壘煙囪的師傅有六十多歲,家住離此三里地的柳家屯,人稱“老柳師傅”。

柳師傅在年輕時學過泥瓦匠,後來又專門拜師學過壘鍋灶和打炕,從58年大鍊鋼鐵時代的“小高爐”,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戶山地區盛極一時的生產隊的“烤煙房”,柳師傅都曾經參與過建設,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壘鍋灶和壘煙囪的師傅。後來,戶山地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實行“大包干”,作為集體經營的生產隊的“烤煙房”也就隨之消失了,各村原先高聳的煙囪都被村民拆掉壘了豬圈和雞窩,那些象徵著柳師傅豐功偉績的一根根矗立在村頭的高聳的煙囪也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再後來,隨着柳師傅的年歲漸漸大了,也就不再做這種爬高爬低的壘鍋灶和壘煙囪的生意了。不過,在老輩人的心目中,柳師傅算得上是壘鍋灶和壘煙囪的代表性人物。因此,當許丹和春天提出要找人壘鍋灶和壘煙囪的時候,許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柳家屯的柳師傅。

本來,柳師傅已經金盆洗手不再接壘鍋灶和壘煙囪的生意了,年歲大了就想着在家頤養天年了。可是,許多親自登門來請柳師傅又推辭不得。許多在戶山村做了多年的村幹部,年輕時和柳師傅有幾分交情,此時許多為了自家女兒的生意登門相請,柳師傅也只能再次“出山”了。

柳師傅進了院門之後,倒背着雙手圍着壘鍋灶的偏屋裡外轉了一圈,然後便吩咐許江開始篩沙子和水泥,春天一看不敢怠慢,趕緊跑過去給許江幫忙。等許江和春天開始忙着篩沙子和水泥之際,柳師傅從他隨身帶來的帆布兜里掏出捲尺在屋子裡開始丈量,丈量好尺寸後再用鐵橛子和白棉線固定位置。不一會兒功夫,偏屋的空地上便橫七豎八地拉了幾十道白棉線,在不懂行的人看起來這就是一個亂七八糟的“蜘蛛網”或“八卦陣”,但是,只要是略微懂行的人或者是外行人只要用心看,就會發現這些橫七豎八的白棉線拉出來的其實就是一個鍋灶的雛形,鍋沿兒、鍋台邊、通風口和煙囪的位置都標註的一清二楚。柳師傅露的這一手讓一直陪着他身邊打下手的許多佩服不已,這可真是應了“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那句老話,許多雖然不懂泥瓦匠的手藝,但即使是外行的許多也已經看出了這就是一個還未開工的鍋灶。

3.

就在眾人各自忙碌之際,春書武和春書家用三輪車運送的第二車黃沙到了。

聽到三輪車的響聲,許多連忙從院子里迎了出來。春書武和春書立一看是親家公親自在這裡督陣幫工,兩個人趕緊向許多表示了感謝。不管怎麼說,許丹和春天開饅頭店的事情總是老春家人的事,還要勞煩親家公親自出馬總有點說不過去。面對着春書武和春書家的客氣,許多笑着擺擺手,說閨女家開店他理應來幫忙,更何況還是在戶山鎮街頭的這一畝三分地上?

春書武也算在戶山鎮街頭混跡多年,和壘鍋灶的柳師傅互相也認識,兩個人抽着煙寒暄了一會兒。在春書武和柳師傅說閑話的間隙,春書家卻盯着柳師傅用鐵橛子拉的那個橫七豎八的“蜘蛛網”挪不開腿了。春書家也會一點泥瓦匠的手藝,也曾經給村裡人壘過鍋灶打過土炕,但對壘鍋灶找煙道的絕技卻是一竅不通,現在一看有柳師傅這個壘鍋灶的行家裡手在,春書家便萌生了“偷師學藝”的想法。於是,春書家借口要留在這裡幫工,說什麼也不回石門溝子村裝黃沙了。春書武哪裡搞得懂春書家心裡的那點“小九九”?想着反正家裡還有春書立幫着裝車,也就不勉強春書家了,春書武便一個人開着三輪車回了石門溝子村。